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227160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23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23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23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23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1一、 活动背景:幼儿最喜欢听讲故事,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大班幼儿积极思考、乐于表现的强烈愿望。故事小猴的出租车讲述了小猴开着一辆普通的出租车,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这对于现在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易退缩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而活动过程中注重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激发幼儿积

2、极思维、大胆求异、自主表达、勇于续编。二、活动目标:1、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积极编讲故事。2、大胆地参与讨论,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求异思维。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三、活动准备:森林的背景图一张,蛋宝宝、大白鹅、出租车的贴绒教具。四、活动过程:1、出示出租车贴绒教具,引起幼儿兴趣师:看!这是一辆什么样的车?它是谁的?师:原来这是一辆小猴的出租车。想一想小猴的出租车可以干什么用呢?教师小结:原来小猴的出租车可以给大家带来许多方便。于是小猴开着新买的出租车出门了。2、教师边演示贴绒教具边讲述故事:“嘀嘀嘀”开着开着,小猴看见大白鹅在马路边一瘸一拐地走着,小猴便停下车问:“大

3、白鹅,怎么啦?”大白鹅愁眉苦脸地说:“哎!别提了,刚才我在散步时,一不小心把脚扭了一下。哎哟!好疼呀!”小猴马上拍拍胸脯说:“不要紧!上我的车吧!我送你去医院!”大白鹅边说谢谢边上了小猴的车,就这样小猴把大白鹅送到了医院。小猴帮助了大白鹅心里非常高兴,大白鹅受到了小猴的帮助心里也甜滋滋的,他们说了声“再见”小猴就开着出租车走了。小猴又开着出租车在森林里跑着,忽然听见一阵哭声,小猴连忙下车,寻声望去是蛋宝宝在草丛中哭。小猴关心地问:“蛋宝宝,你为什么哭呀?”蛋宝宝边哭边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猴说:“别急,我送你回家。”蛋宝宝高兴地答应了,可是当蛋宝宝跟着小猴来到出租车旁,打开车门一看,却

4、摇摇头不高兴了。师:咦,蛋宝宝为什么摇摇头不高兴了啊?幼:车子在开时摇摇晃晃,蛋宝宝会从座位上滚下来摔破的。幼:蛋宝宝身体圆溜溜的,在汽车里坐不稳,不小心就会摔下来的。幼:汽车的座位是硬的,蛋宝宝摇来摇去会破的。师:原来蛋宝宝的顾虑和小朋友想的一样,所以蛋宝宝才直摇头呢!那小猴怎么办呢?我们赶快帮帮小猴吧!幼:把蛋宝宝放在一个塑料袋里,把它挂在方向盘上。幼:不,塑料袋会破的,还是放在口袋里,这样蛋宝宝还可以透透气。幼:小猴把蛋宝宝捧在手里就好了。其他幼儿:不行,这样开车不安全。幼:在座位上铺上海绵,把蛋宝宝放在上面,蛋宝宝就不会滚了。(评语:在活动中教师鼓励、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幼儿在集体面

5、前大胆地表达个人观点,既讲究发问的策略,又妥善引导幼儿问答)3、编讲故事:(1)幼儿相互编讲师:你们想了这么多办法让小猴把蛋宝宝安全地送回了家,请把你的好办法编进这个故事里,让故事变的更完整,然后讲给你周围的好朋友听。(教师做个别指导)(2)请个别幼儿编讲故事(大部分小朋友讲完一遍故事后),师:谁愿意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在幼儿编讲故事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倾听者,并引导幼儿对编讲的故事给予适当地评价)4、续编故事:“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想来坐一坐小猴的出租车。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坐小猴的出租车时小猴会遇到困难,它又是怎么解决的呢?请你把它编到故事里去。”(评语:开放

6、性地提问,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验助人与受助的快乐;能够大胆、自信的在众人面前进行表达。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想象的能力。3、理解故事内容,积极开展想象,进行故事仿编和新车设计;识字:出租车、司机、猴、满意。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活动准备:汽车图片、教具:出租车、小熊、方向盘等,创设立体森林背景。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提问幼儿: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用处的车?出示教具“出租车”引导幼儿观

7、察后提问:这辆出租车的司机是谁?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小猴出租车的特别之处,并积极发言。(二)展开:1、讲述故事,加深理解。教师操作教具,讲述故事,穿插提问:A小猴发现蛋宝宝和小熊遇到什么困难?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小朋友积极想办法。B小朋友听故事里的小猴是怎样做的。乘客对小猴设计的出租车是否“满意”,为什么?你们喜欢小猴和它的出租车吗?是否也“满意”?2、大胆想象仿编故事。引发仿编兴趣: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坐它的出租车。提问:长颈鹿和小刺猬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猴是怎样解决的?森林里还有谁也乘坐小猴的出租车?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小猴能解决吗?我们也帮小猴想想让所有的

8、小动物都能顺利的乘坐出租车。3、展开讨论,分组竞赛。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汽车图片,引导各组幼儿展开积极讨论,为汽车加工出主意,进行比赛。4、创设情景,引出主题。教师:告诉小朋友小猴子得奖了,是一枚劳动奖章,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能得到劳动奖章吗?大家喜欢小猴子吗?你认为还有那些人能得到劳动奖章?为什么?如果没有从事次工作的人会出现什么情况?教师小结,引出主题:只要你尽心尽力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为他人着想,辛勤的付出,就会像小猴一样,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人。(三)结束:幼儿集体游戏:开汽车活动反思:小猴的出租车故事讲述了小猴开着一辆普通的出租车,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它以故事情节为线索,以开放性、假设性提

9、问为中介,以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求异,自主表达,鼓励幼儿尝试续编故事情节的教学活动。大班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3为了完成骨干教师研修班送教到园的任务,笔者设计了本节开放性的语言活动小猴出租车。其中经历了三次试教。三易课案的过程,让我饱尝了磨砺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第一次试教片段回放教师:小猴开着出租车遇到了大象。为了让大象能坐上去,小猴的出租车可以有什么变化呢?幼儿(异口同声):把出租车变大!教师:你们说得对!小猴的出租车可是辆神奇的出租车呢:他一摁按钮,出租车就自动“砰”地一声变得又高又宽。大象坐上去,觉得一点儿也不挤。看来,小猴的出租车真是太神奇啦!教师:送完大象,小猴又出发了。这一路上小

10、猴还遇到了许多动物呢。(点击课件,出示小鱼、长颈鹿、蜗牛和刺猬。)他和这些动物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和你们组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教师要求幼儿分组看图讨论,以四个人为一组。组长拿着一张图片,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只有极少数孩子参与讨论。预想中应该很热闹的分组讨论活动显得异常冷清。)案例分析在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开放式的导入一一让幼儿自由创编,自主建构。在活动中,我试图通过反复暗示出租车的“神奇”来打开幼儿的思路,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并通过“大象”这一具有鲜明形体特征的动物来吸引幼儿对于改造出租车的大胆想象和阐述。然而,我示范讲述了大象是如何坐上出租车的情节后,幼儿创编中模仿的痕迹过重。教师的“

11、示范”实际上局限和阻碍了幼儿的自主想象和自主语言建构。幼儿在活动中没有能够大胆地想象与创编,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讨论中幼儿也显得胆怯,没有设想中的激情。试教结束后,我在同伴(研修班学员)的帮助下对活动进行了调整:教师不再示范讲述小猴如何改造出租车,鼓励幼儿自己创编情节;以“神奇”为线导入活动,打开幼儿的思路;在分组活动时,让幼儿每组相对靠拢,注意幼儿能力强弱的搭配,方便幼儿讨论。第二次试教片段回放教师:你们见过什么神奇的东西吗?幼儿1:我有一个溜溜球,每次一转就会发出红色的光。幼儿2:我看过魔术师的表演,会从帽子里变出小鸟呢。教师:哦,会变化的东西都很神奇。小猴的出租车就很神奇。一天,小猴

12、开着出租车遇到了大象。你们猜猜大象会不会坐小猴的车子呢?幼儿(齐):不会!教师:为什么他不愿意坐呢?幼儿1:大象太胖了!教师(神秘地):别忘了,这可是一辆神奇的出租车啊。幼儿1 (兴奋地):会变大!会变大!(老师没有回应接着说下去。)教师:其实,这一路上小猴除了遇到大象,还遇到了许多动物呢。(出示小鱼、蜗牛和刺猬。)他和这些动物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和你身边的朋友讨论一下。一路上,小猴遇到了谁?小动物会不会上他的车?小猴的车是怎么变化的?四个幼儿为一组,围在桌子旁,针对老师的提问进行讨论。教师:讨论好了吗?哪一组的组长先来发言?(幼儿沉默了。)案例分析改进后的活动延续了第一次活动中对“神奇”

13、的描述,并将之扩展。这部分的改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分组讨论时让幼儿随意地围着图片交流,也使课堂气氛显得轻松起来。然而,活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过于强调不示范讲述,活动显得流于形式:在幼儿激动地大喊“会变大!”时教师甚至故意忽略幼儿的表达欲望。 2在分组表述过程中,教师布置的任务量过大:“遇到谁?会不会上车?车会怎么变化?”实际上,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幼儿尚不能完整讲述前因后果。我们意识到,让幼儿自主建构需要基础,需要教师恰当的提问并对问题进行剖析。我再次将活动课案进行了调整:教师与幼儿共同分析讨论小猴遇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动物体态特征,鼓励幼儿说出动物

14、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将提问分解为三个层次,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前因后果。第三次试教片段回放教师:小猴开着出租车,一路上遇到了大象、长颈鹿、小刺猬还有小鱼。他们会不会坐小猴的出租车呢?为什么?幼儿纷纷摇头:不愿意。教师:大象为什么不愿意上车?幼儿1:大象太胖了!教师:大象坐不下,所以不愿意。那小刺猬呢? (依次解决三个动物的问题,分析原因。)教师总结:看来小动物们需要的是一辆神奇的出租车呀!1教师:小猴要怎么改造他的出租车才能让小动物满意?我们帮他想一想吧。 (分组讨论。幼儿随意地围坐在小动物图片周围。)2幼儿代表发表意见。(依次表述帮小猴想什么方法以适应小动物。)3经过你们的改造,出租车变成了一

15、辆神奇的出租车。我们一起来邀请小动物们上车吧。(教师完整讲述故事。)4送完了第一批客人,小猴开着神奇的出租车又出发了。一路上又遇到了许多动物(选一张动物图片)。想一想小猴会用他的神奇出租车怎么帮助他们?这次要讲清楚小猴遇到了谁?说了什么话?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是怎么解决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讲一讲,也可以讲给老师听。(幼儿个别讲述,教师指导。)案例分析第三次试教活动延续了第二次的活动构想。但在环节中更凸显了细节的处理。比如在创编之前,鼓励幼儿说出动物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又比如讲述过程由简到难,由分散到集中。改进后的讲述活动分为了三个层次:由理清动物与出租车之间的问题,到想办法改进出租车,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再到教师与幼儿集体讲述,帮助幼儿习得创编故事的技巧,最后自由创编讲述,实现了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目标。幼儿在活动中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