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24497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文秘11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局年底工作总结范文,请大家参阅。 一、20年重点工作及主要成效 1、加强科技项目管理。一是积极对上争取。加强与省、市沟通对接,组织xx耀利水上设施有限公司的“水上光伏发电浮筒技术研发与运用”申报x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入库项目;x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固体茶饮料微粒冻干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申报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xx金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感度低化学tp版材研发”、x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草本植物功能固体饮料的开发应用”、汤口镇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开发”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并已获得立项。二是开展区科

2、技项目申报。共征集到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类23个项目,现已汇总,待研究后选择性立项。三是指导到期科技项目验收工作。帮助xx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金瑞泰科技公司等6家单位完成了省市级科技项目的验收工作。四是引进王勇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并推荐申报省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扶持计划。并在1月18日省政府举办的徽商大会上成功签约,有望得到省级政府资金支持。 2、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深入企业宣传并解读各项优惠政策及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组织企业参加全市科技创新培训讲座,联系中介服务机构深入企业“问诊把脉”。今年月,已经组织xx金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月0

3、日,xx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公室通过评审,公示,现处于上报科技部审查备案阶段。并对x波瑞电气有限公司、xx水上耀利设施有限公司和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重点培育,有望在近二年内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主题的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织企业专利联络员参加市局的举办的专利法、省专利条例的培训,邀请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深入企业开展专利的申请、咨询、维权工作,截止月底,共专利申请42件(其中发明8件);授权21件(其中发明件)。协助法院对泰鑫耐磨公司的专利被侵权案予以强制执行,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宣传

4、及需求摸底工作,服务好银企对接。 4、开展科技品牌争创。组织金瑞泰科技有限公司申报xx省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组织xx波瑞电气有限公司和xx宏磁磁业有限公司家企业申报x省民营科技企业,材料已上报,待市局审核批准。组织刘炎等3名民营科技企业职工申报xx省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职称。 5、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为企业技术创新搭建平台,面向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征集技术需求和难题,目前已经征集华绿园、金瑞泰、猴坑茶叶等5家企业的1项技术需求报市科技局,市局将根据企业需求组织“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团队一对一走访调研,开展科技创新培训,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现已促成波

5、瑞电气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x金三溪生态农业公司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x六百里猴魁茶业有限公司与x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xx金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作协议。预计年内能够达到6项产学研合作协议的签订。 6、开展区级科技成果鉴定和科技奖评审工作。为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组织开展了202X202X年度区级科技成果鉴定。对符合条件的4项成果,分农业、工业、医疗卫生3个行业专家组进行专家鉴定。登记公示区级科技成果1项,区级科技奖评审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各评审小组初评工作已经完成,待区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审定。 7、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一是组

6、织开展了地震演练活动。5月,在甘棠小学举办了地震避险逃生应急演练,先后进行了“地震报警、应急避险、紧急撤离、现场营救”四个科目的演练。全校26个班级参加了演练活动,疏散师生150多人,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逼真,又有条不紊。演练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圆满成功。随后,还组织各班级学生观看了地震科普展板。二是参加广场“全国减灾日”知识宣传。 5.1防震减灾日,在广场进行灾害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展出地震科普展板4块,发放宣传资料460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三是抓好地震监测。发挥区数字地震台联网监测优势,进行震情全天候自动监测速报。四是申报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工程。积极争取将我区纳入到国家地震烈度速报

7、与预警项目工程范围,现已配合省地震局完成了项目选址,待国家地震局统一安排安装设备。 指标不能全面完成情况说明: 1、鼓励海安机械数控机床研发。在02年市成果对接会上,海安机械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后,区科技局多次深入企业,督促企业与机器人研究中心正式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提高数控机床的研发能力并协助该公司申请专利2项。但因企业与研究中心的合作就经费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正式合作协议迟迟没有签订。 2、申报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因科技部202X年6月2日第7号令科技部关于对部分规章和文件予以废止的决定已经废止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技部门不再从事科技成

8、果鉴定工作。 二、202X年工作总结 、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区共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说明:海安机械、永丰机电因认定办法的修改,在期满后未重新申报)、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10家,截止目前全区共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6家;省市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创建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专利示点企业家、引进大专院校企业共建创新载体1家,累计开发省高新技术产品项(说明:202X年开始取消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工作)。共有36人申报并获得xx省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职称。 、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区已有20多家企事业单位与高校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全区

9、共引进(含柔性引进)高科技人才51人,其中博士8人;科技特聘员7人。 3、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并不断加强的转变。全区已累计申请专利259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授权专利12件(其中发明专利37件);专利成果转化率达9%,共培育省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 、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全区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3项、省级1项、市级6项),项目总资金1083万元;带动社会投资3亿元,实现产值26亿元、利税0多万元。全区登记各级科技成果3项,其中市级以上(含)项;获得市区科技进步奖33项,其中市科技奖4项。 5、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省首推科

10、技惠农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截至目前,共为农村7户农村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贷款7万元,专项贴息3万元,带动创业者自筹资金0万元,新增产值200多万元。组织开展“太平猴魁种质资源保护及良种选育”工作,目前,已收集到优良品系45个,建立了种质资源圃,进行品质监测、科学管护。建成粮食作物和果品、蔬菜等科技示范基地3多个,选育农作物、林果、蔬菜新品种8个,推广面积620余亩。 三、0X年工作打算 .发展目标。再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认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家;申请专利40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 2.工作重点及措施 ()培育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政府支持、项目引导、研发平台体系建设、产学研带动和强化服务等措

11、施,重点培育金瑞泰、华绿园等集科技创新、品牌创建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为行业创新提供服务平台,激发全民创新意识,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创新活力。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持以工业园区为主体,以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加强与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合作,促进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提升。着重培养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专业人才。加强专利执法和专利纠纷调解工作。 (3)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力促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发挥企业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的作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吸引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参与我区企业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在我区实现产业化。 (4)打造

12、科技创新品牌。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和民营科技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定工作。加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示范园等创新载体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5)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对象,积极开展技术难题征集、联系专家指导、产学研对接活动。组织各乡镇围绕主要产业技术提升和结构调整,申报创建科技示范基地,联系专家指导培训、给予经费扶持等,每年合作共建2-3个,逐步建成一批有辐射带动力的示范基地。 (6)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区工业园区,探索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新创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支持,大幅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成功率。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