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229569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方方喜欢苏东坡阅读答案喜欢苏东坡方方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彪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 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 的,可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 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 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 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 比下显得黯然失色。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 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 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 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酒、月 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

2、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 山写得最有意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 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若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 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 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都“余词尽废”。无论苏 东坡是在思情,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 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 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的“之最”。当 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 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 诗文,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 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

3、是让人除去佩服和仰慕,再无话 说。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 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 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 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 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太才华出众而一 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 最后还上了个“元佑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 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安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 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 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 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

4、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 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 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 “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笔,就让和 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到如此地步 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 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 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 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 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 东坡。如有听

5、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 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地问:如果你同苏东 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 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 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 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5. 作者喜欢苏东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2 分)本题考查准确筛选并整合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参考答案:(1)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 (2)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 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6. 文章第一段结尾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 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

6、显得 黯然失色”的原因是什么?(3 分)本题考查:结合语境对文中句子进行合理推断。参考答案:诗文作得好的,可人并不可爱;人品相 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 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7. 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3 分)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挖取出来, 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本题考查:品味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参考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苏东坡对整个中国文化史带来的巨大影响,体 现了作者对苏东坡的喜爱和崇敬。8. 文章结尾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3 分)本题考查:文章结尾句(段)的作用。参考答案:不能删去。结构上首尾呼应,照应前文。 内容上侧面烘托出我对苏东坡的仰慕和佩服之情。9. 结合选文,联系自身,谈谈作为青少年应从苏东 坡身上得到什么人生启示?(字数要求在 50 个左右)(5 分)本题考查:在理解文本主旨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 特的体验。参考答案:结合文意,并能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意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