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2195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工作方法一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布点原那么以区内景观条件、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并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本钱次布点: 以1:5万地形图为工作手图,采样密度控制在6-8个点/Km2以内,一般按每平方公里不少于7个点/Km2布置。主水系中均不布点,特别难以通行区可适当放稀布点。样点分布力求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兼顾样点均匀一、水系沉积物布点原那么合理布设。 采样点主要布置在地形图上可以识别的最小水系(300m)即一级水系口上,对长度大于500米的水系,应溯源追加布点,二三级水系可适当控制。对原1:20万区域化探采样点应进一步布点。 最上游的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不小于0.

2、125km2,不大于0.25km2,要求每个样点都应控制一片特有的汇水域,力求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的均匀性。 防止不必要的重复控制及机械布点,布点时尽量兼顾减轻劳动强度,采样点尽量布置在易通行处。 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95以上的小格内都有样点分布,不得连续出现五个以上的空白小格。综合考虑上述原那么的根底上,剔除不布样点格子之后,布点大格总数135个。测区平均采样密度7。1/km2,采样总面积113km2。设计采样点805个,样品931件12元素,布点情况见表12。采样大格编码、布点、分配一览表 表12编码总数大格总数布点小格数小格空格数布点率%小格空格率%含重复样大 格 数二级标样一

3、级标样样品批数1351357612805二、样品编号1、在放大1:5万地形图上,以高斯坐标网线划分成1Km2的采样大格,大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编排;每个大格再以奇数方里网为界,划分成0.25Km2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划分为a、b、c、d,每个小格有两个样点时,按从上而下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脚注,如8A2 为第8大格A小格2号样品。采样点预先设计标绘于地形图上。2.含重复采样格子确定,在考虑图幅中均匀分布和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前提下,预先随机确定重复采样格且随机确定一重复样点。实际采样43个样品为一批,其中随机留取7个号,3个插入重复分析样品,4个供实验室插入二级标样

4、作质量监控,以衡量各批次间的分析偏差,每个1:5万图幅内随机抽取一批,供实验室插入12个一级标样。含重复采样大格327个,重复采样点数327个,见表13。3.在统一采样点布局,确定采样点编码,方案样品分析批次和插入一、二级标样样品分析质量监控及含重复样格子确定的根底上,完成样品编码图的编制。见附图3。水系沉积物布点密度一览表 表13面积km2设计样点个平均密度个/ km2样品数件重复样点数个1138057.1931126三、水系沉积物样品采集1.野外定点 以1:5万地形图作为野外工作手图,按布点原那么布设采样点,野外实施中以采样点位图为指导,采用GPS定位和识图法相结合进展定点,定点误差在图上

5、不大于2毫米。 为便于质量检查,每个采样点均应在固定物体上留有醒目标志。为确保采样到位,野外实施GPS航迹监控。2.样点采集 野外采样是化探工作的重要环节,具体采样工作应严格质量要求。各采样组严格按1:5万化探工作标准、工作细那么等有关规定要求执行进展,必须保证每个样品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异常区由于雨量较充分,地表径流相对较多,采样部位应根据采样点所处位置,选择在活动性流水线上,有利于冲积物各种粒级易于聚集处水线附近、河道变宽、水系转弯内侧、砂嘴前缘、跌水窝下方沙砾停留处等为宜。 样品应在水系上下游30米范围内,多点采集数量大致相等的样品合并组成一个样品,采样介质应为代表汇水域基岩成分的岩屑物

6、质,以更能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在间隙性流水、干沟或很少流水的干河道中,必须在河床底部采样,主要为水系沉积物中的中粗粒物质。 据测区微景观情况,局部可能会有风成物干扰地段如高涌一带,采样时应避开风成物质分布及易于淤积之处,最大限度排除外来干扰;预设样点被风成物封闭时,在样点代表汇水域内移点于临近支沟采样,或采集沟旁岸边古洪积床沙代之。 测区景观条件属高山草甸区,因此有一局部支沟存在被草皮封沟现象,或“U形沟谷,要求采集前剥开表层的附着物、草皮等,采集古河床冲积层中砂砾混合层物质。 在子曲食宿站以北局部支沟中碎石流发育,可以在预设样点附近实施多点收集粗砂组合成一个样品,采样困难时移点于临近支沟采样

7、,仍无法采样时允许弃点。 当采样点附近有污染时,应将点位向上游合理移动,防止人、畜活动导致的外来干扰。采集湿样时,必须外套塑料袋,以防污染。 重复采样点由不同人不同时间进展,在定点误差范围内,选择有别于第一次采样的部位作第二次采集。 野外采集样品原始重量以满足野外样品初加工重量为前提,应保证40目截取粒级段后,样品重量大于350克,重复样重量那么加大一倍。全体人员加强找矿意识,采样过程中加强地质观察,及时发现矿化线索进展追索,注意找寻异常源。3.样点变更 假设野外采样确有困难特殊情况时,允许将个别采样点在大格内作合理的移动。在较多样点变更区,技术负责人必须亲临实地查看,及时掌握采样条件,最大限

8、度按设计点位采集;不允许随意丢点或位移。 变更采样位置的样点数应少于各作业区内样点总数的5%,不允许与其他样品重复控制 在野外实际采样过程中,可增加有特殊意义的控制点,使样品布点方案趋于合理和符合实际情况。 对设计个别“合法但不合理沟脑样点,在实际采样过程中,此类点可据实际情况下移100-150米采样进展变更。为遵循布点均匀样,使每个采样大格不少于5个采样点的布局,采样记录卡应填写原设计点位大格号;GPS坐标值如实填写实际测定值于备注栏,并注明实际采样大格号。采样点位在图上标注实际点位,以符号区分标识。 变更样点必须详细记录变更原因,要求工作者在采样点变更统计表附表七中登记签名,并及时向上一级

9、质量管理人员说明情况,由分队技术负责人调查核实其变更合理性。4.采样记录统一使用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记录卡,用3H铅笔填写,记录卡要求各项内容填写真实齐全、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采过程中注意矿化信息的收集四野外质量检查遵循GB/T190012000规定质量管理体系及*地调院有关文件精神。针对任务书及有关标准要求,要求参加异常检查工作的全体人员加强质量意识并参与质量管理。建立以工程负责为分队最高管理者的质量管理小组,确立统一的质量目标。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随工作进展及时进展,对阶段性原始资料及成果资料必须及时进展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综合研究,以保最终成果的按时提交。按相关标准要求进展资

10、料整理。、资料日常自检与互检这是最重要的经常性检查工作,采样小组在每天采样回来后,小组长应及时将记录卡与当天样品、手图进展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当日或次日将手图样点和编号着墨,记录卡室内填写的各列要求齐全,并认真进展100%的校对检查,同时各小组间及时对图、样、卡进展100%的互检工作。为确保野外工作手图的清晰、美观、对各类样点符号规定如下:水系沉积物采样点: 直径1.5水系沉积物重复采样点: 内圈直径1.0,外圈直径2水系沉积物质量检查点: 直径1.5,在圈内加一横、大组检查由大组技术负责人组织,分阶段进展,实地对野外样品采集和样品加工等进展方法技术和工作质量检查;检查结果进展文字记录,

11、最终写出工作基站小结小结内容包括:工作简况、设计执行情况、完成工作量、质检工作量及质量评述,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具体检查内容要求如下:1原始资料日常验收按时对各采样小组每日采样工作进展检查,核实采样点、航迹图、工作手图、样品是否一致,记录卡填写是否完整等项的检查,检查结果填写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原始资料日常验收登记表见附表一。2野外采样质量检查质检组要随机抽取不小于总工作量的3%的样点,亲临采样实地进展定点误差、部位、样品质量、样点标志、记录卡内容等检查,检查点随机按不同采样组选择,但要注意地域分布上的均匀性,并适当照顾薄弱环节。并填写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观察局部质

12、量检查记录表。检查中如果发现不合格采样点,应对原工作者在一样时间内的采样点扩大3050%检查,如果仍有不合格点,应对原工作者在相应时间内的所有采样工作返工,同时加大对该工作者的采样工作质量检查。3采样记录卡室内局部检查水系沉积物采样记录卡在各采样小组100%互检根底上,抽查总样点卡片数的10%进展检查。检查内容为室内判读局部,包括图幅号、采样地区、坐标值等,并核对记录卡与手图、样品的一致性,抽查结果填写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记录卡室内局部质量检查记录表。4.样品加工质量检查在要求样管人员对样品点号、顺序号、样袋号逐一进展登记的根底上,随机抽取不小于总样品数的10%的样品。对样品加工

13、流程、样品重量、残留物、样品编号、样品登记、有无沾污和错乱现象等进展全面检查,并将其结果填写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加工质量检查记录表。假设样品加工程序不正确造成样品污染、错号、重号又未查明原因;重量合格率小于80%;残留物合格率残留物大于样品重量10为不合格样品小于90%时,同期工作的所有样品均以废品论处,要求全部返工。分队级检查由分队工程负责组织实施,检查各大组的野外管理工作和质量检查记录,检查比例为大组相应质量检查记录工作量的10%以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实地检查采样工作,同时对实际材料图样点分布图进展大于总样点数10%的抽查,要求转点误差不大于0.5毫米,合格率100%,图

14、式图例及样点编号清晰美观,并填写附表四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点、展点质量检查登记表。在做好上述工作的根底上,对原始资料进展分队级的验收,将所有原始资料进展系统全面整理、汇总、并填制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质量验收情况汇总表最终形成分队级验收文据。值得提及的是:以上检查工作发现情况后,及时告知具体工作者,把失误减少到最小。、院级检查验收由院长或院工程主管部门组织进展,在野外工作期间随野外施工的进程,作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野外采样工作根本完毕后,在分队检查验收的根底上,详细检查分队执行设计的情况,全面检查验收各项原始资料,同时详细审查分队的日常质量检查记录,各类野外工作质量验收登记表及验收文据,最后按地调局新颁发的评分标准,评定野外施工质量级别,最后形成原始资料检查验收意见书。填写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质量验收情况汇总表,提请上级审查质量目标的实现。五 样品管理及送样1.化探样品初加工 样品加工管理是野外样品采集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要求样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样品加工程序,加工样品必须及时、准确、严防错样、丧失、污染的发生。水系沉积物样品初加工流程见图28。 采样小组当天采集的样品与记录卡核对无误后,填写样品交接清单,及时将样品和交接清单交给样管人员当面清点核对清楚,样管人员重点对样品物质、样品号、布袋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