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水泥土桩工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20862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水泥土桩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夯实水泥土桩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夯实水泥土桩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夯实水泥土桩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夯实水泥土桩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夯实水泥土桩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夯实水泥土桩工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夯实水泥土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监理单位: 总 监:编 制 人: 编制日期:工程技术负责: 工程经理:项目经理部审批技术负责人:施工:质量:安全:公司级审批总工程师:工程部:质安科:设备部:目录一、工程概况 二、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目标三、夯实水泥土桩施工方案四、工程经理部及劳动力配备方案五、主要机械设备、机具及测量、实验、检测仪器方案六、施工总进度方案及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七、质量保证措施八、安全保证措施九、文明施工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十、季节施工措施十一、施工现场总平面图一、工程概况建设单位工程名称设计单位工程地址监理单位工程量(立方米)施工单位合同造价方案开工日

2、 期方案竣工日 期 质量目标桩 类 型桩 型设计桩长m设计桩径m桩顶标高m设计桩数(根)设计持力层夯实水泥土桩备注工程概况:本工程构造类型为 ,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由 进展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0相当于绝对标高 m,地坪标高 m;本次地基处理工作采用夯实水泥土桩,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 Kpa.夯实水泥土桩排距 米,桩间距 米,设计桩长 米,有效桩长 米,桩身材料为 水泥土,水泥土压实系数不小于 单位工程负责人: 制表人: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期的工作目标(一)、质量目标 1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2 桩身强度或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3 桩间土挤密系数符合设

3、计要求。4 桩长、桩径符合设计要求。5 检验批质量验收一次合格率达100%;6 分项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二)、安全目标1. 事故负伤率控制在1.5以下;2. 杜绝死亡、触电、物体打击、坍塌、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3. 管线、设备等重大事故为零;4. 突发灾害天气,安全事故为零。(三)、文明工地目标 1 搞好食品卫生工作,杜绝食物中毒事故;2 按公司安全、文明标准化要求,创立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四)、工期目标根据合同要求,确保在安全、质量的前提下 天完成全部桩基工程施工。三、夯实水泥土桩施工方案(一)工程地质情况从本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得知,场地内土层情况详见下表:层序土层名

4、称层底标高(m)层厚(m)(二)施工工艺工艺简介:夯实水泥土桩是用人工或机械成孔,先用单一的土质材料与水泥按配比,在孔外拌和均匀制成水泥土,分层向孔内回填,并强力夯实挤扩,形成均匀的夯实水泥土桩,同时对桩间土进展挤密,从而到达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消除湿陷性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夯实水泥土桩工艺流程如下:施工放验线成孔机械就位垂直校正成孔材料拌和打桩机就位空夯填料夯实填料夯实封顶桩机移位。详见工艺流程图1、施工放验线施工放线工作是保证按图施工的前提,所以必须由专职测量人员完成。放线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熟悉图纸及有关变更文件,绘制施工测量平面方格坐标图,计算各点坐标,确定无误后,首先完成各轴线及桩位的放

5、样工作。轴线桩引出后作永久性保护。再精心实测每个桩位点。桩位点用12的钢纤打入土中40cm,钢钎拔出后在孔中灌入白灰,同时应进展复测,并做好放线记录,最后提交甲方及监理部门复核验收。成孔机械就位垂 直 校 正成 孔成孔机械移位夯实桩机就位空 夯分层填料夯实封 顶桩 机 移 位上 料水泥土拌合过筛运 输 填 料夯实水泥土桩工艺流程图2、绘制桩位图确定施工路线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整个桩位分布进展绘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施工路线,使设备移位最简捷,同时考虑相邻机械的施工运输与车辆通道互不影响。3、成孔采用机械洛阳铲成孔,首先用直径为 mm的钢筋圈进展定位,确保桩位偏差小于20mm,机械洛阳铲直径为 m

6、m,允许偏差20mm,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1.5。4、填料夯实(1)夯实设备选用轮胎式水泥土打桩机,夯锤重不小于 ,落距可任意调整,调整夯锤落距及夯击次数,可形成不同桩径。(2)桩机就位后,先对孔底进展底夯,夯击 锤,落距 m。(3)在距桩顶 m以下,每填 立方,夯击 锤,其中轻夯 击(落距 m),主要用于压密填料,重夯 击(落距.0m),主要用于夯实填料并挤扩桩径。(4)在距桩顶 米以上,每填0.1m3,夯击 锤其中轻夯两击落距 m),重夯 击(落距 m)既保证桩身密实和挤扩桩径,又不使地面产生过大的隆起和开裂。(5)桩体夯填后,必须保证将桩孔直径从 mm挤扩到设计桩径 mm,使桩间土到达一定

7、的挤密效果。具体施工参数可由现场试桩确定。(6)水泥土配制水泥:优先使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进场水泥应进展强度和安定性试验,同一厂家,同一进场时间,同一批号的水泥:袋装100吨复试一次,散装200吨复试一次;水泥储存和使用过程要做好防潮、防雨。回填土料:宜采用粘性土或粉土、粉细砂、渣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亦不得含有冻土、膨胀土,使用时应过1020mm筛.水泥土的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允许偏差为2,现场可根据经历判断,即“手抓成团,落地开花”。土料与水泥应拌和均匀,水泥用量不得小于配比试验确定的用量,混合料应在两小时内用于成桩。四、工程经理部及

8、劳动力配备方案(一)、工程经理部1、组建工程经理部的原则(1)、根据本工程工程的特点,依据建设工程工程管理标准(GB/T50326-2001)的有关规定,在本工程建设事业部式的工程经理部。(2)、工程经理部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设工程管理目标,将管理目标合理分解。(3)、工程经理部管理组织层次清楚,责任明确,分工合理。(4)、工程经理部建设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制定检查、落实奖惩措施。(5)、建设PDCA工作机制,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工程工程。2、工程经理部组织构造(1)、其管理组织框图如下:安全员工程经理工程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 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测量员成孔组、回填组、水泥土拌

9、和组、机械维修班、电工、杂工班9工程部主要管理人员及岗位职责见附表1 (二)、劳动力配备方案 合理的计算分配劳动力,是有效保障工程进度,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工程选用劳动力由工程部统一进展领导,统筹调度,根据工程施工性质,24小时施工,各工种劳动力方案见附表2。五、主要机械设备、机具及测量、实验、检测仪器方案所需施工机械设备、机具、测量、实验仪器等一次性进入工地,具体方案见附表3。六、施工总进度方案及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一)、施工总进度方案过硬的质量和高效的施工速度是现代施工企业的两大形象,近年来,公司上下各级领导在抓质量的同时对施工速度相当重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公司决定派

10、出强有力的工程班子,并选用机械性能良好的设备,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工期在30天内完成。工程施工总进度方案见附表4。(二)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技术措施(1)实行各分项工程穿插作业,只要场地条件和桩体强度到达设计要求,立即进展下道工序施工。(2)严格按设计及施工标准要求组织施工,加强工序管理,保证各工序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3)安排好作业顺序和各机械设备的位置及走向,防止互相干扰,影响整体进度。(4)加强信息反应,及时总结经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施工机械设备及其配件供应。根据本工程的工期特点,配备充足的设备,并对主要设备的易损部件做到心中有数,仓库有备件,对材料要做到有方案供料,确保有

11、充足的备料。2、组织措施(1)组织精良的施工队伍,按施工进度提供劳动力保证。(2)建设现场协调机构由工程经理部统一指挥,建设现场生产协调机构,加强施工中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3)做好充分的施工前准备,确保按方案施工开工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技术人员要认真领会图纸要求,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于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材料管理人员要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合理安排和调度设备进场并确定施工的顺序和方案,确保工程按方案实施。(4)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认真领会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对场地内的地层分布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不同的施工工艺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尽早想

12、好防止的方法或处理措施,施工中遇到问题要尽快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协商解决,确保不留尾巴,不留隐患。(5)开展劳动竞赛,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施工中组织开展各施工班组之间的劳动竞赛,明确施工人员的责、权、利,适当采取经济奖励,提高各施工班组的积极性,增强各施工班组的战斗力。七、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部建设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工程经理、技术负责、质检员组成,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进展监视,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规程和企业标准施工,绝对服从监理和业主的监视和管理。(一)、质量目标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们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企业的内部条件提出工程质量目标,并以此制订出我们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措施,质量目标见二(一)(二)、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图(见附图1)(三)、建设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工程经理部贯彻质量管理标准,使一切工作都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开展工作,真正做到一切质量活动都具有可追溯性,使各职能部门、多项质量活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严格遵守以下十项根本质量管理制度1、图纸会审制2、岗位责任制3、技术交底制4、工程定位测量复核制5、开工许可制6、工程材料管理制7、关键点责任制8、生产例会制9、交工资料管理制10、岗位经济责任制(四)、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1、严格按施工程序组织、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