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批注文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23347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批注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诗词批注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诗词批注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诗词批注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批注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批注文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 内容摘要:古诗词批注式阅读的开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古诗词批注式阅读可以分为三 个阶段:一是初读感知,二是精读赏析,三是拓展迁移。其中精读赏析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 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 文阅读习惯,无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矫正功能。关键词:阅读批注 个性化 阅读习惯 你看到过这样的语文试题吗? 请运用下面提供的符号作标记,在饮酒诗旁写出2 至3 个批注。(语言要简明流畅, 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关键词语绝佳妙句 饮酒 陶渊明 批注: 结庐在人 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2007 年江苏扬州市中考的一道题型新颖,很有亮点的语 文试题。该题要求用批注的形式答题。这种把“理解欣赏”与“方法引导”结合起来开放式考法, 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 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 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尤其是 读古诗,不同于文言文学习的着重“字会”(能解词、能译句),更强调“意会”。对诗词的意 境之美,有所感悟品味,就可谓“得之”,

3、未必每首诗词从意象、感情,到手法、修辞,都要 按照教材的解说逐一记诵、理解、消化。 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 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思考,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 评点的西厢,毛宗岗父子批三国,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 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曾经让人叹为观止。试想想,一边 吟咏品味,一边执笔在手,兴之所至,挥毫而下,或“眉批”,或“旁批”,或“尾批”,不拘形式, 不求工整,不问长短,但求切中肯綮、一字入骨。这是多么美妙的读书境界 。 在消遣式阅读、快餐式阅读流行的今天,实施批

4、注式阅读教学,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 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无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矫正功 能。下面我就古诗词批注式阅读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引导学生学会初读感知阶段的古诗词的阅读批注-“昨- 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初读感知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第一步,借用王国维的治学境界说,此乃批注式阅读 第一境也。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和创作背景,从整体上感知古诗词的大意和情感,找出 在朗读中的疑惑。基于此,批注的形式应以摘记式和提要式批注为主。摘记式批注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查找资料,注上诗人的代表作品、诗歌语言风格 和艺术特色。二是在朗读时,遇到

5、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 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为熟读背诵扫清了 障碍。提要式批注是指在古诗词阅读中,用精炼的语言在诗文的天头或地脚写上大意和情感。如 果是写景诗,就要大体注上所写景物的特点,如果是哲理诗,就要初步地概括出诗中的哲理, 以便在复习浏览时一目了然。此外,质疑式批注也是初读感知阶段的重要的批注形式。学生在阅读中总是一边欣赏一边 生疑,古人云:“学贵有疑”。无疑不能激思,无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带着问题 阅读,才会真正地走入文本,寻找资料,与文本诗人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

6、神。这一阶段的阅读批注,不求深入,但求养成良好的阅读批注习惯。即使是在你喜欢的语句 划上一条波浪线,在某个精彩的词语旁写上一个“妙”字,或者在你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个问 号,这也是批注。当然这是阅读批注的最简单的形式,而仅停留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二、引导学生学会在精读赏析阶段的古诗词的阅读批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学生在熟读了古诗词,对诗词的内容和主旨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古 诗词的学习重、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精读赏析时,圈点批注的重点应是解决初读时 圈点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尤其是诗句中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 句子。此乃批注式阅读第二

7、境也。精读赏析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阶段中,语文老师的指导 功能是无形的,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善于选取学生最有感触、最有心得的二三处诗句,引导 学生在整体扫描的基础上圈点批注,反复玩味。可以从景物、情感、手法、用词等角度切入, 从对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对妙处的精妙赏析两个层面推敲琢磨,赏析评价 。这种批注式阅读 最能显现学生独具的审美眼光和情怀,也最能提升学生古典文学修养。 我在多年的古诗 词的教学实践中,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批注习惯。1、引导学生学会解释式批注。所谓解释式批注是指在了解大意和主旨后,引导学生反溯因果,对某些诗句进行解释。譬 如赏析陶渊明

8、饮酒中的“心远地自偏”。可让学生联系三四句的一问一答: “结庐在人境”, 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 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答。于是我们就可以在“心远地自偏”旁写上类似“只要思 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与他们没有纠缠了 ”的批注 了。 再如点评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启发学生联系红楼 梦第四十八回写过香菱对此诗句的评论:“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进行思考。相信学生也能正确写出类似 “ 一个直字更显荒漠的浩瀚无际,圆字更

9、显长河的磅礴远大”的精彩批注。2、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要求学生在领会诗句内容基础上,展开联想。由此及彼,闻一知十,拓展文本 内容的宽度,激起宝贵的思想火花,实现能力迁移。教读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引导学生联想到其他思乡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把它们批注在诗句的空白处, 学以致用,做到知识的归类和牵引,平时做的积累能得到了应用,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古代诗词数量众多,表现手法多样,主题内涵相似的古诗词数不胜数。学习范仲淹词渔 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可联想到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 知何处

10、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学习唐代诗人陆龟蒙别离“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 的诗句,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朗读了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以联想到范仲淹 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朗读到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 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更可感受到它 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3、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式批注。 对比式批注是是古诗词阅读的重要方法,也是古人炼字的重要手段。“前村深雪里,昨夜数 枝开

11、”的“一字师”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不必赘述。苏小妹曾要其兄苏东坡为其诗句“轻风细 柳,淡月梅花”中每句各加一字,东坡先是加摇、映二字:“轻风细柳摇,淡月梅花映。” 又说用“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两次都不合小妹之意,接着她说 出各加一个“扶”和“失”字,改成“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听了不禁叫好!一“扶” 一“失”, 把轻风、细柳、淡月、梅花都写活了,生动自然,确实高于东坡两句之上。 再如赏析开头饮酒诗五六句中的“见”字:“采菊东篱下”是俯,“悠然见南山”是仰,“采菊 东篱下”的时候,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达到物我 两忘的境界。如果

12、换用“望”字,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浑然天成的意 趣。如能熟练地运用对比式批注,对于体会古诗词词句的妙处是很有帮助的。 批注式阅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就应该允许并提 倡他们对古诗词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 评价式的批注。对于学生的阅读批注,不管是对诗句肯定的评价,还是否定的评价,只要是 言之有理,老师都应加以鼓励和肯定。如对贾岛的诗句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中敲字 的赏析,有学生说敲用得妙,有学生说推用得好,只要能联系当时的情景,阐明各自的理解, 都不失为好的评注。三、引导学生学会在拓展迁移阶段

13、的感悟式批注-“蓦- 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拓展迁移阶段的感悟式批注,主要是在品味诗词语言基础上的拓展知新和迁移运用,让学 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是更高层次的顿悟。此乃批注式阅读第 三境也。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达到 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古典的诗句的美妙之处,不仅仅是因为语言隽永,更是因为 表达的主题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譬如苏轼的词定风波有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如 果读完之后不指导学生去深思、品味,那么背诵古诗词还有何价值呢?这时可以指导学生把 自己的感悟

14、写在旁边。不少学生的批注也相当有见地。有的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 人。人生就像旅舍中的过客而已,实在不值得过分自怜而对荣辱得失斤斤计较”;有的写道 “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隐逸淡于功名固然不失为一法,但在这 个人间社会里,谁都无法从现实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更有的反其意而为之:“蜗角虚 名,蝇头微利,为了蝇头小利,忙得不亦乐乎,值得吗?”让人拍案叫绝。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语文试题,题目明确提示“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 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如果要得高分,我们在表达上还要打磨,不仅要语言“简明流畅”, 还要争取写出独特的体验和个性的表达,这是批注阅读的最高境界。比如批注“心远地自偏”, 可以联系现代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有时很浮躁,而如果能像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 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的追求,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宁静起来。这样古今联想,就写出了有 独特的体验感悟式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