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选修六:5.1环境管理概述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21728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选修六:5.1环境管理概述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教版】选修六:5.1环境管理概述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教版】选修六:5.1环境管理概述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湘教版】选修六:5.1环境管理概述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湘教版】选修六:5.1环境管理概述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选修六:5.1环境管理概述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选修六:5.1环境管理概述学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学习目标定位1.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2.了解环境管理的分类及中国环境管理思想,认识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一、环境管理的涵义1概念:环境管理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问题实施的管理,即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2基本职能:包括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服务)四个方面。3分类(1)依据

2、:管理范围。(2)种类:包括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管理。思维活动1清洁生产是一种怎样的生产?答案清洁的生产过程。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的包装合理;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二、中国环境管理思想1中国环境管理的产生,经历了

3、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15年时间。2环境保护战略方针(1)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2)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3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谁污染,谁治理。(3)强化环境管理。思维活动2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基本政策是什么?答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探究点一环境管理的涵义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了保证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山东省沿东线工程的一些县区,环境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以保证地下水的储量。(

4、1)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方面?(2)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环保部门依法“封杀”自备井的做法,属环境管理范围的哪一类?(4)环保部门的管理,主要运用的手段是_和_。答案(1)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服务)四个方面。(2)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3)资源环境管理。(4)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反思归纳环境管理的涵义(1)环境管理的内涵一方面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解决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所以环境管理实质上就是要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求应得到满足,发展经济又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也就是说,

5、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维护生态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这是环境管理的着眼点。(2)环境管理的职能基本职能作用规划组织开展环境保护,起指导作用协调减少相互脱节和相互矛盾,分工合作,统一步调,朝保护环境的目标共同努力监督使环境规划和协调分工付诸行动,得以贯彻实施指导(服务)促进其他职能的发挥(3)环境管理分类分类提出依据内容或任务资源环境管理人类的需求、消耗导致部分资源退化和枯竭以最低的环境成本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区域环境管理区域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选择有利于环境的发展模式,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专业环境管理行业和污染因子的特点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开展清洁生产和绿色

6、产品生产,推广有利于环境的实用技术,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的技术水平迁移应用1下列关于环境管理的叙述,正确的是()环境管理是运用多种手段,限制(或禁止)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环境管理仅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环境管理不注重经济的发展通过环境管理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A B C D答案D解析环境管理最终要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不正确。探究点二中国环境管理思想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2006年中国GDP及主要物质消耗占世界比例统计图”。材料二“十一五”开局年,我国未能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目标。今年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

7、地区,实行“区域限批”政策,暂停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材料三新华网2008年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限制和禁止高能耗、高排放和部分资源型外资项目,切实纠正招商引资中违法违规的做法,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我国是世界上_、_、_和_等物资的消耗大国。(2)“十一五”期间,我国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任务艰巨的主要原因有_。(3)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环境保护部门将严格实施的环境管理政策有_。(4)材料三说明环境管理过程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措施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实现_、_、_三者统一,走_发展道

8、路。答案(1)煤炭铁矿石水泥钢材(2)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比重高;环保投入不足,污染治理不力(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反思归纳中国的环境管理思想内容迁移应用2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拟建的1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规模最大的重点环保项目,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答案C解析建污水处理厂属于源头治理,防止污水产生和造成污染。环境管理概述环境管理是

9、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基本职能,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完成12题。1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在履行其基本职能时,可采取的手段是()经济规划监督行政和教育A B C D答案C解析规划和监督是环境管理四个基本职能中的两个;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经济、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和教育五种。2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在履行其基本职能时,可以()限制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优先发展经济优先满足人类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A B C D答案C解析环境管理的目的是达到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容

10、许极限;优先发展经济和满足人类的需求都很片面。3要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这两个目标实现的方法是()A制定法规 B环境管理C公众参与 D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答案B解析环境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其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靠技术方法能够完全解决环境问题B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C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D企业影响环境的行为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答案A解析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

11、,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5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例A、B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2)简述图例C所表示的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3)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说出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4)简述我国实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答案(1)A:荒漠化(沙漠化);B:森林破坏(森林锐减)。(2)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流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木,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

12、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3)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危害及环境管理的相关知识。第(1)题,由图例A的分布区,可知A表示土地荒漠化,其荒漠化的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图例B分布于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应为森林破坏。第(2)题,由图例C的分布可知其应表示酸雨,对河湖、陆地建筑及陆地土壤、生物都会产生影响。第(3)题,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宣传教育手段。第(4)题,中国实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