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234433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科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务科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务科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务科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务科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务科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科十二五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连妇保20118号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十二五规划(2011-2015) 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创建成功,标志着我院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在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下一步的工作将更加艰巨,要求将更高,为了巩固和提高我院医疗管理水平,现制定医疗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十一五医疗规划目标完成情况2006年医疗十一五规划中,制订了10个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目前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取得长足进步。1、通过三级妇幼保健院验收:在院领导坚强有力的指挥下,在全院职工奋力拼搏下,2010年9月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较十一五规划三级乙等目标上了一个等次。2、

2、保持妇产科为市级重点专科:5年来,医院通过创建,在强化医疗管理的同时,在重点专科发展上下功夫,从人员培训、技术创新、科研的数量和质量、设备更新等方面全面发展,使我院妇产科在全市龙头老大地位牢牢巩固。在此基础上,又发展特色专科新生儿科,使之成功跻身于市级重点专科行列。3、医院床位扩展:2006年,医院床位180张,5年中,我院不断地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新项目、新技术,使病人数急剧上升,至2009年医院床位数已达到340张,超额完成了预定300张床位的目标。4、完成省级科研及国家级刊物论文:在院领导直接关注下,5年中完成了省级科研和SCI论文发表的目标任务。5、临床技术开展达到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5

3、年来,强化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临床医技各科室按照技术标准要求,确保技术标准病历有内涵有质量,通过技术标准检查使科主任对科室技术创新、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妇科应用腹膜人工阴道成形术,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等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市内空白;充分发挥各临床科室潜能,寻求病源,在技术水平上克服困难,最终顺利通过等级验收。6、加强质量管理,各项医疗指标达标:健全质量控制体系,贯彻落实核心医疗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了病历书写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术前讨论制度、会诊制度、首诊负责制等核心制度。同时,积极鼓励开展临床新业务,努力拓宽医疗服务领

4、域。每年全院平均开展新业务约十余项。据统计:与2006年相比:年门诊人次从10.6万人次增加到24万人次、年出院人次从5633人次增加到11537人次;年手术台次从1650例增加到3464 ;分娩数由1971例增加到4764例;腹腔镜手术数506台次;宫腔镜167台次;病床使用率81.4%。超额完成预定目标。7,注重医疗安全教育,医疗事故0:近几年医疗纠纷发生率全国处上升势头,为了遏制医疗纠纷发生,医务科强化安全教育,抓环节质量,提高防范水平,严格落实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2010年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5年中没有重大医疗事故发生。8、继续教育覆

5、盖率100%,三基考试合格率100%:5年中我们注重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师考核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市局要求的医师定期考核任务,院内组织定期讲座,外出进修和短期培训,有力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成效。在三基考核工作中,注重抓实效,按计划,严管理,对全部医、技人员进行三基培训,三基理论培训率100%,合格率100%,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及各种穿刺术等技能操作,妇产科常见的出血性休克、子痫、羊水栓塞等抢救知识考核取得了满意效果,在等级保健院评审中,以三基考试50%满分率,平均分达96.8分,在全省传为佳话。9、充实医技队伍,提高人员层次:近5年,医院有意识的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员,提高整体人员档次

6、,实行临床专科医师管理模式,卓有成效,目前,医院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大幅度提高。10、加强院际合作、交流:在创建过程中,我院不断与省内、国内先进的妇幼保健院加强合作与交流,吸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医疗技术,派出重点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掌握专业学术前沿的动态,对医院短期内腾飞,达到三级甲等保健院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五目标完成中存在不足1、医疗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核心制度执行和督察不严,如危重病例讨论、三级医师查房、交接班制度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松懈;服务流程衔接不严,门诊到病房、产房到病房、各病区之间的环节交接流程不清,责任不明,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

7、高;医疗安全意识不强,2009年医疗纠纷频率较高;医院管理部门督察、指导力度不够,造成医疗质量的不稳定。2、医疗技术开展项目存在不足:在等级保健院评审中,医疗技术开展没有完全达标,这与平时工作中对新技术、新项目研究的氛围没有形成,在很多专业人员的思想上对技术开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在今后医疗管理中将作为重点加以提高。3、科主任管理理念还不强:科主任重医疗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对科室管理的理念落后、方法简单、效率低下,造成了很多医疗管理工作推行困难,环节质控、终末质控的力度不强,对医疗质量督察的整改力度较低,造成一些目标完成的时间、效果不理想。4、临床一线人员数量不足:由于近年工作量急剧上升,病

8、床扩充速度较快,相对各临床医技科室人员显现不足,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日常诊疗工作,而对于高标准的质量水平、业务钻研、操作规范不能够进一步研究和实施,造成了医疗业务水平进展缓慢,业务上升的数量与质量不成比例。三、十二五规划目标1、巩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创建成果,继续强化和提高医疗质量,圆满通过等级医院复评。2、加强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在医疗安全、患者安全、依法行医等方面强化管理,最终通过省平安医院创建评审,并实行长效管理。3、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在保住现有市级重点专科基础上,力争妇科、产科、生育技术科中1-2个科室通过省级重点专科评审;儿科、中心实验室、功能科中有1-2个科室通过市级重点专科评审。4、

9、五年内由现有的开放床位340张增加到600张,其中妇科120张、产科160张、生育技术科40张、儿科80张、新生儿科40张、儿童康复科80张、外科40张(包括儿外、乳腺等)、内科40张,急诊科留观床位20张,MICU10张。5、强化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寻求技术项目增长点,在未来的五年内,预计每年每临床医技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1-2项,要达到省新技术引进奖5-8项、市新技术引进奖10-15项、院新技术开展30项左右。分别为妇科10-12项(其中省新技术引进奖2项、市新技术引进奖4项)、产科7-10项(其中省新技术引进奖2项、市新技术引进奖3项)、新生儿科5-7项(其中省新技术引进奖1项、市新技

10、术引进奖3项)、儿科6项(其中市新技术引进奖3项)、麻醉科4项(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外科(乳腺科)7项(省新技术引进奖1项、市新技术引进奖3项)、内科5项(市新技术引进奖3项)、检验科4项(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放射科4项、功能科4项(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中心实验室(省新技术引进奖2项、市新技术引进奖3项)。6、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要求(妇科盆底治疗、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新生儿换血疗法、乳腺病规范治疗)。7、成为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3个教研室,医疗教学力量、业务发展指标达到附属医院建设标准。8、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达标。9、辅助生育技术通过卫生部验收,成立独立病区。四、

11、为确保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为确保实现今后5年的预期目标,圆满完成医院各项工作任务,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巩固和提高三级甲等级妇幼保健院创建成果,圆满通过复评 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创建虽然取得成功,但是,如何确保创建成果持续下去并且更加完善和提高,是十二五期间的中心工作,主要在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保障上全力投入,重点将等级保健院验收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整改到位,将达标的工作继续保持和提高下去,这两条线要牢牢抓住。1)组织保障: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将作为医疗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为医疗年度计划的主要目标,重点突出,各级领导仍然肩负创建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在科室设置、人员结构、技术达标、重点专科

12、发展、医疗管理等方面继续全面按评审标准进行细化、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考核到人。2)人员保障:提高各级人员医疗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水平,使之与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相适应,这也是未来5年我院医疗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逐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员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医务人员实行继续教育、专业培训、三基考核等等,使专业人员的层次提升,以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和水平。3)制度保障:医疗管理部门将相继下发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和与等级医院相配套的工作制度,重点在落实各项制度的执行上多督察、多指导,对现有的医疗核心制度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加以强化,主要是将制度落实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使医疗工作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4)

13、机制保障:建立等级妇幼保健院复评长效机制,并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完善考核机制,定期考核,与科室及个人评优、晋升、绩效挂钩,以确保在等级医院复评时顺利过关。2、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通过省级平安医院验收:要把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作为加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领导组织。强化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教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切实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为患者提供及时、方便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规范医疗价格行为,严格执行医药价格政策,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