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244406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沙江流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沙江流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沙江流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沙江流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沙江流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沙江流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沙江流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沙江为长江的上游,全长2308公里,流域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其干流落差3300米,水 力资源1亿多千瓦,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这条大江如今就要被规划、建设中的25级水电大坝分割成一段段静水。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长期以来,我国对金沙江流域的综合考察研究工作开展甚少,缺乏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金 沙江干流及其流域的科学考察研究还留下许多空白,特别是在地震断裂带、河谷地质灾害 研究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在这样的研究状态下,正在金沙江中下游地区集群式展开的大 规模水电建设,在其经济效益背后,对区域地质、生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令人关注。总装机容量

2、4倍于三峡的超巨型水电站群的建设,也带来了三峡之后最大规模的工程性移 民,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巨大难题。今年3月底,早报记者穿越深山峡谷,渡江二十一次,探寻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 德、观音岩、鲁地拉、龙开口、金安桥以及重庆小南海等已建、在建和筹建之中的近10座 电站,沿线采访民众、官员、学者及环保人士,调查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移民问题,以 回应读者对三峡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注。经过一场场“跑马圈水”的竞赛,三峡之后的中国水电建设正阔步迈向它的“金沙江时代”。 这条奔腾激荡的大江正被规划、建设中的25级水电大坝分割成一段段静水。在不久的将来 它将成为平均不到100

3、公里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根据最新资料,在这波总装机超过18000万千瓦的西南水电大跃进中,除了较早建成的金安 桥电站控股单位为民营企业外,金沙江所有梯级水库计划悉数被5家国有巨头分食,“群雄 割据”的金沙江水电格局基本成形。五巨头割江分水金沙江全流域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4座三峡。“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 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的大格局已然形成。摊开金沙江全流域图,星罗棋布的水库大坝浓缩在首尾相连的小方块中,宛如密密麻麻的 纽扣,锁着奔腾的激流。雄伟的水库之梦随之延伸。新世纪以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世界级电站列入开发计划 总装机规模相

4、当于“两个三峡”。金沙江中游计划开发上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 等“一库八级”电站,总装机规模超过三峡。金沙江上游规划建设果通至奔子栏共11级电站,总装机达1500万千瓦。加上今年初刚刚获批的四川攀枝花段金沙、银江两级电站,金沙江全流域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4座三峡,占整个西南地区“8个三峡”的水电开发规模的一半。“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的大格局已然形成。根据横断山研究会等研究机构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资料,金沙江的开发方案中,除唯一已建 成的金安桥电站控股单位为民营企业汉能控股集团外,其余24级悉数被三峡、华润、大唐 华电

5、、华能5家国有水电巨头把持。其中,金沙江上游11级、中游上虎跳峡至阿海4级以及鲁地拉电站被华电集团掌控;龙开口、 观音岩分别为华能、大唐所有;金沙、银江2级为华润所得;三峡集团则完整控制着金沙江 下游乌东德至向家坝的4座世界级水电站。“这种开发意味着江河被分割成一段段静水。”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对金沙江失 去自由奔腾的形态充满感慨。他曾是1986年轰动全国的长江漂流科考活动发起人和主漂队 员,那一次的漂流中,他的11名队友先后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激流险滩。被质疑的“环评风暴”无序开发,对局地环境造成严重干扰。不过,环评风暴引发的停工过后,违规上马的电站交完数额极小的罚单(溪洛渡被罚款20

6、万元),无一例外地“复活”了。学者分析,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影响范围广、周期长,累积效应明显,有些影响甚至难以 逆转。但由于水电运营成本低、收益快、回报高,很快成为各大银行追捧的优质投资项目 此外,随着生态补偿和移民要求的逐步提高,为减少外部成本投入,水电巨头又开始了“违 规竞赛”,水电项目“超前发展”、“先占先得”、“未批先建”的现象屡禁不止。2005年,向家坝、溪洛渡两座超巨型水电站因未批先建,在“环评风暴”中受到惩处,被迫 停工。次年,金安桥水电站也因未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擅自截流,被勒令“不得开工”。2009 年,鲁地拉、龙开口电站的业主依然没有吸取教训,直到大坝完成截流,才向环保部递交 了

7、环评报告。不过,“环评风暴”过后,这些违规上马的电站交完数额极小的罚单(溪洛渡被罚款20万元) 无一例外地“复活”了。其中,金安桥水电站2003年开建至2010年才被核准,核准后仅8个月 即开始了蓄水发电。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总工程师陈凯麒等人认为,“跑马圈水”、“未批先建”、“遍地开 花”、干支流“齐头并进”式的无序开发,对局地环境造成严重干扰,天然江河被渠道化,生 态日益破碎,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不当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 次生环境灾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因地理条件的限制,金沙江流域水电工程的移民,大部分采取了 后靠安置的方式,使得高山峡谷中本已紧缺的土地资源更

8、加稀缺,迫于生存压力,后靠的 移民往往会砍伐森林、盲目开荒,造成新的生态退化和水土流失。“我持观望态度,不去讨 论它。”永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安中承认,水电站的环保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但具体到“关 系地方命运”的向家坝、溪洛渡等工程,他依然坚持电站建设不可或缺、非上不可的观点。超规划竞赛最新统计显示,金沙江中下游从梨园至向家坝的10级电站的装机总规模达6235万千瓦,比2003年的规划装机总和多出1057万千瓦,接近半个三峡的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一方面是水电巨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增加开发的梯级,另一方面是已建、在建的电 站水库之间展开“超规划竞赛”,一次次拉高装机、库容和发电规模。仅

9、以装机容量为例,最新统计显示,金沙江中下游从梨园至向家坝的10级电站的装机总规 模达6235万千瓦,比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中这些电站的规划装机 总和多出1057万千瓦,接近半个三峡的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目前更新的乌东德、溪洛渡、白鹤滩、向家坝4座超巨型电站的总装机也达到4530万千瓦, 超出2003年的规划730万千瓦,相当于新增一座向家坝电站(720万千瓦)。如果以1990年长 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编的数据为标准,4座电站总计超规划装机达1230万千瓦,接近目前 世界第二的伊泰普水电站的规模。统计还显示,除观音岩水电站的最新装机数据与2003年规划保持一致外(仍超

10、过了1990年的 规划),其他9级电站的装机规模都呈节节攀升的趋势。必须指出的是,除金安桥外,金沙 江流域全部梯级电站都处于规划或建设中。专家预计,在这些电站逐一建成之前,各自的 装机规模仍可能有所抬高。这与各水电工程“发电或以发电”为主的开发任务相一致,但也使得水资源开发所应兼顾的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生态、旅游等功能被淡化。而在学界看来,一座水电站是否具有发电之外的综合功能,也是衡量开发是否必要的重要标准。如,原本对金沙江水电开发 忧心忡忡的杨勇就主张,向家坝水电站“可以建”,因为“它有巨大的灌溉功能”。资深环保 人士、“绿家园”召集人汪永晨则对金沙江梯级开发未充分考虑供水、灌溉等需求深

11、感不解。早报记者翻阅梨园、阿海、金安桥、鲁地拉、白鹤滩、溪洛渡等工程环评和规划资料,鲜 有“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的描述,至于“供水、灌溉”,几乎只 字未出现在上述工程的评价资料中。“众所周知,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近年来频发罕见的旱情,各省特别 是云南一直在强调,这是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导致的工程性缺水,现在金沙江要建这么多电 站,为什么就不考虑供水、灌溉?”汪永晨说。水与电的战争10月份的长江水量只够三峡一座水库蓄水的需求。专家预计,为保证各自的发电利益,这 些巨型水电站可能争相将蓄水时间提前。目前,三峡的蓄水日期已经提前至9月10日。“这 样一来,就会增

12、加防洪的风险。”“这些水电的规划,往往只考虑如何利用水能发电,很少兼顾其他需要。”国内知名的水资 源保护专家、原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告诉早报记者。以长江为例,我国最早的 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出台于1959年,1990年进行了一次修编。自上世纪末以来,为弥补此次 修编未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的缺陷,长江水利委员会即开始了再次修编的研讨论证,修 编工作于2007年开始2009年完成,但目前仍未获国务院批准。与之对应的是“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规划”早在2002年即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复。从上虎 跳峡至观音岩的“一库八级”计划也被明确下来。早报记者了解到,新修编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与“金沙江中游水电

13、开发规划”在坝址选择 和梯级任务确定方面就存在差异,对阿海、上虎跳峡电站坝址及库容的认识与要求也不相 同。“这边拖着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编的经费迟迟不批,那边把每个上报的水电项目都批了。” 翁立达认为,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落后于水电开发规划,导致看到利益的水电巨头纷纷利 用1990年“对生态问题考虑很少”的规划版本,拼命开始水电开发的前期工作,不断上报具 体的电站项目,造成难以挽回的既定事实。另一个无法回避的后果是,大量的投资浪费和一触即发的“抢水大战”。多年的统计资料显 示,长江年径流量正在不断减小。目前维持在每秒9600立方米至10000立方米之间,且年内 分配不均匀,七成以上的水主要集中在每

14、年的5月至9月,而到三峡蓄水期的10月,整个长 江径流量只有400多亿立方米。按照要求,蓄水期间,三峡要在15000立方米/秒的基础上下泄8000立方米/秒的流量,留下 7000立方米/秒,这意味着10月份三峡留下的水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加上三峡的调节库容 221.5亿立方米,超过400亿立方米。换言之,10月份的长江水量只够三峡一座水库蓄水的需求,届时,长江三峡及其上游(主要 是金沙江流域)各水电巨头争抢水资源的状况可想而知。专家预计,为保证各自的发电利益, 这些巨型水电站可能争相将蓄水时间提前。目前,三峡的蓄水日期已经提前至9月10日。“这样一来,就会增加防洪的风险。因为历史上9月7日是发生过大洪水的;再有提早蓄水之 后,大量的泥沙淤积问题又会非常明显,无法回避。”翁立达介绍,根据目前长江水资源调 度的总原则,保证发电利益的“电调”必须服从从防洪需要出发的“水调”(指在预计有防洪风 险时,各水电站必须服从调度部门的统一调度,放弃部分发电利益,开闸放水)。但历史上, 曾发生多次因利益驱动,违抗调度,加剧洪灾的案例。翁立达还担心,即使没有防洪问题 金沙江流域集群式的水电建设狂潮,将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等地区造成无法预测的 叠加影响,洞庭湖、鄱阳湖近年来持续的旱情可能更加严重。东方早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