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竞争力评价和山东的发展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21809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竞争力评价和山东的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制度竞争力评价和山东的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制度竞争力评价和山东的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制度竞争力评价和山东的发展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制度竞争力评价和山东的发展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竞争力评价和山东的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竞争力评价和山东的发展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度竞争力评价和山东的发展对策 摘要不一样地域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资本、技术、人才等物质要素的竞争,而背后的机制却是制度竞争。发达地域之因此发达,关键是因为其制度优秀。因此,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原因是制度竞争力。但现在尚无人对制度竞争力的测量指标提出明确的提议,本文尝试采取技术市场成交额、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非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文教科技卫生事业费的开支情况等多个象征性指标,对山东和江苏、浙江、广东的制度竞争力进行比较,我们的结论是:山东的制度竞争力逊于江苏、浙江、广东。 关键词政府;区域竞争;制度竞争力;评价指标一、引语在宏观层面上,竞争力理论经历了几次跨越。首先是亚当斯密的绝

2、对优势论或绝对成本论,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由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它将不一样国家不一样的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纳入了经济学分析。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对资本理论的发展,也可看作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发展和延伸。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则明确提出了生产原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援产业的表现、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要素,而且系统地展示了各项竞争力原因的关系。同时,波特还将机遇和政府作为另外两个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变量,指出了政府的制度和政策选择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不过,波特没有把政府和制度作为其分析的关键。真正把政府和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是以科斯、布坎南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交

3、易成本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学派,和以诺斯为代表的经济史学派。她们把制度纳入了经济学分析,并指出制度是比资本、技术、人口、更主要的影响竞争力的要素。奥尔森在对通常认为影响不一样国家经济发展绩效的知识、人口密度和劳动酬劳递减、资本等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说,知识的获取路径、人口密度、资本等全部不是造成一些国家富裕而另外部分国家贫穷的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制度和政策。能够说,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已成为很多经济学家的共识。因为制度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含有主要影响,因此,国家和地域之间的竞争就不但仅是有关资本、技术、信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竞争,制度竞争已成为国家和地域之间竞争的一项主

4、要内容。有些人已经注意到,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制度竞争。在改革开放以后,因为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下放,各省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竞争关系。赵全军认识到,的地方政府已经成为颇具竞争性的、追逐各自利益的经济人。武建奇也提出了“省际经济竞争的概念”,即各省、市、自治区之间为求得本行政建制区域内的利益增加和经济发展而展开的“争取”活动,其中现有纵向的省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也有省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何梦笔(HemmannPillath)认为,像和俄罗斯这么的大国,宽广的地域决定了各地制度的多样性。制度上的差异性就是一场制度竞争的试验。周业安等分折了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结构、性质和后果,并提出了市

5、场秩序重构的提议。冯兴元则直接论证了地方政府之间制度竞争的概念、维度、演化及规范思绪等。张五常更是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归因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但上述文件全部没有提出制度竞争力概念并加以叙述。既然制度是一个对国家或地域的经济发展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原因,而且不一样国家和地域之间存在着制度竞争,那么提出制度竞争力概念就是顺理成章的。这就意味着,不一样国家和地域因制度不一样而存在着不一样的制度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的高低不但央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域目前的经济发展绩效,而且决定着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本着完善山东制度环境,提升山东经济势力的标准,本文仅仅比较山东和经济发达省区的经济发展业绩,关键对山东省经济

6、发展的制度竞争力及其经济发展潜力进行论证和评价。因为制度原因组成上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要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制度竞争力做一个准确的评价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文拟建立起一个制度竞争力分析框架,并经过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业绩和经济发达省区进行比较,以发掘出隐藏其背后的制度原因,从而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制度竞争力给大致的评价。二、各地制度竞争的实践和制度竞争力评价1.地方政府之间的制度竞争政府既是制度的制订者,也是制度的实施者。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制度供给上有着不一样的职能。经济管理制度是由中央政府来制订的,而地方政府仅仅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理人,仅有制度实施的职能。因此在中央政

7、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伴随改革的不停推进,地方政府不但在制度实施上有了更大自主权,而且还拥有了制度供给的权利。也就是说,中央政府把一部分法律、政策制订的权力下放给了地方政府。诺斯悖论认为,政府现有垄断经济权力以增加租金的动机,也有下放经济权力、活跃市场来增加税收的激励。从理论上讲,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政府的制度创新程度取决于租金收入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均衡。而在目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关键表现在降低政府的经济垄断、下放权力来活跃市场和对市场活动的保护上。这也能够说明为何在市场经济活跃的地域,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程度较高。因为在这些地域,政府从激发市场活动中所获取的税收大于政府垄断

8、权力所获取的租金。但在实际上,政府的制度创新活动还受到其它原因的制约,如政府声望、政治压力等。我们认为,政府从事制度竞争的激励关键来自于经济收入。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投资含有很大的自由度,毫无疑问,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倾向于成本较低的地方。除了由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原因所影响的成本外,交易成本显然也是影响企业选择投资地点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制度的好坏不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的培养有影响,而且还决定着交易成本的高低。一个地域要实现快速发展,就需要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这就需要一个好的制度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吸引投资的竞争从一些方面讲也是制度竞争,各地纷纷出台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

9、策就是一个例证。地方政府之间的制度竞争有两个路径,一是实施好中央政府制订的制度。很多法律法规全部是由中央政府制订的,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也影响到市场经济的秩序和交易成本。比如协议法的实施情况,对市场经济的秩序就有很大的影响。二是地方政府利用拥有的自主权进行制度试验和制度创新。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在利用这一权限进行着多种多样的制度创新,比如广东顺德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浙江的行业协会和民营银行等。政府的效率不但表现在高效地提供制度和公共服务,就的情况而言还表现在不该做的要果断撤出来。经济正处于转轨阶段,旧的适合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价值观和规范系统失去效力以后,适合于市场经济的新规范还未建立起来

10、。在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中,哪个省区能够较早地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它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2.现阶段的制度竞争和制度模拟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一个在放权过程中的制度试验。这种制度试验从改革一开始就大放异彩。比如,在改革开放早期涌现出来的“顺德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泉州模式等,无不是制度试验的结果。在“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竞争中,“温州模式”最终因为产权更明确而胜出,就是制度竞争的良好案例。这种制度试验,直到现在仍在红红火火地进行。比如四川成城市的城镇统筹改革试验、浙江、嘉兴的土地流转制度试验、广东顺德的政府体制改革等。在部分地方,甚至开始对乡镇长进行直选。正是这些

11、制度试验,推进了的改革进程。改革过程中的很多新制度和新政策,基础上全部是在某个地方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到全国的。同时,因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在一个地方试验成功的好制度,其它地方也会自发地进行模拟,这也客观上促进了好制度的推广、普及。3.区域制度竞争力评价在实践中,通常见GDP来衡量某地域经济发展的业绩,这也是各个地方政府极力提升GDP增加的原因。但单靠GDP一项指标,是极难表现某地域经济发展的真实实力的。GDP不但无法反应产业的组成的技术等级,也无法反应人力资本的蓄积、产业发展后劲、人民生活质量等主要指标,更无法看出当地的制度情况。因此,要衡量某地域的制度竞争力,建立一个客观实用的指标体系至关主

12、要。那么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原因有哪些呢?这里我们采取诺斯的说法,制度既包含正式制度,又包含非正式的行为标准。正式制度中的很多原因,不论是政治法律规则、经济规则和合约,全部和政府的经济态度和工作效率相关。政府的经济职能能够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制订并实施各类法律法规。其中最主要的产权保护和经济协议运行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情况。二是提供公共物品。这里的公共物品既包含物质方面的,如交通、通讯、教育、保健等公共设施和条件,也包含部分政策和制度,如社会平等。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况对经济发展有主要的影响。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教育、科技、医疗保健等各类社会服务对经济发

13、展的影响,也得到了普遍认可。比如,森认为,印度的经济发展落后于的原因之一,就是印度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落后于。即使有很多详细指标可用来衡量政府的上述两方面职能推行情况,但要设计出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山东省及其它省份的政府职能的实施水平进行比较,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有关政府的制度供给情况,不但要看各项制度的制订和颁布,更主要的是看制度的实施情况。比如,各地对外商投资的优惠制度可谓大同小异,但在这些优惠制度的实施上差异却比较大。而制度的实施情况是一项极难考评和比较的指标。即使我们全部知道一样的制度在不一样地方的实施情况是不一样的,但就现在来看,要用数字指标对不一样地方的制度实施情况

14、进行衡量还存在着很多无法克服的困难。本文也不可能取得可靠的数据来进行比较。其次,有关公共物品的供给情况,即使有很多可资应用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如,一个地域的公路长度、水电供给、通讯设施、教育、科技和医疗情况等。但这些数据并不能完全反应出政府的业绩。比如,贫穷地域的政府领导人可能会发觉,因为资金短缺,她在公共事业建设上会力不从心。东部沿海地域公共事业的发展要比西部地域轻易得多,这方面的指标并不能完全反应出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府官员的努力程度。第三,现在的统计分析还未涵盖表现制度的指标。非正式行为准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略的。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引发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即使文化有很长的历史

15、延续性,但因为幅员广阔,不一样地域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通常大家也认为,南方人商品意识更强。显然,地域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竞争力。鉴于资料搜集和调查上的难度,本文将采取多个可靠的、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分析政府的职能。除了多个衡量经济发展业绩的直接指标外,我们拟以技术市场成交额来表现技术水平;以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反应政府在产权保护上的努力;以非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来考评政府工作的效率;用文教科技卫生事业费的开支情况来反应政府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三、山东省和其它沿海三省份制度指标的比较因为山东省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域,而且长久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也有良好表现,因此

16、山东省也被归入发达省份。不过,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省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而且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比如,山东省各产业的依靠性更强、企业规模比较大、国有经济成份比较多等。为此,我们期望经过比较四个省份在各项经济指标上的业绩,以发觉隐藏在这些经济发展水平和特征背后和制度相关的东西,为提升山东经济的发展潜力指明方向。要详尽地考察山东和其它各省的制度情况,并进行明确的比较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反应制度情况的指标是难以测定的。因此我们只能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考量制度的某个侧面。1.对产权保护的评价一个好的制度,应该能够有效地保护产权。从私有企业的发展情况大致能够看出一个地域的产权保护情况。即使从表1上看,山东的私有企业发展并不落后,但山东的私有企业发展一直落后于苏浙粤四省,似乎是一个常识。这一点从其次能够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