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礼仪校本课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22118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礼仪校本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礼仪校本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礼仪校本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礼仪校本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礼仪校本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礼仪校本课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礼仪校本课程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主要精髓之一就是“礼”。民族文化的宏大复兴,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中的“礼”的元素剔糟粕、取精华,结合时代要求,主动实施“礼”的教化。目前小学礼仪教化处在“三缺”状态:缺专用的礼仪教材,缺专业的礼仪指导老师,缺相对独立的礼仪课程设置,这“三缺”是阻碍当前小学礼仪教化发展的最大难题。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干脆显现。当前小学德育经常以学问化的形态存在,向学生传输的是道德学问,被人称为“应试德育”。这些道德学问,与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解决,与儿童实际道德行为的养成,往往难以等同。而礼仪教化主要发生在人际交往

2、活动中,侧重于人们的外在行为规范,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大多浅显易懂,更具有很强的可练习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持续践行礼的规范,有助于德育从“学问”灌输转向“行为”养成,必定能够大幅提升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尚礼崇智”,育人要从讲文明、懂礼貌起先。在长期的教化过程中,学校礼仪教化已取得了肯定的效果,老师们也积累了肯定的阅历。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化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袤的教化空间,我们以开发少儿礼仪读本教材为主,努力建设少儿礼仪校本课程。一、课程意义小学教化有明确的“礼”的基本要求。2023年发布的若干看法明确提出:“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

3、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育良好习惯。此后,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修订)共10条,其中有3条涉及到礼的要求。小学生行为规范作为详细指导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纲领性文件,共有20条,精确切合了若干看法的要求,其中有12条属于礼的规范。一言以蔽之,小学生行为规范提出的绝大多数详细行为要求事实上就是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礼的规范和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详细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养成教化的基本要求。课程的总体目标:使学生相识礼仪的重要性,学会一些礼仪学问,懂得一些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知礼、懂礼、守礼。二、课程内容课程紧密契合中小学生

4、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少年儿童应知应行的礼仪常规进行系统支配,内容分为校内生活礼仪、家庭生活礼仪、公共生活礼仪、中国传统节日礼仪等4大类,并针对不同年级设计课程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教学目标。校本教材以故事、名人名言、儿童画、三字歌为主要呈现形式,引导少年儿童在活动中学习礼、体验礼,寓教于乐。三、课程实施1.教材保障由学校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少儿礼仪读本已由天津教化出版社出版,以此教材为礼仪课的专用教材。2.课程设置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支配一个课时。老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安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化,使学生粗通礼仪学问,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

5、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3.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接着渗透文明礼仪的学问,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化。4.课堂延长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学问。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店与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问。竞赛展览:实行礼仪学问竞赛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熬炼实力。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工作生活,如“校内小导游”“今日我当家”“小小市容队”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5.实施原则礼仪校本课程的实施紧紧把握这样几个原则:有序(充分考虑儿童年龄特征、年级特点)、有别(学校、家庭、社会各有侧重)

6、、有利(贴近生活、尚礼者得礼)、有评(评比常规化)、有奖(争当礼仪之星,是当选“三好学生”的必备条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应留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四、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1.师资管理(1)老师配备礼仪教化是德育的延长和拓展,是“德育课堂”的内容之一。任教礼仪学科的老师必需具备良好的师德形象、丰富的德育教化阅历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学校组织具备相关条件的老师担当各年级礼仪教学工作,开展礼仪活动,保证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2)加强培训加强礼仪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管理的关键。我们采纳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组织老师学习先进理念,学习校

7、内外胜利教学阅历,如每年组织老师参与居美馨文化教化中心组织的礼仪培训,派礼仪老师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参与礼仪教化研讨会等,以此提升礼仪老师自身文明素养,提高业务实力。培训方式包括:理论学习沟通、专题讲座、教学研讨、课堂教学观摩、课例分析等。(3)加强教科研在礼育课题的引领下,教研组每位老师依据各自教学特点必需认领相关的子课题探讨任务,并要求主动投身于教科研活动当中。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要求老师带着问题参与专题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校本教研质量。2.教学管理任课老师要有完整的备课记录和学生学习礼仪的成果记录,课后要刚好进行教学反思。教务处定期对老师的备课、上课、活动进行

8、考核检查,并作出分析。由德育处负责课程相关延长、实践活动的组织,保证时间、保证质量。3.课程管理(1)课堂教学一至六年级全面开设礼仪课程,各年级均每周支配一课时,并排入学校课表。老师依据规定的课时进行教学活动。(2)拓展教学利用班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注意礼仪教化的实践性和操作性。(3)营造“尚礼”的教化氛围营造尚礼的教化氛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化学生的重要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化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氛围的感染和感召下,自然形成行为的约束力。为此,学校组织报告会,讲解礼仪教化要点提出教化要求;学校统一有关礼仪语言和礼节,作为老师统一指导学生、学生统一运用的标准;推选礼仪好少年当升旗手,并在国旗下演讲;广泛开展礼仪之星的评比活动,设立文明礼仪督查岗,通过文明小标兵的评比,进一步完善“三好学生”的评比标准;通过学校各种媒体,主动提倡文明礼仪,用文明礼仪之风气进一步烘托礼仪氛围。这种教化氛围的创设,无疑对学生形成礼仪认知和行为具有很强的推动力,也为老师利用晨会、班会课、品德课实施礼的校本课程教学供应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