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23276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D.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答案】C 【解析】【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物

2、距u=35cm5cm=30cm, 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即f30cm2f,可得15cmf30cm;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30cm2f,得f15cm,所以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与图甲相同;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可见ABD错、C正确故选C【分析】(1)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比较甲乙两图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

3、系;(2)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2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此时的物距是小于像距的,所以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应是投影仪,故答案为:D。【分析】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fv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u=2fv=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fu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37.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

4、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B.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C.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5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D.保持蜡烛不动,将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答案】 B 【解析】【解答】图中凸透镜成像时,根据图中位置可得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实像,若保持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物距增大,此时像距应该减小,故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A选项说法错误;若

5、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透镜,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来成倒立、缩小实像,移动后可得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B说法正确;若保持透镜不动,根据原物距和像距位置,可判断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应该成一个放大、正立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C说法错误;若保持蜡烛不动,将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即会聚能力更强,则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fv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像机u=2fv=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fu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38.小辛用自制的水凸透镜(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

6、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水)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如图所示,先调整蜡烛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缩小的像,然后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它的焦距变小,会发现光屏上的像越来越模糊,为了能再次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A.光屏向左移动,保持蜡烛不动B.蜡烛向右移动,保持光屏不动C.在凸透镜前放置一架度数合适的远视眼镜D.在凸透镜前放置一架度数合适的近视眼镜【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先调整蜡烛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缩小的像,然后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它的焦距变小,此时相当于增大了物距,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则像呈在光屏的前方,此时应保持蜡烛不动,光屏向左移动,从而使像成

7、在光屏上,A可行;B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为了能再次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可以保持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即减小物距,增大像距,从而使像成在光屏上,B可行;CD像呈在光屏的前方,若不移动光屏,应是折射光线发散一些,才能在光屏上成像,故应放置一个凹透镜,即一架度数合适的近视眼镜,C不可行,D可行;故答案为:C。【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远视眼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如图所示是被课本反射的光经小洪同学眼睛的晶状体折射的情况,则该同学是(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

8、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答案为: D。【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缩小的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放大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放大的D.用显微镜观察

9、时,像是正立、缩小的【答案】 A 【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所以显微镜最后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2) 天文望远镜观察时,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这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目镜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的实像再次放大的作用,所以天文望远镜最后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物镜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10、,目镜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的实像再次放大的作用,但相对于物体,像是倒立、缩小的 . 5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规律的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答案】 A 【解析】【解答】观察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清晰的像,故f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是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6小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烛光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

11、距可能是( ) A.f=16cmB.f=12cmC.f=8cmD.f=4cm【答案】 B 【解析】【解答】烛焰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所以2f16cmf,解得16cmf8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光学元件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图分析正确的是( )A.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照相机是根据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C.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

12、该把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且像变小D.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答案】 C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u v, 故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B.投影仪是根据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B不符合题意;C. 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且像变小,C符合题意;D. 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由于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要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13、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由图可知,u v, 故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8物体从距凸透镜1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cmB.10cmC.15cmD.20cm【答案】 B 【解析】【解答】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2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2cmf,所以,12cmf6cm。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8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8cmf,所以,18cmf9cm。综上所述:12cmf9cm。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凸透镜物距和像距范围,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列不等式并解,计算凸透镜的焦距范围.9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导入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