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22626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弊端是“重说教”、“轻实践”,因而使学生产生“知、行”脱节、“说、做”不一的现象,这一现象目前还未彻底改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因此,我们要有意识的开放课堂,加强教学的活动性,并使实践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寓知于行,学生通过不断地有目的地实践,行为品德必将会由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真正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活动教学,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拓宽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而

2、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运用活动教学,确实值得我们去关注、实践、总结和反思。一、活动教学赋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新的活力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本课程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想品德课中积极组织开展活动教学,优势明显:第一,活动教学形式活泼,学生乐于接受,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兴趣”成为焦点,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兴趣”进行教

3、学设计和展开教学活动。新的思想品德课设置了种种活动,目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学,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活动教学使过去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堂变成学生喜爱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天堂。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多数初中学生对于活动教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欲望,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兴趣、情感、生活、实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教学,创设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从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做人

4、,达到在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第二,活动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教学内容开放性强,给学生设置了更多的思考研究的空间,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节,提供背景资料,适时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提出具有独创的见解,可见活动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同时,活动教学过程突出探究,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

5、养。第三,活动教学重视活动中学生的感受、体验、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有利于学生丰富多样的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养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对自我、他人、社会的一种责任心和义务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养成了自我负责、积极进取的正确人生态度,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同时,学生在活动中,总是面临一定的任务,担当一定的角色,困难和挫折也不可避免,这就使学生可以改变自身

6、不良的品性,形成健康的人格。二、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方法和基本要求(一)活动教学的方法由于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而其开展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具体而言,从其组织形式看,可以划分为集体性活动和个人活动。从活动范围看,可以划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1课内活动的主要形式。(1)时政演讲。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用三至五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轮流上台宣讲时政要闻,然后由学生或教师进行点评。此项活动贵在坚持,可适时提升对学生的宣讲、点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和分析能力;(2)主题辩论。开展辩论,要求恰当运用知识,科学分析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团队精神。(3)角色扮

7、演。依据一定学习内容,设置情景,模拟现实,围绕某一具体问题,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开展课本剧与小品演出活动。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观看并思考课本剧和小品的内容寓意,从中得到启迪。2课外活动基本形式。(1)社会调查。帮助学生组织起来,组成活动小组,走出课堂,开展专题调查,其一般程序有:定题;选点;拟纲;分工;调研;总结;成文;交流;评价。社会调查,是中学生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增长才干的最佳途径之一。(2)参观考察。从实际出发,配合一定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此项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社会,不忘历史,了解自然,热爱家乡;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养。(3)社区服务。利用一定课时或

8、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专门到有关社区开展义务服务或义务劳动,能有力地帮助学生形成关爱社会、关怀他人的优良品质,形成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取活动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成效。(二)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基本要求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是以活动为主要教育教学方式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课型模式,教师应成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因而,教师在进行活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设置必须理寓其中,活动教学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设置活动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活动设置必须理寓其中,将教学与教育

9、内容寓于活动中,使其具有深刻内涵,才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则活动设置就会失去其核心与灵魂而显得苍白无力,思想品德课也随之失去其实效性而缺乏教育意义。同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活动,这是活动教学开展的前提。活动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加以评估。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第一位,这是教师在活动设计、组织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近年来,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常常发现教师课堂活动形式五花八门,各种活动形式轮番上阵,追求表面的热闹,实质性的内容却很少。究其原因,课堂活动的设计、开展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重要原因。因此,活动教学的开展,应克服为活

10、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而失去了活动的意义。为此,只有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才不致于使活动成为违背或脱离教学目标的活动。2活动教学必须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是活动的主角,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将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成败与学生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根本所在。为此,教师在活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

11、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也才能实现活动教学的目的。3活动教学的组织开展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在以往教学中,教材内容、教学方式严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更多地关注了对学生识记知识的要求,造成枯燥乏味,通过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通

12、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避免强制性的灌输、空洞的说教。4活动教学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关注社会现实。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也成为了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的新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扩展了教学的空间,拓宽了教学资源的范围,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同时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实际事例,唤起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机会,也开阔了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

13、度,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总之,活动教学必须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一方面,设计实践探究、表演体验、谈话辩论、写作总结等种种活动进行教学,为实现内容活动化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夯实、扩展、提升经过学生思考、体验、感悟形成的理性认识,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导之以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三、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中值得思考和解决的几个问题1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体现本课程的思想性。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也是本课程的灵魂,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规定着课程的基本特征。为此,教师在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

14、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但是,纵观当前新课程下思想品德的教学,仍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活动设计思想性不明确,缺乏思想的深度,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徒有形式,内涵不够,过分强调学生的体验,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犹如蜻蜓点水,内容空洞,追求形式,摆花架子,暴露出学科教学的思想苍白,背离了本课程倡导的思想性特点,因此,在当前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中如何更好体现思想性就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和各级教研人员的关注与思考。2思想品德活动教学

15、过程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新理念,而“以活动促发展”也是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观,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要注重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可是,在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中,无论是活动教学的设计,还是活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方面还显得不足,如为片面追求课堂气氛,教师将更多的发言机会给了成绩好、举手积极的学生,个别严重的甚至出现个别好学生“独霸”课堂的局面,多数学生沦为了看客、陪客,从而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制造了教学的不公平,这

16、类现象的出现,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敲响了警钟,是广大任课教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所以教师在平时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多思考“如何在活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问题。也只有当教师正视了这一问题,活动教学才能得以健康发展,真正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3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两者应如何有机结合。就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开展形式而言,分为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两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鉴于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在课堂完成,课外活动的组织安排并不是很多,个别学校一年安排两三次集体活动也算不错,而且这类集体活动的安排也不全是根据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要求安排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主要还是靠教师组织学生个别进行,诸多不便因素制约了课外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把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新课程教学实践,使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优势日益显现出来。活动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