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222331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撰写人:_日 期:_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一、搞好流动人口的登记。对辖区的外来流动人口,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居住时间在一周以上者,要督促其带好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到公安派出所和所在村委会进行登记,办理临时居住手续。二、落实治安责任制。出租房要与各村签订治安责任状,外来流动人口应与房东签订治安保证书,每一个出租户都是责任人,要主动协助各村管理好外来流动人口。三、认真搞好协查。村委会干部应主动与街办(镇)、派出所配合,与流动人口户口所在地和现在工作的单位(工地)主动联系,全面了解掌握情况。四、积极协助管理重点人口。对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口。要积极协助片警建档,各村要指定人员专门与房东经

2、常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了解情况,搞好管理工作。五、加强法制教育。各村要经常与街道、镇司法所、派出所联合开办“法制夜校”,轮流培训外来流动人口,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出租户房东也要经常组织教育,指导他们主动协助搞好流动人口管理。六、按照计生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二)1、流动人口户籍地、现居住地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两地管理的责任”共同管理。2、流动人口户籍地在成年流动人口外出前开展必要的、有效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审核工作,对已外出的应予补办。负责做好与现居住地的联系和信息沟

3、通工作。3、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工作,负责对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4、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行为,由现居住地或户籍地依照条例予以处理。流动人口登记制度1、常驻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对流出育龄人口与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对流入育龄人口应当登记建立流出、流入育龄人口管理档案。2、常驻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对流出育龄人口进行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流出时间、婚姻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明核发情况,计划生育合同签订情况和现居住地等。3、现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对流入育龄人口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流入时间、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

4、育证明查验情况、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计划生育奖罚情况、常驻户口所在地等。4、常驻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应当就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及时登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制度1、为流动人口登记户卡,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2、为流动人口每季度查验一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3、向育龄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的有关法律法规。4、将流动人口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5、免费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药具、搞好咨询。6、建立与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程序1、成年人口流入现居住地。2、到乡镇、社区

5、计生办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3、查验合格后在证明上盖验讫章并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4、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在办暂住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证明时,核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并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存档。5、乡镇、社区计生工作人员按规定时间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三)1、流动人口户籍地、现居住地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两地管理的责任”共同管理。2、流动人口户籍地在成年流动人口外出前开展必要的、有效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审核工作,对已外出的应予补办。负责做好与现居住地的联系

6、和信息沟通工作。3、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工作,负责对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4、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行为,由现居住地或户籍地依照条例予以处理。流动人口登记制度1、常驻户口所在地或社区对流出育龄人口与现居住地或社区对流入育龄人口应当登记建立流出、流入育龄人口管理档案。2、常驻户口所在地或社区对流出育龄人口进行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流出时间、婚姻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明核发情况,计划生育合同签订情况和现居住地等。3、现住地或社区对流入育龄人口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流入时间、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明查验情况、避孕节育措施

7、落实情况、计划生育奖罚情况、常驻户口所在地等。4、常驻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或社区应当就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及时登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制度1、为流动人口登记户卡,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2、为流动人口每季度查验一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3、向育龄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的有关法律法规。4、将流动人口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5、免费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药具、搞好咨询。6、建立与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程序1、成年人口流入现居住地。2、到社区计生办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3、查验合格后在证

8、明上盖验讫章并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4、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在办暂住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证明时,核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并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存档。5、社区计生工作人员按规定时间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流动人口经常化管理制度一、在每年集中两次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清理的基础上,实行流动人口信息月报告单制度,每月例会汇总,微机提示,指导督促流出人员办证和做好两检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信息收集和管理服务工作经常化。二、对流出人员要求做到(1)填一张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2)确定一个联系人;(3)签字一份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管理合同;(4)确定一处孕

9、检服务地点(孕检对象);(5)办一个流动人口婚育证明;(6)建一套档案(婚育证明申请表、计划生育流动人口信息月通报单、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合同书等)。三、做好信息交换、共享工作。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四)一、村(居)委会每月要逐户对本辖区流动人口进行一次调查,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生育、节育、健康检查等基本情况。二、对未持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督促其一个月内补证,并将其情况向上级人口计生部门报告。三、每三个月向流出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或其指定联系人催要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对没有按期寄回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的,及时向办事处人口计生部门报告,并明确专人负责,跟踪处理。四

10、、要利用流出人口流出前、节日、农忙返乡之机,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管理规范以及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服务工作。五、村(居)委会要按照已婚育龄妇女、未婚女性、男性三类建立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档案。设立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分类登记表,分类造册,分类归档。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五)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促进我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管理,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凡18_周岁育龄流动人群必须落实婚育证明制度,纳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二、村、管区、镇三级在镇流动人口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对流动人口育龄人群必须做到底子清、去向明,实现合同化管理,

11、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教育,树立服务意识,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春节、麦收、秋中三个重要季节,开展好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和访视。三、严格办证程序,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落实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准确的统计上报与反馈流动人口变更信息。对特殊育龄人群实行家纺和外访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四、树立创新意识,形成群众自我教育,相互监督,多数人管少数人的社会环境,杜绝流动人口漏管、非法生育和计划外抱养现象。五、对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据不执行合同的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在管理工作中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计划外生育的单位,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对因工作不负责任,给工作造成影响的工作人员实行工资挂钩,奖惩兑现。第页共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