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23225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推进上海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刚才鲁部长的讲话非常重要,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方向,我们听后感觉非常振奋,同时也感到任务重、要求高,压力与动力并存,我们会后将认真贯彻落实部长的讲话和会议精神,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2011年,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动加快适应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不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夯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内涵质量。主要通过实现“三个引领”,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一、目标引领,全面提升上海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十一五”期间先后出台了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2、以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等五年行动计划。2011年又颁布了上海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师资”和“信息化”两个具体实施方面的五年行动计划,为“十二五”开局奠定扎实基础。在加强政策设计的同时,紧紧抓住部市合作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机遇,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不断创新机制、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着力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既注重职业教育内部的贯通衔接,开展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学位层次的有效衔接,更加注重与劳动就业、企业行业的横向融通,不断加强与劳动部门、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积极开展校企

3、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项目,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融通”,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依托职教集团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二是“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创新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项目。以试点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优化上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探索建立学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承担“创新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项目的上海工艺美院通过与全球广告业界顶级公司WPP集团合作成立“WPP学院”,与亚洲一流数码企业水晶石科技数字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水晶石数字艺术学院”,为高职教育引入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学标准,促进校企深

4、度融合机制的形成。前段时间,鲁部长到上海调研,希望上海要加强职业教育有关专业的国际化建设,要求今年要确定50个专业,开展与国际标准的有效对接,引进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标准、制度和相关资源。目前我们我们正在按照鲁部长的要求,积极有序地推进此项工作,相信在鲁部长的关心和直接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开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国际合作的新局面,全面提升上海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二、资源引领,积聚优势资源推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一是加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工作。2010年至今,已有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等两批共12所中职校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今年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市级中等职

5、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方案,推动中职校向特色和品牌发展,鼓励和引导学校与国外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标准等优秀成果。二是推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上海市投入经费5000万元,用于推进已完成验收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向专业特色鲜明、校企深度融合,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职院校发展。通过“后示范建设”,推进特色专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学生多元交流与发展,提升上海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开展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上海市级特色高职院校建设。根据教育部安排,2011年启动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经费投入约3750万元,通过重点专业建设,提升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

6、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十二五”期间,上海还将围绕本市支柱产业,紧跟区域产业调整,重点建设若干所市级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以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龙头,市级特色高职院校为支撑,推进上海高等职业教育总体改革发展的立体格局。三、服务引领,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适应上海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主动优化调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结构,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品牌纷呈的专业体系。调整后的专业点在一、二、三产业的分布比例为1.4%、19.9%、78.7%,与上海未来产业布局结构更加吻合。2011年立项156个重点建设专业和178门精品课程,完成75所学校教学质量网上评估。下

7、一步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与人保部门联合开展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开展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工程(085工程),逐步优化上海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按照“扶强、扶特、扶需”的原则,在制定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方案的基础上,市教委组织全市38所高职高专院校的164个专业编制重点专业五年建设路线图,共提出3617个具体建设项目,设立了4498个监测点,为推进上海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提供了蓝图和依据。一年来累计投入1.15亿元专项资金。为将专业和内涵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积极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迄今已持续开展了5届20多年。今年举行的第六届评优活动继续以“让教法贴近学生”为主题,参赛面达到全市中职专任教师的85%。还将连续五年开展“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活动”。2011年第一届比武活动共有33所高职院校的33名校院长(或教务处长)、33个重点专业负责人、99名骨干教师参加。通过教学校长“说重点专业的顶层设计”、专业主任“说专业建设五年规划”、专业教师“说专业的核心课程设计”,体现了专业建设的整体设计要求、校企合作发展的优势,以及引领与示范作用,得到普遍好评和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