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23341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2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2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2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2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日本军力评估报告尽管在政策上受和平宪法的制约,但日本自卫队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其军事技术、武器装备性能和训练水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美国的战略调整,日本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军事调整。2010年12月17日,日本内阁通过了2011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下称“新大纲”),并制定了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20112015年度),提出了其后5至10年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的总体规划,对日本安全战略、军事力量的规模、军事部署及武器装备进行了新的规定和调整。本报告从战略调整、军事实力、军事部署、国防预算、武器装备、体制编制调整、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训演等几个方

2、面,对日本2011年的军事发展状况作一评估。一、战略调整3(一)制定新安全保障战略,加强多层次安全合作3(二)提出“机动防卫力量”构想,实施“动态威慑”4(三)提出“有效威慑与应对各种事态”,同时加强对中国的军事防范.4二、军事实力5三、军事部署6四、国防预算7五、武器装备8(一)加大对武器装备采购的投入8(二)构建高性能卫星侦察系统9(三)重点提高快速机动能力9(四)放宽武器出口限制10六、体制编制调整11(一)师旅级部队的现代化改编11(二)制定防卫力量结构改革路线图12七、非战争军事行动12(一)抢险救灾行动13(二)亚丁湾反海盗行动14(三)国际维和与救援15八、军事训演16(一)自卫

3、队联合演习16(二)2010年度日美联合军区指挥所演习17(三)2010年度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实兵训练17(四)日美联合反导特别训练17(五)2011年度日美联合军区指挥所演习(“山樱60”)18(六)“红旗阿拉斯加”演习18(七)2011年度日美联合实兵演习19(八)日美海军联合实兵演习19(九)日美澳联合训练19结语21、战略调整(一)制定新安全保障战略,加强多层次安全合作明确将通过四种手段实现三大安全战略目标。三大目标即:确保日本和平与安全;营造更加稳定的亚太安全环境和改善国际安全保障环境;为世界和平、稳定与人类安全做贡献。四种手段即:日本自身的努力;与盟国的合作;亚太地区合作;全球合作

4、。也就是说,将综合运用外交力量、军事力量等各种力量,在努力发挥日本自身作用的同时,与盟国美国、亚太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开展多层次安全合作,以确保本国安全,实现其国家安全利益。在其亚太地区合作中,共分四个层次。首先强调要加强与美国同盟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其次是维持并加强与传统伙伴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第三是加强与印度等相关国家的合作。而对于中国和俄罗斯,则通过安全对话与交流促进信任关系,构建并发展在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并“与同盟国等合作,积极敦促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采取负责任的行动”。这表明日本将构建由日、美、韩、澳、印、东盟等组成的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体系,而中、俄则被排除在其传统安全合作

5、体系之外。(二)提出“机动防卫力量”构想,实施“动态威慑”“机动防卫力量”强调“五性两力”:快反性、机动性、灵活性、持续性、多用性和高技术能力及情报能力。目的是通过机动运用、动态威慑,更加有效地遏制和应对各种事态,特别是强调确保西南岛屿及周边海空域的安全。(三)提出“有效威慑与应对各种事态”,同时加强对中国的军事防范“04大纲”首次提出“新型威胁及多种事态”的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应对弹道导弹攻击;应对游击队和特种部队的攻击;应对岛屿入侵;周边海空域警戒监视及应对领空侵犯、武装特工船等;应对大规模特大灾害。“新大纲”采用了“各种事态”的表述,并把“有效威慑与应对各种事态”作为自卫队的首要职能。

6、日本防卫省发布的2011年版防卫白皮书指出,国际社会正面临复杂多样的多重安全威胁。为应对这些威胁,军事力量除遏制武力冲突外,还担负起从预防冲突到支援重建等多样化任务。同时强调,在充分发挥军事力量作用的同时,还有必要综合利用外交、警察、司法、情报、经济等手段共同应对威胁。在强调日本面临“多种威胁”的同时,日本对中国的戒备与防范日益加强。“新大纲”称,“中国的军事发展动向引起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忧虑,指中国持续增加国防投入,快速推进以核、导弹力量和海空军为核心的军事力量现代化,大力加强远程投送能力建设,在日本周边海域扩大活动,军事与安全透明度不高,等等。2011年版防卫白皮书称,“中国在与日本等周边国

7、家发生利益冲突时摆出高压姿态,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令人担忧”。日本对中国海军舰队经过冲绳附近海域前出至太平洋进行正常训练的活动进行严密跟踪和监视甚至干扰,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对中国显示出越来越强硬的姿态。并积极干预南海问题,加大对中国的牵制力度。2011年10月,野田首相在航空阅兵式上明确表示,朝鲜和中国的动向“增加了日本安全环境的不透明”,激励官兵“天下虽安,忘战必危”。2010年的日美大规模联合夺岛演习和2011年的“自卫队联合演习”,均把中国作为假想敌。这些表明,日本对中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快速发展心存疑虑和不安,并采取了防范、戒备、牵制甚至高姿态示强等过度的反应策略。二、军事实力根据日本

8、朝云新闻社出版的2011年版防卫手册,2011年末,日本自卫队编制员额为247446人。其中,陆上自卫队编制约151337人,海上自卫队45517人,航空自卫队47097人,共同部队1227人,联合参谋部361人,情报本部1907人。应急预备役编制员额8467人,实有5815人。预备役编制员额47900人,实有33159人。“新大纲”计划对部队编成和人员结构进行合理化改革,主要是削减现役员额,提高应急预备役比例,使部队更加精干、高效、快速、机动。调整后自卫队的编制员额约24.6万人。其中,陆上自卫队约15.4万人,包括现役约14.7万人,应急预备役约7000人;海空自卫队基本保持现有规模。日本

9、军力规模属于中等规模,略小于德军(约25万人)。三、军事部署“新大纲”对军事部署方式做出调整。主要是改变以往的部队均衡部署方式,军事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采取的措施包括:将航空总队司令部迁入美军第五航空队司令部所在的横田基地,以便于日美空军司令部之间协调;将陆军第1混成旅改编为“岛屿作战型快速反应旅”(第15旅),增编2个步兵连,分别部署在那霸和先岛群岛中的石垣岛或宫古岛;将此前止于国土最西端冲绳县与那国岛上空的“防空识别圈”,扩大至该岛西侧领空及该岛以西(台湾一侧)2海里海域的上空;在与那国岛部署“沿岸监视部队”,在宫古岛、石垣岛部署“国境警备部队”;那霸基地战斗机部队由1个飞行队增加到2个,

10、以提高西南地区的快反态势;加强西南地区的情报搜集与警戒监视态势,包括部署警戒雷达,保持无间隙的警戒监视态势;发展新型驱逐舰和潜艇,进一步提高反潜作战能力;准备在冲绳部署1套“爱国者3”反导系统,以提高西南方向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等等。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军事力量薄弱且远离本土的西南岛屿的防卫,为未来武力争夺钓鱼岛和干预台海冲突做准备,同时牵制中国海军突破第一岛链。防预算日本国防预算自1993年至2008年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二位的高水平,但由于受到经济长期低迷的影响,自2002年以后总体保持微弱减势。根据日本2011年版防卫白皮书,2011年日本的国防预算为47752亿日元(含美军基地对策费

11、1027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0.3%,约合593亿美元(按2011年上半年平均汇率1美元=80.51日元计,下同)。另外,“3?11”地震救灾中日本政府为自卫队加拨3502亿日元(约合43.5亿美元),其中用于维修自卫队受灾设施和装备的费用为1886亿日元(23.4亿美元)。仅上述两项,日本2011年度国防开支至少为51254亿日元(约合637亿美元)。自2008年起,日本安全保障会议的机构预算和政府为自卫队下拨的用于航天开发的费用未编入国防预算总额,因数据不详,这部分隐形国防费在此未计入总国防开支。根据新中期防20112015年的5年国防预算为23.49万亿日元(约合2918亿美元)。此外

12、,政府还将加拨1000亿日元,用于应对突发性事件,共计23.59万亿日元(约合2930亿美元)。巨额的国防费对日本军力未来5年的更新和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按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数据统计,2009年日本国防费水平位居世界第4,人均国防费居世界第6,约为中国的8倍。五、武器装备(一)加大对武器装备采购的投入根据日本2011年版防卫白皮书,日本自卫队2011年装备等采购费为7786亿日元(约97亿美元),占国防预算16.5%,比上年度的7738亿日元增加6.2%。2011年的采购重点是飞机和舰船。其中,飞机采购费2474亿日元(约29.11亿美元),增幅达71.3%,舰船建造费为777亿日元

13、(约9.65亿美元),2010年度的舰船建造费为1762亿日元(约21.89亿美元)。主要特点是:加大对提高部队灵活机动作战能力的新式武器的投入力度,逐步削减陈旧落后的老式装备及其投入费用;研发新技术装备,以确保其海空优势;继续加强反导系统建设,加强对冲绳地区的反导系统部署;加强对网络战部队建设的投入,将成立“网络空间防卫队”,加强自卫队的网络作战能力。(二)构建高性能卫星侦察系统2012年1月,日本政府决定修改日本太空研究开发机构设置法,删除其中有关“太空开发限于和平目的”的规定,以便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为其军事利用太空打开方便之门。而事实上,日本早已经开始了太空的军事化利用。随着“光学4号”、

14、“雷达3号”侦察卫星分别于2011年9月23日和12月12日成功升空,日本实际上已初步实现了其军用侦察卫星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布局,空间侦察和监控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根据规划,日本侦察卫星系统的空间部分由至少4颗卫星组成,其中两颗为0.6米分辨率的光学成像卫星,另外两颗为1至3米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三)重点提高快速机动能力陆上自卫队重点发展新型坦克、轻型装甲车等机动性强的装备,以提高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2010年度起,陆上自卫队以每年13辆的速度采购比90式坦克更先进的10式坦克。与90式坦克相比,10式坦克体积与重量缩小(低于40吨),便于远程投送,装甲防护与自动供弹性能优越,

15、配备C4I系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海上自卫队重点引进大型驱逐舰及潜艇。2011年3月,海上自卫队“伊势”号大型直升机驱逐舰开始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为13950吨,拥有全通飞行甲板,堪称小型直升机航母。目前,日本拥有“日向”号和“伊势”号两艘直升机驱逐舰。2011年3月,“白龙”号新型潜艇服役,这是日本第3艘装有“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的新型潜艇。它能在水下持续低速潜航14天,噪音小,隐蔽性强,提高了海上自卫队水下作战能力。航空自卫队重点发展新型飞机。2010年完成了新研制的C-2运输机的试飞,2011年开始计划引进约10架。同时计划采购6架美国二手KC-130运输机。2011年12

16、月20日,日本政府决定,引进由美国主导、国际共同研发的最新型隐形战斗机F-35作为日本航空自卫队下一代主力战斗机。计划2012年度采购4架F-35,今后再采购40架。2012年采购的4架力争在2016年度起交付使用。作为已老化的F-4战斗机的后继机型。此举被认为是为了对抗正在研发隐形战斗机的中国和俄罗斯。此外,日空军共拨款4.73亿美元,用于自行研制“心神”ATD-X隐形战斗机,并计划于2016年试飞。(四) 放宽武器出口限制21世纪初,日本对“三原则”进行了突破,如允许向美国出口与弹道导弹防御相关的装备和技术等。此次“新大纲”提出要研究参与国际联合开发和生产武器装备的问题,出现了要修改武器输出三原则的迹象。2011年12月27日,日本政府安全保障会议通过了防卫装备物品转让标准,首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