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旅游业现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23392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庄旅游业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枣庄旅游业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枣庄旅游业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枣庄旅游业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枣庄旅游业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枣庄旅游业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庄旅游业现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枣庄:培育江北水乡、运河古城 壮大鲁南经济带旅游产业 山东统计信息网2007-09-29 -鲁南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按照省委、省政府做出的总体部署和枣庄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积极推进鲁南经经济带的旅游行业规划建设,实现我市城市转型,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找准位置,突出旅游行业特色,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枣庄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旅游业发展现状我市旅游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围绕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链,依据枣庄原生态山水比较突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加之水系发达、古文化底蕴丰厚,勘探部门勘探

2、出温泉,枣庄居于南北过渡带的中间区位优势等实际,着力在景区景点差异化、个性化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枣庄旅游由初级阶段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变,叫响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品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旅游功能不断强化,旅游业基本柜架初步形成。打造了红色旅游片区、亲水旅游片区、休闲度假旅游片区、农业生态旅游片区、古文化旅游片区。开发建设了以冠世榴园、微山湖湿地红荷公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龟山风景区、莲青山风景区等为代表的10大景区。申报了6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拥有12家星级酒店,40家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9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近5万人。近几年

3、来,枣庄旅游业由小到大、由大趋强,已在枣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表现为:1、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枣庄旅游经济近几年发展迅猛,十五期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高于其它行业的年均增幅,是第三产业中带动力非常强的产业。2006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43.29万人次、海外游客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29亿元,同比增长23%,超出GDP增幅6.6个百分点。旅游业成为我市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2、成为重要的富民工程。旅游业的发展辐射面广、拉动性强,尤其在带动景区周边乡村脱贫致富方面,成效显著。目前,枣庄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已带动全市近百余个村庄、5000多

4、户农民发家致富。峄城区榴园镇王府山村依靠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致富的例子极具典型性。目前,王府山村农家乐旅游已发展到30余家,户日营业额平均7-8千元,户年平均收入接近20万元;各农家小院门前的车水马龙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3、大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跳出旅游抓旅游,用大产业、大文化、大服务、大市场、大环境的思路,谋划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已基本形成以滕州微山湖湿地公园为龙头,滕州盈泰温泉度假村、熊耳山抱犊崮国家森林地质公园、铁道游击队文化园、冠世榴园风景区为躯干,台儿庄运河古镇风景区为龙尾的大旅游发展格局。4、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近两年累计投入达6.2亿元,是前10年旅游建设投

5、入的总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借助列入全国100个重点支持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机遇,国家1600万元无偿资金支持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改扩建,铁道游击队项目资金2007年也将到位。争得省旅游局、省农联社支持,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等项目2200万元旅游再担保资金已经到位。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滕州市近两年旅游景区景点建设资金达2亿元。运河古镇、莲青山、抱犊崮、熊耳山经过两年多积极努力,分别与外商签订了投资合同,合同金额近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过亿元。投资4.3亿元的台儿庄区运河古镇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启动。5、城市名片效应突显。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合

6、、整体包装原则,强力宣传促销,打造枣庄城市名片。抓住2005年国家红色旅游年的机遇,在全省率先举办了山东枣庄红色旅游启动暨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开园仪式。多次邀请中央电视台旅游节目记者到枣庄,制作铁道游击队红色旅游专题节目;邀请新华社、东方卫视等记者开展了红色旅游看枣庄专题采访活动;举办铁道游击队故乡行大型采访活动,在全省、全国制造枣庄旅游宣传冲击波。2007年实施的枣庄旅游 十百千工程,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拓展枣庄旅游一级、二级、三级客源市场方面成效显著;同时高密度、高强度赴外省、地市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全力提升枣庄旅游形象、旅游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湿地红荷节、七届国际石榴节等节庆

7、活动,把枣庄的城市旅游形象推向国际。(二)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可以说,枣庄的旅游业和省内先进市相比,无论是景区景点的规模、景区景点体量、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市场发展的空间都还比较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轻,只能说初步成为一个产业。1、规划滞后。无论全市的规划,还是区(市)、景区景点的规划都缺乏国内外顶级旅游专家的规划,缺乏大手笔、高起点的创意和策划,旅游产品品味不高,特点不强,资源缺乏整合。2、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认识不足。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及旅游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作用还没有被广大干部认识和接受。由于旅游业发展须经过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高投入低产出;第二阶段为高投入高产出;第三

8、阶段为低投入高产出;伴随三个阶段,旅游对经济的贡献是先富民,其次富地方,最后富财政。因我市尚处第一阶段,普遍对高投入低产出、投资大收效慢有顾虑,筹集资金畏难发愁,政府主导作用的保障机制难以形成。3、景区景点开发深度不够。能带动其他旅游景点的龙头景区还不够突出,景点散小弱,各自为战,小打小闹,缺乏规模大、体量大、投资强度大的龙头旅游景点。4、宣传促销手段不强。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枣庄旅游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差距还很大。由于宣传促销经费较少,一方面,使得宣传促销范围狭小、渠道单一。仅限于周边地区,二、三级旅游客源市场宣传促销不够,特别是500公里以外的中远程游客更少。另一方面从宣传方法来看,

9、只能印制一些简单的宣传品,举办一些常规性活动,在常规媒体上做宣传,无法像先进地区那样在国家级媒体上,做高端旅游广告,不能产生连续的轰动效应和持久作用。5、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必须要靠大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活,基本还是靠政府投入为主。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冠世榴园景区每年的资金投入额尚不足千万元,难以形成景区发育的膨胀效应。6、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旅游局职能弱(尴尬局),缺科学高效的发展体制。由于受机构编制的限制,市和区(市)旅游主管部门全都是事业单位,而实际承担着旅游行业的规划、建设、宣传促销、部门协调、市场监管、行业执法的

10、职能,旅游主管部门难以担负应当承担的职责。由于旅游景点处于政府包办,景区景点的决策权、管理权、维护开发权都难以自主决定,造成躺在政府怀抱里睡大觉,长远规划发展、宣传促销、人员配备培训都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景区景点没有走向市场经济的轨道。二、枣庄与其他四市旅游业发展比较(一)城市大旅游品牌不响亮。与菏泽牡丹、济宁三孔、沂蒙山水、日照海岸独具特色的城市大旅游品牌相比,枣庄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以往打出的铁道游击队故乡-枣庄的城市旅游品牌,在当今旅游业突出休闲度假体验主题的大趋势下,发展空间相对较小,会受到时空的、民族的、文化的制约。因而,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品牌,打造以运河为脉为主线的、在鲁南

11、经济带中独树一帜的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枣庄旅游由大众观光旅游逐步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变,将是我市在鲁南经济带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战略。(二)入境旅游发展滞后。如表一所示,无论是入境游人数,还是入境游收入,枣庄除高于菏泽外,与其它三地市均有较大差距。济宁、日照、临沂的入境游人数分别约是枣庄的20倍、12倍、3倍,入境游收入分别约是枣庄的20倍、15倍、6倍。因此,我们应正视枣庄入境旅游发展滞后的实际,在加大投入、强力宣传的同时,积极在鲁南经济带中寻求与济宁、日照、临沂、菏泽入境游客源互动、宣传互动,共同发展。表一:枣庄入境游比较 城 市 人 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收入(万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枣庄

12、 583957.616646.9济宁 22.4340330.8日照 75665272654391临沂 2046635.5104665.1菏泽 298955.37391.4(三)国内旅游增长快、总量低。近几年,枣庄国内旅游发展迅猛,旅游人数、收入增长快、增幅大,分别是25.5%和32.6%,在鲁南经济带五地市中分别据第三和第一位,但总量都较低,在五地市中均处于倒数第二位,与第一位的济宁差距很大(见表二)。这一方面表明枣庄旅游业起步晚、底子薄的历史现实,另一方面说明枣庄旅游业发展空间较大,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表二:枣庄国内旅游比较 城 市 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收入(亿人民币)

13、 比去年同期增长%枣庄 39825.521.232.6济宁 145920.298.124.4日照 100128.948.932.4临沂 126325.880.731.4菏泽 25216.11218.9三、枣庄在鲁南旅游经济带中的优势和定位 全世界发展旅游的招数可简单概括为三句话:吸引更多的人,停留更多的时间,花更多的钱(或者叫留下买路钱,剩余全花光)。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全力打造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市场开拓、产业配套等方面综合实力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唯一性,如桂林山水、张家界风光、纳西文化古乐、东巴象形文字等,在国内外就极具唯一性。

14、二是差异性,旅游的源泉来自人们寻求新鲜、刺激、神秘感的某种本能冲动;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差异,而不是似曾相识、大同小异般的雷同,必定会成为发展旅游的优势,如周庄的运河古镇、青藏的雪域高原差异性就非常明显。三是扩展性,旅游业发展具有多米诺骨牌扩展连锁反应,如激活采摘游,农产品、地产品价格就会攀升。(一)枣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唯一性、差异性、扩展性表现为:枣庄文化方面的四个中华之最:1、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文化:73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2、拥有完整而恢宏的战争形态:上溯3000多年前孔子父亲、隋炀帝、刘邦、岳飞等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必定要在这里打仗,并且都是大仗。3、独特的运河文化。京杭运河枣庄段

15、包括韩庄运河、伊家河等,航道通航里程93.9公里。枣庄市沿运地区受到南北经济和文化聚会交融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历史无不被打上深深的烙印,可以说它是南北方的过度带,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4、100年的工业文化。民族工业的见证地-中兴煤矿,以煤炭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的见证。枣庄自然方面的四个中华之最:1、江北最大湿地(68平方千米)-微山湖湿地红荷公园,是以浅水型湖泊、湖滨带、河流和人工林、人工岛屿为主的复合湿地类型,生物多样丰富,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涵盖了多样的地文、天象、鸟类、芦荡、荷花等自然景观,并且融合了渔家风情、运河文化、革命纪念地等多种人文景观。2、华夏最长的山体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省内独有,全国罕见,独具特色的岩溶地质地貌景观,是难得的地质自然景观和旅游探险佳境。3、天下第一崮-抱犊崮。鲁南七十二崮之首,被誉为鲁南小泰山,园内森林覆盖率为97%,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既是天然动植物大观园,又是休闲游览圣地。 4、世界罕见-冠世榴园,始建于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