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房用地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20811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建房用地管理现状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建房用地管理现状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建房用地管理现状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建房用地管理现状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建房用地管理现状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建房用地管理现状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建房用地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一、农民建房用地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利用效益低下。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县农村居民点用地2074公顷,按农村人口7万人计算,人均占地面积23平方米,远远高出国家规定的农村村镇人均用地15平方米的上限标准。主要表现为:单户用地面积较大,通常户与户之间都会留有巨大的间隙,并且前有禾场后有庭院,以及人为形成的湾子林,破坏和浪费了大量耕地;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建新不拆旧、农村人口进城不归还宅基地等,造成相当数量的农村住宅和宅基地闲置荒废;公路沿线建房盛行,但受公路控制红线的约束,房屋与公路之间的土地基本闲置或低效利用。 (二)房屋建设布局散乱。大多数村民建

2、房随意选址,建设用地杂乱无序,一般都选择在自家自留地、承包地或交通较为便利的公路两侧建房,形成不少空心村,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新房建设见缝插针,哪里地势好、风水好就在哪里建,造成新房旧宅斑驳错杂,住房的朝向、大小、高矮参差不齐,乱建乱占现象严重,村容村貌较差,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也不利于基础设施配套,这些都与新农村各项建设要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村庄规划的落实。 (三)违建现象非常普遍。年以前,全县90以上的农户都在新建住房前,到国土部门履行了申报审批程序,建房用地秩序较好。但自xx年以来,由于税费改革取消了土地管理费,加之土地二轮延包实行长久不变政策,农民以为个人建房不收费,并且是在私有土地上

3、建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建设,主动办理申报审批手续的农户数量也因此急剧下降。年起,每年办理建房报批手续的农户不到50户,违法建房已成普遍现象。 (四)隐形市场极其活跃。在城市和集镇规划区、城郊结合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受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房价高企的影响,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不顾土地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在社会资金的加入下,采取对手成交、以租代征等方式变相交易集体土地,并非法在集体土地上进行小产权房地产开发,致使大量耕地被占用,扰乱了正常的XX县区建设用地和房地产秩序,造成了巨额土地收益流失。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斗湖堤XX县区及周边地区,其中王岗村一、七组的小产权房群就是典型代表。 二、农民建

4、房违法用地的主要原因 (一)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我县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于上世纪末期,由于以前各级对规划重视程度不够,且缺少公众参与,加上受当时农村发展情况及编制技术水平的限制,规划从一开始执行就显现出它的不适应性。虽然现在土地修编已经完成,但仍然缺少可以有效规范和引导农民建房的村镇建设规划,导致违法建房的行为时有发生,出现了公路修到哪、自己的责任田在哪,房屋就盖到哪里的现象。尽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村都制订了村庄建设规划,但大部分都无法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的控管作用并不明显。 (二)耕地保护政策受限。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后,我省对涉及占用耕地的,由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落实占补

5、平衡,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集体经济组织既无财力也无能力来落实,致使农民建房的耕地占补平衡成为一句空话。国家实行土地的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即使是农民建房占用农用地,也要报经省政府授权的市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受到土地利用计划、农民建房用地的面广点多及随机性的影响,需要大量扎实的工作投入才能办理规范的农民建房用地审批手续。内容总结(1)农村建房用地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一、农民建房用地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利用效益低下(2)公路沿线建房盛行,但受公路控制红线的约束,房屋与公路之间的土地基本闲置或低效利用(3)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斗湖堤XX县区及周边地区,其中王岗村一、七组的小产权房群就是典型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