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品质改善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217267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与品质改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与品质改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与品质改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与品质改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与品质改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与品质改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与品质改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与品质改善-推动企业进步的两个轮子 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将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国家竞争力显得尤为紧迫,因此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非常及时和有针对性的,也获得了广大企业界和科技界人士的广泛赞同。在企业里,我们习惯于将一项由发明变为实用并能推向市场的新技术称为创新,无疑,创新的影响通常是非常巨大的,比如电话,电视,个人电脑等技术的诞生,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要么创新,要么死亡”,也就是说,对于现代企业,创新是关系到企业

2、发展生死存亡的大事,正因为创新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它往往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许多国际著名企业每年不惜营业收入中拿出巨额资金,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以为确保今后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企业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并吸引了一部分科研人才,再加上国家对此的重视,可以预见,未来国内企业也将在新技术的研发即创新上,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在一些领域中取得突破并逐步缩小两者之间的整体差距,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但是,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国家,注重创新都是为了提高竞争力,也就是说,创新是一种手段,而目的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3、除了创新,还有没有其他手段来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由于创新不仅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同时,还需要有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或管理人才,因此,在企业里,通常创新仍然是少数人的工作,并且需要一定周期才能取得成果,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大多数人如何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作出贡献?把希望完全寄希望于少数尖端人才和项目吗?显然,忽视大多数员工的贡献,是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因此,除了创新,我们还需要为大多数人开辟另一条道路。在企业里,为了提高竞争力,除了大力鼓励创新外,我们还需要给企业进步装上另一个轮子,这个轮子叫品质改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企业才能在两个轮子的驱动下更快地发展,这是本文想要讨论的主题。“改善”一词

4、被广泛地应用于日本的企业和社会,它的日文原意是指“小而持续的改进动作”,因为是小的改进动作,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做,因为需要持续地做,所以,好多人都不能坚持做。对于企业里的大多数员工来说,虽然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创新的工作,但每个人都可以在品质改善上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小而不断的改进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同样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这种提高是天天发生的,与创新相比,也没有什么失败的风险。尽管如此,在国内的许多企业,还是比较忽视通过品质改善来提高企业竞争力,这其中有多种原因,比如创新更符合企业需要英雄的文化,它使管理者的绩效更为突显,而品质改善是细小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短期效果小而容易被管理人员忽

5、视,同时传统观念求大求快的习惯还存在,使我们重视发展速度甚于品质的提高,结果,我们有很多企业虽然也重视创新,但什么都能做而什么也做不好,使企业竞争力无法全面提高。品质改善对于企业进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品质改善是全员参与的,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和所有环节,虽然只是小的改进,但由于它的广泛性和持续性,积累起来,也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利润,同时,人人追求进步的企业无疑更有体质。二:没有品质改善作基础的创新是难以持续的,在企业的创新里,许多思路可能就来源于一些小改进和小创意的启发,而并不都是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冥思苦想的结果,这有点类似于民歌作曲家的创作,他们通过在民间发掘的素材,进行

6、艺术再加工,而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妙歌曲。企业的创新不少也来自于现场的素材,由于来源于现场,通常更有方向性和实用价值,因此,要有持续的创新,品质改善是不可缺少的基础。三:对于建立节约型社会尤为重要,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节约型企业做基础,什么叫节约型企业?当然是节约并能有效利用一切资源的企业,这不光是指节约能源,而只有在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进行品质改善,才能使资源浪费降到最低,它要求每个环节尽可能减少浪费或不产生浪费,也就是说,不产生或少产生问题,这才是最大的节约,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注重品质的企业,不可能成为一个节约型企业,一个不注重品质的社会,也不可能建设成节约型社会。笔者曾经有过与国内某企业

7、的厂长经理赴日本考察企业的机会,出国之前,为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准备了一些本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如何降低消耗,希望了解他们的同类企业应用了哪些先进技术,然而,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他们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因为这些问题在他们那里很少或没有发生,虽然设备水平相当,技术上也没多少特别之处,原因是他们更注重每个环节的品质改善,使消耗降到了很小,避免了浪费的产生。综上所述,品质改善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并不亚于创新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象红花与绿叶的关系,我们的企业在重视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另一个轮子-品质改善,因为竞争的本质就是比较谁更有优势,我们既

8、然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拥有至少与别人一样的竞争手段,遗憾的是,我们忽视细小的东西已经成为习惯,在许多企业,我们只重视少数尖端人才的创新,而对可能为企业带来同样效益的大多数人的贡献,往往视而不见,结果不仅导致企业在品质上无法改善,也连带创新缺乏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记得温总理曾说过,“我们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任何小的数字乘十三亿,结果都不能忽视”,我们的企业还需踏踏实实做好许多小事,一步一步扎实提高竞争能力,再发挥成本优势,才能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这方面,中国海尔集团做出了榜样,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在这方面给以足够的重视, 也希望我们的企业能更好地在创新和品质改善的共同推动下走向国际,走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