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初中生(丁显林)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22822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初中生(丁显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了解初中生(丁显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了解初中生(丁显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了解初中生(丁显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了解初中生(丁显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初中生(丁显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是学生身心加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了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当代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在这之前的儿童只能对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形象进行 运算。到了初中阶段,即儿童进入1115岁的年龄,儿童便能在认识上把事物的形式和内 容作出区分,使思维超出感知的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进入所谓的“形式运算”阶段。前苏联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则直接指出,1112岁是 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个年龄称作为“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在度过危机年龄之后,儿童心理发展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期。 与人

2、的相对平稳的心理活动时期相比,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初中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一些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随着生理发育而开始出现。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给教育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机会。教育得 好,从此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进一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则可能使学生经受曲折,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程度不同的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引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阶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这不能不引起教师和广大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具体 说来,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

3、方面: (一)身心发展的整体加速 儿童身心加速发展的时间,一个在婴儿出生后的一二年内,另一个就是在青少年时期,人生就这么两次生长发育高峰。 在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高峰中,伴随着初中生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心理发展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明显变化。比起以往来,他们的观察能力好像突然提高了许多。不仅深入全面而且会在观察活动中发现成年人也容易遗漏甚至连想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他们给提出来了。 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有意注意能力有了长足进步,持续时间延长,目的更加明确,更加服从于主体心理调节上的需要。初中生的思维能力逐步进入以逻辑抽象思维发展为主,抽象思维和形象具体思维全面提高的阶段。在此同时,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在觉

4、醒中得加强,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中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化能力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是初中生身心加速发展的时期。 (二)青春期萌动 男女学生到1112岁就将先后进入青春发育期,男生逐渐开始变声继而出现遗精,女生初经来潮、胸部隆起并逐渐变得丰满,出现了生理发育上的急剧变化。与此同时,初中学生青春心理开始萌动,一些从来没有过的新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使他们感到好奇、渴望,有时又是迷惑和害怕,即所谓的“青春困惑”。一些家长和教师不够关心初中生悄悄来到的心理变化,不能理解和体谅学生此时产生的青春萌动行为,往往会加剧初中生由儿童期向少年期心理过渡上的困难。 善于从学生行为判断

5、学生心理变化,始终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初中生青春期心理萌动也会表现在他们的日常行动上,例如在城市学生中,不少初中生开始有了自己崇拜的青春偶像便是例证。一些年轻的电影明星、歌星往往成为初中生崇拜的偶像,有些初中生收集剪贴明星的照片、剧照,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明星的穿着打扮和行动方式,使这种崇拜达到近乎忘我的程度。初中生这种略显早熟而又捉摸不定的情悸,时而强烈又时而平静的冲动,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好像爱上了某个人,又是心神不定难以得到确认,这时他们很想得到帮助,以便倾诉心中这些“难以启齿”的问题。 (三)初中生需要一个同成人能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 显然,这是初中生独立自我意识增强的明显表现。学生进

6、入初中以后,绝大多数乐意和同龄人交谈而不愿意同父母谈心。在同龄人中间,他们平等相待,想法接近观点容易一致, 没有心理上的压抑感;在父母面前,他们总还是“小孩”,不能得到尊重,存在着同成人沟通,尤其是同父母沟通的理解上、观念认识偏差上的障碍。 初中生需要有一个自己独立使用、有“安全保障”的小大地。哪怕是一个加锁的抽屉,一本得到别人承诺不随意翻阅的日记本,都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独立地位的确认,人格受到尊重而产生满意之情。他们不希望成人干扰自己,对他们管得过严,教育得过多。如果家长擅自 决定,还像对小学生那样刻板地安排他们的作息时间,则会使他们感到“想玩的时候不让玩,不想玩的时候要你玩”,反感情绪油然而

7、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决定。这种代表成人 单方面意愿的计划安排,在小学生身上也许还能行得通,在初中生身上则大多数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映出初中生在时间安排上的相对独立性。 初中生摆脱了小学生那样的依赖感,他们需要成人的尊重和理解,需要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同教师、家长平等地交流情感,倾诉自己的心声,真正获得一个属于他们自己支配的空间和氛围。在这一点上,各地近年来设立的“青春热线”电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上海的有关资料表明,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个咨询电话,其中95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青春热线电话满足了学生们渴望吐露心声的愿望,初中生从中得到了理解和尊重,这种不见面的谈话

8、,使初中生更有安全感,消除了顾虑,电话成了初中生大胆倾吐内心苦闷的“通道”。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同,他们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要求和成人平等交流思想,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对于这种愿望,高中生比较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初中生就不大可能,他们更多的是受到忽视或压制,因此初中生的这种情感较高中生更动荡,更不稳定,它是初中生脱离儿童期跨入小年期后,学生在身心加速发展中的特殊体验。(四)在身心加速发展中,情感和意志表现出相对的脆弱性 一般而言,小学阶段学生还不能理会事情的究竟,对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不深,遇事经常会破涕为笑,他们的情感意志变化还不具备实质性的社会意义。高中生一般较初中生老练,遇事更有自

9、己的主张和分析,比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变化和调整自己的意志行为。与此不同,初中生更多地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行为上相对的脆弱性。 尤其是当前,不少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那么,过分的家庭爱护也力”剧了初中生情感、意志的脆弱倾向,养成学生“碰不得,说不得”,“较任性、软弱”。因此,在教育中需要教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确立一定的成功感,往往会使学生在微小的进步中积蓄前进的动力,在小小的成功之后渴望更大的成就。尤其是当学生已经为某件事情做出了努力的时候,以适当的赞赏与及时的肯定,同忽视孩子

10、这种努力一味进行批评相 比,其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例如有的初中生家长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经常对孩子说“怎么你到现在还不开窍,你现在不用功,看你以后怎么办”,致使一些情感意志较脆弱的初中生放弃继续努力学习的念头,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还会导致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这难道不能给那些正在为初中学习的孩子而忧心忡忡的父母以深刻的启迪吗?感悟: 初中生的以上心理特点,集中出现在他们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中,身心急剧变化。快速发展的特殊性,构成了被国外教育家称之为初中“危机期”的主要理由。可见初中阶段,是学生教育的难题又是教育好学生的极好机遇,它对人生的成长具有非同凡响的特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