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学校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23197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学校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学校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学校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学校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学校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学校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学校材料(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第一部分 前 言(图)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必修课程化学1主题1 认识化学科学主题2 化学实验基础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2主题1 物质结构基础主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二、选修课程化学与生活主题1 化学与健康主题2 生活中的材料主题3 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技术主题1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主题2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主题3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物质结构与性质主题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主题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主题3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主题4 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化学反应原理主题1 化学反应与

2、能量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1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主题2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主题4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实验化学主题1 化学实验基础主题2 化学实验探究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 前 言(图)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

3、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

5、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

6、业发展。三、课程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为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两个必修课程模块,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同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实现课程的选择性,设置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

7、课程模块。在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应充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为主线,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2课程结构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各课程模块的目标和内容简介化学1、化学2: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内容主题包括“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8、”、“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化学与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化学与技术: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物质结构与性质: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反应原理: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9、,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机化学基础: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学习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实验化学: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上述课程模块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建构内容体系,有关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在各模块中都应有所体现。 4课程模块选择建议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即在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鼓励学生尤

10、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的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本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

11、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并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分为不同的水平。对同一水平的学习要求可用多个行为动词进行描述,现作如下说明。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

12、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化学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2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3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具有较强的

13、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3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4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3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

14、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5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必修课程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必修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依据学习时序分成化学1、化学2两个模块,总计4学分,每个课程模块各为2学分。通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