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技能学习心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21641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作技能学习心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运动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本章将阐述动作技能的定 义、特征和分类,以及有关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以利于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 第一节 动作技能概述一、动作技能及其特征(一) 什么是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它主要是借助于 骨骼肌的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而实现的对器械的操作或外显的肌肉反 应。例如,掷手榴弹和跳远这两种动作技能,前者主要体现为对手榴弹的操作,后者主要体 现为外显的肌肉反应。无论使用不使用器械,在动作中总是包含有神经系统对有关肌肉的控 制。动作技能又称心因性动作技能

2、(psychomotor shill)。这一术语的中的psychomotor,就 是强调它受内部心理过程所控制。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写字、行走、骑自行车;体育运动中 的游泳、体操、打球;生产劳动中的锯、刨、车等动作活动方式,都是由心理过程所控制的 肌肉反应。(二) 动作技能的特征动作技能具有以下 4 个特征:1动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一些简单的或不随意的外显肌肉反应,如人的眨眼反射 或摇头动作不属于动作技能,只有那些后天学得的并能相当持久地保持下来的动作活动方式 才属于动作技能。它是以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间的密切协调为必要条件的动作活动方式,所 以,常常又有人把它称之为知觉运动技能(perceptu

3、al motor skill)。2动作技能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 从动作技能的外部结构来看,应是由若干动 作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的动作体系。任何一种动作技能都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动作顺序和一 定的空间结构。动作的顺序性是不变的。例如,原地推铅球这一动作技能,从持球蹬腿、转 体到最后出手用力的动作顺序是不变的;动作的空间结构也具有稳定性。不过,它在原型的 基础上有多种变式。例如,篮球的运球动作这种空间结构,有时幅度大些,有时幅度小些; 有时节奏快些,有时节奏慢些,但运球的基本样式是不变的。3动作技能的运用主要由任务所始动 人对动作技能的运用是主动的,它主要由当 前的任务所始动,也就是说,当任务需要时

4、才表现出某种动作技能。例如,篮球场上带球的 队员是进行运球,还是传球或者投篮,是依据在比赛场地上的任务需要而决定的。4熟练程度越高,动作技能越自动化和越完善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从低层次的感 知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关系向高层次的协调关系发展,最终达到高度自动化和完善的熟练 程度。熟练程度越高的动作技能,越能自动化地轻松敏捷且完善地完成。例如,单手肩上投 篮,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投篮的技能越完善,投篮的命中率越高,而且意识的参与控制的 程度越少。自动化并非没有意识的参与,只是意识的程度较低。事实上,在活动中,一旦遇 障碍,人就会提高意识程度来调整动作,排除障碍。动作技能的自化成分越大,或动作技能

5、越完善,动作就越具有准确性和越少耗费能量,即符合节省力量的原则,从而使完成该动作 技能者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增加,疲劳感也相对地降低。二、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区别与联系运动知识是在体育运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人们反复的运动实践所积累起来的认知结 果。个人所掌握的运动知识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贮存。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对学生做示范 动作和讲解有关动作技能的要领、原理、规则,以及动作概念都是在传授运动知识,而动作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活动方式。运动知识与动作技能既有区别,又密切相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两方面。一 方面,领会有关的运动知识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如果不掌握知识,或不在正确的运动知

6、识指导下练习动作技能,便无法形成精巧而熟练的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结构越复杂,越需 要以一定的运动知识为指导。另一方面,动作技能是对运动知识的应用,或者说是运动知识 的物化或外化。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一种新的动作技能最初表征为陈述性知识,而 后才能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动作的术语、要领、原理、规则等知识,它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达 和用谈话法或书面的方式来测定的;所谓程序性知识,是指如何去完成某种动作技能的知识, 即有关什么时候运用或怎样选择适当的动作技能的知识。它除了可以用谈话或书面的方法来 测定之外,还可以用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测定。有时,程序性知识也被称为执行知识。

7、程序性知识的发展依赖于陈述性知识,但必须花时间去练,即与活动相联系。程序性 知识受到技能水平的影响。所以,有的学生在一定的运动情境中想要把手中的球抛出去,但 是根据技能水平,他只好决定不把球抛出去。体育运动中的知识是以技能为中介的,运动知 识与动作技能不是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的。但是,比赛的成绩则是运动知识与动作技能的结合 物,技能水平高的人比初学者有更多的程序性知识,而且他们的程序性知识是更连贯的或更 具体的。他们在比赛中能更好得预测未来事件,能更准确、恰当地处理比赛中的各种问题。三、动作技能的分类动作技能一般有两种分类法;一种是根据动作技能进行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的依赖程度, 划分为封闭式动作技能

8、和开放式动作技能;另一种是根据动作是否连贯,划分为连贯的动作 技能和不连贯的动作技能。(一)封闭式动作技能与开放式动作技能美国的波尔顿(,封闭式的动作技能在进行时,外部情境在本质上是始终如一的,因此 动作也始终如一。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动作技能是靠内部的本体感受器所介入的反馈 来调节的。例如,体操、游泳、跳远、投掷项目、篮球的罚球等均为封闭式动作技能。学习 这种动作技能关键在于反复练习,直到达到标准的模式和自动化程度为止。 波尔顿所说的开放动作技能通常在进行时,外部情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完成开放式动作技 能过程中要不断地判断外界变化着的情境(包括别人的动作),并在此基础上控制自己的动 作,

9、使之相应有所变化。例如,打乒乓球、排球、网球、以及足球的防守等均为开放式动作 技能。训练开放式动作技能应达到减少开放性(或者不可预测性),使学习者确切把握环境的 变化。所谓对环境的确切把握,主要是指准确地认识环境变化的因素,以及全面、完整地认 识环境的变化因素。如果不能完整地、准确地认识外界环境的变化,当个体面对不断变化着 的外界情境时,就不能在迅速地再认和判断外界情境变化的基础上控制自己的动作,从而导 致失误(二)连贯的动作技能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连贯的动作技能是指跟踪的、随外界环境不断进行调节、系列较长的、可以任意确定开 始点和结束点的动作技能,如骑自行车、滑冰、跑步等动作技能。不连贯的动作

10、技能只包括较短的系列,有明确的开始点和结束点,其精确度是可以计数或度量的,如推铅球、掷手榴 弹、篮球的罚球或投篮。以上4 种动作技能的关系可见表6-1。表 6-1 四种动作技能的关系类别封闭式动作技能开放式动作技能连贯的动作技能 体操、游泳、跑步 滑冰、骑自行车 打乒乓球、 足球后卫的防守、 棒球等的防守不连贯的动作技能 铅球、铁球、篮球的罚球 标枪、面对墙壁打网球 足球射门与守门、 排球的接球、 篮球投篮四、动作技能熟练的标志熟练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一个高级阶段,心理学家总是的把熟练的操作看作是熟练动作技 能的标志。研究表明,熟练的动作技能主要特征有:(一)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的尝试从控制论的观点

11、看,人的任何操作或动作技能可以分解为复杂的刺激与反应过程。从刺 激到反应之间需经历5 个环节:输入、编码、信息加工、译码、输出。研究表明,从一步步有意识的尝试到自动化完成动作技能,主要是省略掉了 许多中间环节的缘故。初学者操作是分解成许多小步子的,因此动作的速度较慢,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个别的中间反应逐渐变得不必要了,动作的速度也越来越 快。(二)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研究表明,当动作技能达到熟练程度时,操作者凭借其动觉(肌肉线索)就能指导他的 反应。也就是就说,初学者常常要在看到自己的动作结果之后,才能校正错误的动作;熟练 的操作者却能凭借自己肌肉活动本身的刺激来调整自己的动作,从而保证了其

12、动作的准确 性。据心理学家希金斯(,熟练的能手甚至尚未等到肌肉信号的到来,便能预料到他给自己 的肌肉发出了不正确指令,在错误发生之前,能收回这个指令。(三)局部动作综合成连锁动作并受内部程序的控制在动作技能经过充分练习的情况下,即达到熟练程度时,局部动作已综合成大的动作连 锁并在神经系统中发展了一个内部程序,使完整的操作畅通无阻地进行,或很少需要视觉系 统的监控,就可连续地进行。其动作的反应方式和时间都很精确,而且流畅,好像完会自动 化了一样。(四)能有效地利用与任务有关的线索任何动作技能的完成都受情境中的线索指导。这种线索大致可分3 类: 第一类是基本线索,即人要进行成功的反应所必须注意的线

13、索。第二类是反馈线索, 即有助于调节反应的线索。第三类是无关线素。熟练的操作者能有效地利用与任务有关的线索,避开与任务无关的线索,即使是较微 弱的与任务有关的线索也能敏锐地感知到。(五)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检验谁具有最熟练的动作技能,最好的方法是看在不利条件的情况下,谁能保持正常的 操作水平。一般地说,在紧急的情况下(如在最后 1min 内必须投进一个球,以便取胜), 可能会使不熟练者手足无措,但却能使熟练者的技能得以充分发挥,甚至作出从未有过的精 湛动作。著名的球星在有对手贴身防守,甚至由于对手犯规使自己身体失去支平衡时,仍然 可以将篮球投入篮筐,就是一例。可见,动作技能发

14、展到熟练程度以后常会出现以下特点:人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敏性、 正确性与稳定性;动作间能协调一致,有连贯性、整体性与简易性;视觉的监督作用大大降 低,而动觉控制的作用增强;知觉广度和精确度大大提高,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增加;紧张感 逐渐消失,疲劳感也相对降低。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获得一、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即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心理学家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曾提出 过多种解释。在众多的解释中,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论:(一)认知派的整体结构理论认知派的整体结构理论,把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看作是在特定情境(动作行为环境)下, 理解性地、有目的地对各种知觉的信息进行筛选,或者检索,有意识地把所摄信息

15、通过有机 体的外导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和内导系统(动觉、平衡觉)输入到相应的中枢神经系 统进行碥码、校正,以及经过反复多次的强化(反馈)、整合之后,贮存这个完整信息的过 程。认知心理学派对动作技能获得阶段的分析,首先是由费茨(1动作的认知阶段 该理论认为,在学习动作技能的开始阶段,主要应强调对任务 的认知,即知觉和理解动作的术语、要领、原理或规则,以及做动作时应知觉的线索(包括 来自身体内部或外部的线索),以便使学生做第一次动作就尽可能做正确。学生在这一阶段 主要是通过感知觉和思维活动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运动知识和有关动作技能的结构、要领和 规则,理解教学内容,并进行三、五次预备性练习,从而

16、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形成确切的认知。在此阶段,教师还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地学习。2动作的联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重点是使学生将动作的各个组成部分建立起固定 的联系,并将旧习惯与新方法相联结,纠正错误的动作,排除旧习惯的干扰。要强调在正确 的知觉和积极思维的基础上反复练习,以找到改进动作的方法,合理地使用力量、速度,建 立准确的空间方位,最后把动作各个组成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或者用心理学家加涅(,建 立起动作连锁 。3动作的自动化阶段 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进入这一阶段时,一长串的动作系列似乎 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须特殊的注意和纠正。本章第一节所论述的熟练操作者的特征就是动作 技能进入第3 阶段的特征。这时的动作已程序化了,可以大大地减少注意和心理上的努力。 研究表明,许多体育技能需要经过多年的和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和保持自动化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