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演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试题(一)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21342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演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演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演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演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演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演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演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试题(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演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xx广东广州二模)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解析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植物对光的吸收增强,ATP、H的产生量增多,C3的利用量增多,C3减少,B错误。答案B2(xx沈阳质检二)将蚕豆叶表皮放入一定

2、浓度的KNO3溶液中,其保卫细胞之间的气孔由关闭状态变为开放状态。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有哪些: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保卫细胞失水皱缩;K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K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水分和K的运输知识,难度中等。保卫细胞失水会导致细胞皱缩,造成气孔关闭;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保卫细胞主动运输吸收了溶液中的K,使细胞液浓度上升,渗透压升高,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水分,导致保卫细胞膨胀,气孔开启。答案C3(xx全国新课标卷)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

3、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解析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联系的理解。合成ATP的原料是ADP和磷酸,A说法正确;光合作用吸收光能是通过色素蛋白复合体来完成的,不需要酶的参与,B说法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不能提供能量,C说法错误;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病毒增殖所需的能量都是由宿主细胞呼吸产生的,D说法正确。答案C4(xx安徽合肥二模)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在5 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

4、量比20 时多2.5 mgB在20 时,分别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 mgC在10 、10 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 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解析黑暗中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吸收量代表呼吸速率,光下测定的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是净光合速率,在5 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3.5517.5(mg),2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3515(mg),A正确;在20 时,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

5、量分别是5101436(mg)、210146(mg),前者比后者多30(mg),B正确;在10 、10 klx光照4.8小时,积累氧气44.819.2(mg),20 黑暗环境19.2小时,消耗氧气119.219.2(mg),氧气变化量为0,C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与温度,照光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D错误。答案D5(xx吉林九校二模)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

6、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甲中的c点和图乙中的h点对应D图乙中,限制e、f、g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解析从甲图可知,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相等,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首先供应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剩余部分释放到外界,说明此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A项错误;光照强度为d时,水稻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a时,CO2释放量即为净呼吸速率,则d点时,O2产生量为8,需要消耗的CO2也为8,所以单位时间内需从外界吸收CO2为862个单位,B项正确;图甲中c点无CO2的释放,O2产生量为6个单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而图乙中h点是光合作

7、用大于呼吸作用,C项错误;限制g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温度、CO2浓度等,D项错误。答案B6(xx江苏苏北四市二模)图1是“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部分操作图,图2是“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盖玻片下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组织细胞B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常需要重复几次C图2中b代表的是叶绿素bD出现图2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解析用于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植物细胞,应该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故A项正确;图1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重复几次的目的是让材料充分浸润在蔗糖溶液或清水中,故B项正确;图2中b代表的是胡萝卜素,故C项错;图2实验正常情况下所得到的结果应是叶绿素的量多,从图2

8、滤纸条上看,叶绿素量反而少,说明研磨时,可能没加碳酸钙,叶绿素被破坏,D项正确。答案C7(xx重庆卷)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相关知识。t1t2,光照增强,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

9、光能增加,类囊体膜上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t3t4,充入CO2,光反应速率、暗反应速率均增强;t4后短暂时间内,因无光照,ATP的合成停止,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水的光解也停止,C3还原受阻,致使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糖类含量降低。故D项正确。答案D8(xx海南卷)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解析消毒

10、后有生活力的种子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死亡的原因是: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等物质,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D项正确。答案D9(xx海南卷)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下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b和d Ba、c和eCc、d和e Db、c和e解析光合作用需要光照,c部位被锡箔纸遮盖,所以c部位的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a、e部位为黄白色,没有叶绿素,故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加碘液后,a、c、

11、e部位不会变蓝。答案B10(xx天津理综)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10(xx安徽江南十校联考)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以H2O作为供氢体,而光合细菌则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以下有关光合细菌的说法合理的是

12、()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拟核中分布着多条线性DNAB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C利用H2S作为原料,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不可能是糖类D生存需要光照条件,体内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解析光合细菌拟核中分布的是环状的DNA,A项错误;以H2S作为供氢体,光合细菌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C项错误;光合细菌体内不含叶绿体,D项错误;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B项正确。答案B二、简答题(共40分)11(10分)(xx海南卷)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

13、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其产物是_。(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主要原因是_ _。(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解析(1)分析题图,第1224 h期间,种子的O2吸收量很少,却释放很多CO2,表明此阶段呼吸方式主要为无氧呼吸。豆科植物种子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酒精和CO2。(2)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下降。(3)胚根长出后,O2吸收明显增多,这说明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答案(1)无氧细胞质基质CO2和乙

14、醇(2)减少在此期间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没有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3)有氧12(14分)(xx浙江卷)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注:chl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请回答:(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阶段的部分变化。氧化剂DCIP既可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_。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得到。(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_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_产生。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_,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_,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解析(1)根据题表下方的“注”中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可推测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部分变化;DCIP既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氢载体;希尔反应活力既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