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中药材大量采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212892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虫夏草中药材大量采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冬虫夏草中药材大量采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冬虫夏草中药材大量采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冬虫夏草中药材大量采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虫夏草中药材大量采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虫夏草可谓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物种,而世界冬虫夏草98%的采挖量来自中国的青藏高原。 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每到虫草采收的季节,当地人都会组成一支庞大的挖草军团,奔赴 3000米5000米的高山上采挖珍贵的虫草。有关资料显示,仅三江源保护区1年就有12万 人参加。2010年,工作人员到青海省西宁市采访时,出于对于虫草这一古老而神秘药材交易的好奇, 曾专门到西宁虫草市场的集散地进行探访。勤奋路是西宁虫草市场的集散地之一,在前后不 到1000米的街上,集中了 100余户商铺。工作人员在跟一些商户交谈中了解到,每年夏季和春节前两个交易旺季,这条街每天完成1 吨多的虫草交易,成交金额近5000万元。一部

2、分虫草由零散的挖草人之手汇集到大的虫草 交易商手中;另外更大的部分,则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虫草交易商带走。而这样一条街,仅仅是当地200余家虫草交易商的集散地之一。虫草的采挖,带来的是令人喜忧参半的景象。近两年,青海西藏的牧民在每年夏天50天虫 草采挖期的收入,约占全年收入的1/3甚至更多。虫草经济,已成为当地很多人们的主要经 济来源。在青海省境内,虫草的滥挖现象触目惊心。据保守估计,每年进入整个三江源保护区内的挖 草大军最少在10万人以上,而果洛州全州常住人口也才10多万。尽管政府禁挖限挖,但仍 阻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虫草滥挖的直接后果,除了使青海省境内部分地区的虫草资源产量降低质量下降

3、外,更冲击 着高原生态环境。李俊生告诉工作人员,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正是高原草甸草原万物复苏的生长期。若不控制 采挖规模、不采取有效的采挖措施,每采集一根虫草,都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 的破坏。其直接后果是不但造成虫草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下降,而且虫草采挖区本来就稀疏的植被 被破坏后,裸露的泥土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李俊生说。在西宁采访时,一些专业人士向工作人员介绍说,挖虫草,一般工具是专用的镢头和小铲。 发现虫草后,为不破坏虫体,人们就将周围的草皮连土一起挖出。因而每条被挖出的虫草都 会在草甸上留下一个十几厘米见方、9厘米左右深的坑。以前人们挖虫草还要留下一些做种,不一次

4、挖尽;但现在人们恨不得一下子挖出所有虫草, 极少有人会将草皮和土回填。这样一来,挖一根虫草最少要破坏30平方厘米左右的草皮。 而采挖过程中被践踏、碾压的面积更大。为了找到一根虫草,一个人必须在苔原上反复徒步 几小时,鞋底会践踏好几亩草地。除植被破坏外,成千上万人挖掘留下的空洞,也大大加快了雨季中水土流失的速度。被国内外同行尊称为中国冬虫夏草第一人的沈南英教授上世纪60年代曾做过一个实验:在 青海省玉树地区采挖了一根虫草后,有意留下一个拳头大小的土坑。40年过去了,这个坑 的植被不仅没有恢复,还扩大了。曾有人计算,青海三江源地区每年因挖虫草被破坏的草原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如今的果洛 州牧区,广阔

5、的草山上满目皆是松散的泥土和挖掘虫草后留下的洞穴,给高原带来了沉重的 负担。不仅是虫草,甘草、麻黄、防风等中药材在采挖过程中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内蒙 古、新疆、宁夏的荒漠地区,盛产甘草、麻黄、防风等固沙中药植物,其中甘草根茎深达 10米左右,可覆盖6平方米土地,防风固沙作用极为显着。由于管理无序,滥挖滥采,导 致甘草空前浩劫。在宁夏同心县的甘草收获季节,每天数千人上阵,每挖1公斤甘草就要破坏60平方米的植 被,40多天破坏了 800万亩的草原,1.5万亩草场千疮百孔,造成草原严重沙化,经济损失 难以估量。俗称沙漠人参的寄生药材肉苁蓉,以前广泛分布在新疆昌吉市、吉木萨尔等地。但由于遭到 人为的乱采滥挖,现在成片的肉苁蓉很少见了。同时,采挖一株肉苁蓉就要破坏3平方米的 沙漠植被,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速了沙漠化扩展。编辑:fjfdsnc新疆冬虫夏草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