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策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207447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策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策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策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策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策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策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策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医学院“xxx杯”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 活动指南主 办: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药学院承 办: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学生科 药学院学生科赞助商:xxx公司2013.102013.12目 录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简介(3)开幕式议程(4)中医药文化大讲堂(5)中医药知识竞赛(6)中医临床技能大赛(7)上篇:针灸技能大赛(7)中篇:中药炮制大赛(12)下篇:药膳烹饪大赛(13)“我的中医梦”主题征文比赛(17)“我的中医梦”主题演讲比赛(18)中医文化进社区(20)闭幕式议程(21)xxx医学院“xxx杯”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简介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2、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继承、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学习中医中药的医学生,更应为弘扬中医药文化而孜孜以求。中西医结合学院于2006年创办了首届“中医药文化节”,2010年开始与药学院联合举办,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经过历届“中医药文化节”活动的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和完善活动内容和形式,现已形成了一系列紧扣中医药特色、活动形式多样、师生广泛参与的特色项目。每届中医药文化节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传统医学的兴趣和爱好,加深学生对中医中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学习中医中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学院中医中药学习氛围,为传承和弘扬祖国文化瑰宝尽一份

3、力。本届中医药文化节具体包括以下十大活动项目:开幕式、中医药文化大讲堂、中医药知识竞赛、针灸技能大赛、中药炮制大赛、药膳烹饪大赛、“我的中医梦”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中医文化进社区、闭幕式等。“xxx杯”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之一“xxx杯”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开幕式议 程时 间:待定地 点:城北校区逸夫图书馆底楼学术报告厅参会人员:分管校领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药学院分管领导、中西医结合学院分管领导、药学院和中西医结合学院学生科辅导员、学生代表共300人主持人: 待定议 程:一、学生工作部部长惠曦致开幕词二、中西医结合学院党委书记王琳介绍本次活动情况三、药学院院长叶云做动员讲话四、赞助商代表

4、xx总经理讲话五、学生代表xx发言六、指导教师代表xx老师发言七、学院分管领导讲话并宣布文化节开幕八、播放其他中医院校对此次活动预祝成功的VCR“xxx杯”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之二中医药文化大讲堂第一讲: 我的中医路(药学院庄诚教授)时间:2013年10月13日上午地点:城北校区逸夫图书馆底楼学术报告厅第二讲:中国梦中医梦(清华大学蒋新官教授)时间:2013年10月13日下午地点:城北校区逸夫图书馆底楼学术报告厅第三讲:虫类药的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学院王明杰教授)时间:2013年10月19日上午地点:城北校区明理楼101教室第四讲:认识治疗癌症的新理念(赵春妮教授)时间:2013年10月19日下

5、午地点:城北校区明理楼101教室第五讲: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应用(叶云教授)时间:2013年10月20日上午地点:城北校区明理楼101教室 “xxx杯”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之三中医药知识竞赛一、活动时间:待定二、活动地点:城北校区鸿文楼101教室三、活动对象:中西医、药学院、药苑协会同学,共分9个小组,每组6人,由每场比赛积分角逐最后名次。四、奖项设置:设一、二、三等奖各1名,最佳组织小组1名,最佳选手1名,幸运观众数名。五、活动流程 1、开场:主持人开场白,介绍到会领导和评委。参赛队依次进场,进场时由主持人介绍参赛队相关情况,之后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2、比赛: (1)共享选择题:采用答题板写答案

6、,主持人念完题后,五秒后一起举牌,提前举牌该组倒扣五分,所有组的基本分均为零分,每题每组必答,答对一题加五分,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共20题。 (2)互选题:几组选手抽签决定随机两两分组,分组后按两组选手总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答题(类型随机,包括:养生类、药物功效类,中医药典籍类,方剂类等),分到一起的两组轮流答题,限时20秒,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5分。 (3)抢答题:采用抢答装置,主持人未宣布开始抢答时选手举牌,则此队停赛一轮;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倒扣10分;限时20秒作答,超时作答以答错处理。 (4)选答题:共进行2轮循环。各队自选不同难度的题目作答,题目共分A、B、C级,A级最易

7、,C级最难,答对A型题10分,B型题20分,C型题30分。每一轮每个队只选一个级别。两轮不能选相同的级别。每题限时20秒,最后10秒时,计时员提醒。 (5)风险题:各队可选择答或不答。答题顺序从分数最低队开始,题目有难度,答对1题得40分,答错扣20分。比赛答题时间为1分钟,最后10秒计时,计时员提醒。 (6)案例分析:每组组长随机抽取试题,由主持人发号开始,每组开始作答并在规定时间上交答卷,然后由评委老师点评并打分。3、颁奖:请领导为得奖者颁发证书、奖状及奖品。“xxx杯”第四届中医药文化节之四中医临床技能大赛上篇:针灸技能大赛一、 活动时间:待定二、 活动地点:海川楼四楼中医临床技能实验室

8、三、 活动对象:各系办学生均可参与四、 参赛要求: 比赛项目:针法(毫针)、灸法(艾灸)、火罐 每组自由报名参赛项目,含操作者1人,模特1-2人;亦可选用针包、模型等代替模特。 每赛组完成选择所有项目,由记分员按计分表记、扣分。五、比赛内容: (一)、针法(毫针)参赛者进行毫针刺法操作,步骤包括:消毒,进针,行针,补泻,出针。每一个环节均要符合规范并操作熟练。评委根据其操作的准确性及熟练程度评分。 1、消毒:要求操作者掌握穴位消毒、操作者自身双手消毒、针具无菌操作及医用垃圾处理的知识。2、进针:单手进针、提捏进针、指切进针、舒张进针、夹持进针等法的运用,对于有两个穴位的地方,操作者任选一边操作

9、;要求操作者进针方法正确、角度得当、深度适宜、动作快速协调。3、行针:提插、捻转,要求操作射掌握手法的频率和幅度。补泻:提插补法、提插泻法、捻转补法、捻转泻法,要求操作者掌握手法的运用及角度。 4、出针:要求操作者掌握出针方法:棉球的运用、皮肤刺手的动作,医用垃圾处理等知识。(二)、灸法(艾灸)参赛者进行艾灸法操作,内容包括:艾柱灸(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每项操作均要符合规范并且操作熟练。评委根据其操作的准确性及熟练程度评分。1、温针灸2、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隔姜(蒜、附子饼等)灸。 (三)、灌法 包括拔罐部位的定位、拔罐方法的运用、观察、起灌方法、拔罐部位的处理。1、

10、定位:仔细观察施术部位;检查罐口有无损坏。2、拔罐:酒精棉球干湿适当,点燃的明火后在罐内的燃烧,准确扣在已经选定的部位,安全熄火。3、观察: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留罐时间l0分钟,询问模特的感觉。4、起灌:方法正确。5、整理: 火罐处理符合要求。拔罐完毕,合理安排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附表:评分细则一、针法(毫针)(一)消毒、进针操 作 内 容细 则分数得分消毒穴位消毒(一穴一棉球)操作者双手消毒针具无菌操作医用垃圾处理进针单手进针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无名指指腹抵住穴旁皮肤进针过程角度得当深度得当快速动作协调提捏进针押手拇指

11、、食指将针穴皮肤轻轻提捏起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过程角度得当深度得当快速动作协调指切进针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甲掐切固定针穴皮肤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时针尖紧靠押手指甲缘进针过程角度得当深度得当快速动作协调舒张进针押手五指平伸,食指、中指分张置于穴位两旁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过程角度得当深度得当快速动作协调夹持进针押手拇指与食指夹持针尖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时针尖紧靠针刺部位皮肤进针过程角度得当深度得当快速动作协调(二)行针、补泻、出针操作内容细 则分数得分行针提插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或无名指抵住针

12、穴旁皮肤频率幅度捻转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或无名指抵住针穴旁皮肤频率幅度补泻提插补法重插轻提幅度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或无名指抵住针穴旁皮肤提插泻法轻插重提幅度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或无名指抵住针穴旁皮肤捻转补法左转用力为主角度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或无名指抵住针穴旁皮肤捻转泻法右转用力为主角度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或无名指抵住针穴旁皮肤出针棉球按压穴旁皮肤刺手捏持针柄,将针缓慢退至皮下,快速出皮肤按压针孔医用垃圾处理二、灸法(一)温针灸操作内容细 则分数得分温针灸温针灸大小适宜;表面光滑紧实不毛糙、无裂痕,针尾无露出;操作区整齐干净温针灸形状欠完美或欠紧实或表面毛糙;操作区欠整洁温针灸有裂痕,针尾露出;未完成(二)温和灸、雀啄灸、隔附子饼灸操作内容细 则分数得分温和灸点燃艾条点燃艾条手持艾条角度(与皮肤表面呈45以上)与患者有沟通,艾条与皮肤间距适宜持续,弹灰规范雀啄灸动作协调上下移动艾条平缓均匀与患者有沟通,艾条与皮肤间距适宜安全灭艾隔附子饼灸2个艾炷形状、大小质量均优点燃艾炷动作正确规范安全处理艾灰三、 灌法项目细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