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213526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隧道分册) 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目 录1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作业准备14.1内业准备14.2外业准备15技术要求26劳动组织27.主要机具设备及材料38平导洞施工工艺流程38.1 施工工艺流程图49. 施工方法及要点49.1洞口施工49.2洞身施工59.2.1开挖59.2.2衬砌59.3平导洞进正洞交叉口施工总体方案510质量控制要点510.1主要施工步骤610.2准备工作710.3围岩量测711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711.1超欠挖过大711.2喷射混凝土厚度不足711.3拱架连接不牢固,拱脚悬空71

2、1.4拱架间距过大712安全及环保要求812.1安全保证措施812.2环境保证措施812.2.1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812.2.2弃碴场水土保持措施913估算指标9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平导洞施工作业的注意事项,操作要点及试用范围。规范平导洞施工作业,从而保证更快、更安全的施工。2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安全规程、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2)相关设计文件。(3)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3适用范围在地形环境允许的情况下,适用于长大隧道施工。4作业准备4.1内业准备(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3、。(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技术培训。4.2外业准备(1)现场地形、地貌、便道、场地等资料收集,确定各类机具、设备进出场地线路及方法、水电路、通风布设位置。5技术要求 (1)隧道开挖断面的轮廓线、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钢架安装间距允许偏差为100mm。(3)钢架安装横向允许偏差为50mm。(4)钢架安装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5)钢架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6)钢架安装保护层与表面覆盖厚度允许偏差为-5mm。(7)锚杆孔的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8)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的10cm。(9)锚杆孔距允许偏差为15cm。(10)锚杆插入长度不得

4、小于设计长度的95%,且应位于孔的中心。(11)钢筋网的网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12)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为50mm。(13)喷射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的检验应符合验标的相关标准。(14)喷射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必须按批对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进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范(GB50119)和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和设计要求。(15)喷射混凝土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16)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17)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18)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5、为100mm。6劳动组织表1 施工人员配备表作业工班人数作 业 内 容备注开挖班35钻眼放炮小断面施工一班半倒支护班15初期支护作业混凝土班8仰拱施工机械班15出渣、砼运输、上料机电班2水电路维护、机械检测其他5包括拌和站、空压机司机等合计80表2 管理人员配备序号名称数量(人)备注1队长1全面指挥,安排施工2副队长1现场指挥,安排各工序施工3技术负责人1负责全面技术管理工作4专职安全员2负责隧道施工安全工作5主管工程师1具体负责各工序的技术工作6测量负责人2负责隧道的测量工作7设备负责人1运输、开挖等设备管理8试验负责人1负责检测试验工作9物资负责人1负责钢筋、水泥等材料供应管理10后勤保障

6、2物资设备的后勤保证工作11合计137.主要机具设备及材料表3 主要机具设备配备表设备名称数量(台)设备名称数量(台/套)挖掘机1装载机2自卸汽车6拉料车1空压机6砼喷射机4柴油发电机1风枪30水泵5通风机1表4 主要材料表材料名称规格材料名称规格水泥PO 42.5圆钢8、6螺纹钢筋22、18组合锚杆22工字钢I18、I20a砂中砂碎石5-10mm炸药乳化炸药无缝钢管42、3.5mm厚8平导洞施工工艺流程8.1 施工工艺流程图台车就位喷护装药爆破通风排险出渣钻孔测量图1 工艺流程图9. 施工方法及要点图2 风水电管线布设9.1洞口施工洞口土石方开挖,根据选定的洞门实际情况,人工清除洞口范围植被

7、及覆盖层,土方数量较大时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车运弃,石方采用手持风钻钻孔,浅眼爆破清理洞门。机械出碴就地作为场地填料,洞口土石方施工完成后,及时施作截排水沟,洞口坡面防护。9.2洞身施工9.2.1开挖平导洞开挖断面较小,采用全断面开挖,每循环进尺深度根据围岩类别和稳定情况决定。钻孔采用风枪钻孔施工,爆破采用斜眼掏槽,光面爆破技术,支护采用5cm厚喷射砼喷护。在软弱围岩或断层地带,采取“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通过,开挖采用两台阶,支护采用格栅钢架或工字钢加强支护。出碴采用装载机装碴,自卸车配合出碴。9.2.2衬砌只对地面施做40cm厚C30砼底板,注意两侧预留排水沟。 图3 平导洞断面图9.3

8、平导洞进正洞交叉口施工总体方案从导洞距正洞30米按10%的纵坡直接进入正洞交叉口位置上台阶将主洞交叉口位置上台阶全部扩挖到位后向进、出口方向进行主洞上台阶开挖掘进。达到施工安全距离时停止主洞进、出口方向上台阶开挖掘进转为横洞、主洞下台阶落底施工。完成施工体系转换后进入正洞标准断面施工状态。10质量控制要点 图4 导洞进入正洞开挖断面图 图5 导洞进入正洞施工顺序图10.1主要施工步骤导洞在距离主洞30米范围内导洞原断面开挖按照坡度10%上坡(抬高3.0米)施工至主洞,在距离主洞5米时开始施做喇叭口,保证施工机械作业操作半径。在施做喇叭口部位时,为保证施工安全该段采用异型格栅拱架进行锁扣支护,异

9、型格栅拱架所在平面与隧道主洞轴线方向平行,即垂直于导洞轴线。异形格栅拱架间距1.0 m,配合22中空锚杆、8钢筋网、喷射砼形成联合支护体系。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两侧拱脚处的锁脚锚杆要规范施工,确保锁脚锚杆施工质量,为下导开挖做好准备工作。由导洞进入正洞后,将导洞与主洞交叉口部位上断面一次性扩挖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持隧道正洞轮廓线线型,根据现场实际围岩类别情况确定支护形式。若出现软弱围岩或围岩破碎情况时采取I20工字钢拱架、超前小导管注浆、喷射混凝土支护形式,保证施工安全。交叉口处上断面扩挖完成后,向进口小里程方向进行正洞上断面开挖,开挖施工长度为20米,作为施工安全区域和落底后进行开挖台车

10、、衬砌台车拼装场地。停止向进口小里程方向上断面开挖返回向出口大里程方向进行正洞上断面开挖,开挖长度40米作为施工施工安全区域。进行导洞、交叉口、进、出口下断面落底工序施工。交叉口施工体系转换完成进入隧道正洞标准断面施工状态。10.2准备工作导洞的5m锁口段异形钢拱架(或格栅拱架)提前加工制作,同时做好导洞开挖台车进入正洞后的加宽改装等相关工作。稳扎稳打、扎实推进、加强锁口,确保“三岔口”区域施工安全。地质预报超前,围岩量测紧跟,必要时采用强支护。10.3围岩量测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开挖时,应加强对洞顶路面的沉降与净空收敛监测,随时掌握重要受控点的沉降与净空收敛情况,监

11、控每一施工步骤对周围环境、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并据此预报险情,确保安全指导施工,挑顶施工前,在正洞及斜井开挖断面项部按间距5m共布置了五个主要沉降监控量测点,每天进行两次测量,并将每一测量断面所得的带有一定离散性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相互印证,以确保量测数据的可靠性,探求围岩变形或支护系统的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叛定围岩和初期支护系统稳定状态,确保工程正常、安全进行施工。11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11.1超欠挖过大处理方法:完善钻爆设计,采用导爆索连接各个炮眼,采用斜眼掏槽。11.2喷射混凝土厚度不足处理方法:通过控制超欠挖问题,再严格喷射砼工艺,达到设计要求。11.3拱架连接不牢固,拱

12、脚悬空处理方法:旁站过程中重点控制拱架之间螺栓连接,对因局部变形或由于围岩原因不能很好连接的,采用焊接方式加强连接。对于悬空拱架要采用更换拱架处理。11.4拱架间距过大 处理方法:在拱架支护过程中全程旁站,并让测量班配合,确保拱架支护间距、垂直度等各项指标合格。12安全及环保要求12.1安全保证措施贯彻“不坍就是进度”的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开挖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杜绝塌方。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采用地质雷达等综合预报手段对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作出详细的预报。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开挖过程中,

13、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掌握地质变化,监控指导现场施工。施工中加强地质预报工作。认真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探水。隧道开挖采用控制爆破方法,按爆破安全规程施工。加强监测,根据监测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证爆破安全。防坍: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中地质素描、炮眼钻进速度变化、炮孔出水异常现象等对前方地质情况作出判断,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支护参数,围岩变形增大时加强支护。地质不良地段按照“早预报、深钻探、先治水、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施工。加强施工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为施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及时对指导施工的技术方案进行调整,保证施工安全进行。12.2环境保证措施施工中,严格执行“三同时”、“两不”原则,即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不留后患、不留尾巴。建立健全专职的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与环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12.2.1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隧道施工排水净化处理及保护地下水资源措施洞内、搅拌站排放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废水、废油,采用隔油池过滤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超标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