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4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208647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4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1.在重症医学病房(、等)、新生儿科(室)、手术室必须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2.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推广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3.推广使用带有可扫描自动识别的条形码“腕带”识别患者身份。4.佩带腕带的具体要求是:对院前急救病人、手术病人、昏迷病人、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病人、病情危重病人,在手术室、icu、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分颜色佩带“腕带”,“腕带”分红、蓝、绿三色,上记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诊断、住院号,带于左腕部,情况特殊时带于四肢其他各部。“腕带”填入的患者识别信息由责任护士填写,必须经

2、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并请患者和或家属核对腕带信息,确保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过敏,血运良好。红色:用于病情危重病人,所有病危病重病人在告病危、病重时佩带腕带,停时解下,危重病人转科时腕带不解除;蓝色:用于手术病人,所有手术病人在进入手术室之前佩带腕带,手术回房三天后解除,若术中发生变化,病情危重则加带红色腕带,由麻醉医生完成;绿色。用于院前急救病人,昏迷病人、无自主行为能力病人,院前急救病人进入医院前佩带绿色腕带,根据病情加带红色的腕带,昏迷病人在清醒后解除,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病人出院时解除。备注参考资料:1.护理工作手册70页

3、2._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管理3._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二)1、住院患者必须全部使用佩戴手腕带,做好患者宣教工作,发现腕带丢失,及时补戴,补戴时须重新双人核对患者信息。2、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医院、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3、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与患者核对(清醒病人)或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4、对于治疗、护理时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手术麻醉未醒、昏迷、神志不清、危重等)必须使用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

4、份。5、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等,并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在病人进手术室前与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6、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手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手腕带信息一致。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三)1.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不同语种的患者;产妇及新生儿;有精神疾患者;语言或听力障碍患者需佩戴腕带做为身份标识。2.佩戴腕带前需认真填写患者信息,包括。病人病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血型、诊断等信息,以保证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3.护士在给患者佩戴或更换“腕带”标识时,

5、必须双人核对病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血型、诊断等信息。佩戴后应同时注意观察佩戴部位有无擦伤及末稍血运情况。4.手术或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腕带损坏或字迹模糊需立即更换。5.手术患者使用蓝色“腕带”,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6.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不同语种、有精神疾患者、语言或听力障碍的患者使用蓝色“腕带”。7.新生儿男婴用蓝色“腕带”,女婴用红色“腕带”。腕带上注明母亲的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及新生儿的性别和体重。8.患者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9.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

6、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标识,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腕带标识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样本(四)1.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不同语种的患者;产妇及新生儿;有精神疾患者;语言或听力障碍患者需佩戴腕带做为身份标识。2.佩戴腕带前需认真填写患者信息,包括。病人病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血型、诊断等信息,以保证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3.护士在给患者佩戴或更换“腕带”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病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血型、诊断等信息。佩戴后应同时注意观察佩戴部位有无擦伤及末稍血运情况。4.手术或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腕带损坏或字迹模糊需立即更换。5.手术患者使用蓝色“腕带”,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6.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不同语种、有精神疾患者、语言或听力障碍的患者使用蓝色“腕带”。7.新生儿男婴用蓝色“腕带”,女婴用红色“腕带”。腕带上注明母亲的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及新生儿的性别和体重。8.患者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9.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标识,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腕带标识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