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210268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1把这首诗写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人_。3解释词语:题:_缘:_不识:_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_。_,南望王师又一年。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2诗中描写的“河”指(_),“岳”指(_)。A长江B黄河 C黄山D华山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字则突出了山的高峻。这一句诗表现了。4从第三句的“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南望、又一年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5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_。”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7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

3、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3. 古诗词鉴赏,阅读绝句,回答问题。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_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_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锄禾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告诫人们要(_)。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的辛苦,提醒人们(),诗歌表达了对农民(),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_5. 读

4、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_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答:_6.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词人_。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3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这是一首(_)(填

5、序号)A写景词 B言志词 C思乡词 D送别词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把山比作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_)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义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5句子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也喻指_。6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_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_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_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6、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描绘的是_季的景色。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个字描绘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_、_、_、_、_、_。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表示颜色的字是_,表示声音的字是_;表示动景的句子是_,表示静景的句子是_。4根据诗句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地点应是( )A.柳树下B.窗前C.西岭D.门外河边9. 古诗文阅读。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2找出本诗中的两个成语_、_。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

7、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诗中的“楼兰”指的是()A.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B.唐朝时的一个楼台。C.一个人名。D.一个地名。2请将“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翻译成白话文:_。3找出古代出征敲击钲、鼓的句子:_。4这首诗第一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五月正值盛夏,为什么还会有雪有寒?_5你还知道李白其他的诗吗?把它们写下来吧。_灭胡曲唐岑参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1对“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中的“净”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叙说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十分安宁。B.叙说消灭敌人的场景。C.饱含着对胜利的喜悦。D.饱

8、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2“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的意思是:_3全诗通过_和_,表现了_。4概括全诗主要内容。_10. 课内练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这首诗是_代_写的。2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这首诗写了_的情境。3诗中“白雨跳珠”采用了_修辞手法,写出了雨的_特点。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诗的意思是_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_。君看一叶舟,_。1补全古诗2“往来”的意思是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的景象。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鲈鱼的鲜

9、美和捕鱼者的艰辛进行对比B.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会让人联想到悯农中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C.本诗后两句的朗读节奏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D.本诗语言质朴,朗读时应用叙述的语气进行朗读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资料创作背景:诗人在苏州、常州一带查看水情时,目睹江中的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上起伏,由此联想到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故而创作了本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的幸福出力。_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鳜(gu)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箬(ru)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蓑(su)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1)先解释下面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_意思: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13. 读诗句,完成练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和_。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作者以浪漫的想象,并结合传说,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