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20724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论文-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床医学论文-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临床医学论文-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临床医学论文-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论文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内溶栓治疗手段,在溶栓前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结果经治疗护理、临床治愈61例,死亡7例,有效率占89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溶栓治疗并在溶栓中及溶栓后给与严密监护、仔细观察及健康教育,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根底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心内科常见的危重

2、病症,特点为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静脉溶栓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疗法,结合高质量、周到和细致的护理可以降低病死率的发生。我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患者68例,采用静脉内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前后我们采用了综合的护理方法,加强了治疗质量,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3886岁,平均645岁;病变位于前间壁18例,广泛前壁15例,正后壁9例,下壁14例,心内膜下11例,经精心救护,治愈61例,占897%,死亡7例,占104%。 12方法溶栓治疗尿激酶(UK)150万U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

3、滴注,30min内滴完,此后6h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5000U,每12h1次,连续注射5d。辅助用药:患者于溶栓前顿服阿司匹林03g,以后每天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次,100mg/次。 2护理 21心理护理突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情绪十分紧张与恐惧1。护士应关心、体贴、抚慰患者,允许患者说话、呻吟,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操作时做到沉着、镇定,使患者从医护人员身上得到平安感,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另外对心脏监护可进行简短必要的解释,从而使患者降低疑虑,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吸氧患者一旦被确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给予持续高流量氧气吸入46L/min,直到患者胸痛等病症缓解改为23L/min,

4、如果有并发症或病情危重可适当延长吸氧时间,因为吸氧可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心肌缺氧导致的气短、胸闷等病症,使患者安静,以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梗死面积2。 23溶栓前的护理应迅速地把患者送入安静、抢救设备齐全的监护室内进行心电监护,护送时应防止振动,入监护室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防止不良刺激。并将患者与监护仪连接起来,监测仪上的报警系统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设置好各种报警参数的报警范围,同时保存监测仪上的心电图记录,供作为进一步治疗效果比拟的依据。要迅速而准确地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因为溶栓开始越早,越有利于血栓溶解,早期溶栓治疗可缩小堵塞面积及改善预后。采用溶栓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对无禁忌证患者应用溶

5、栓药物前检测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及血型。 24溶栓治疗期的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静脉通道时应注意选择粗大易固定,但不阻碍心电监护及血压监测的部位,在溶栓过程中应尽量防止不必要的穿刺,开通二路以上静脉通道,并给予维持,保持通畅,确保治疗用药,争取在发病后612h内用药,用药愈早,预后愈好。静滴药物时应注意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质,严格控制液体滴速,滴速过快或过慢达不到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产生不良反响。同时,应注意溶栓药物有无胃肠道反响,寒颤、发热、皮疹等反响。应用阿斯匹林和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需注意有无出血倾向,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全身皮肤、大小便和痰的颜色变化。准确及时描记心电图,作为溶栓治疗

6、成功与否的观察依据,并在溶栓开始前及溶栓后每05h描记心电图1次,并用龙胆紫标记,严格固定各导联的位置以便前后比照,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做适当处理。溶栓期间专人护理,耐心听取患者主诉,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以及减轻的程度,评估胸痛的程度,及时记录。 25排便护理患者溶栓后第一周绝对卧床,一切日常活动均由护理人员照料,防止不必要的翻动,防止情绪冲动。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心力衰竭者适当限制钠盐,进食不宜过饱。患者出现便秘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困难尤为重要。对不习惯床上排便者,如果心律、心率和血压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存在,可协助患者在床

7、旁坐便桶排便。如仍无排便时给开塞露塞肛诱导排便,同时要注意嘱患者不要未采取措施自行用力排便,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或死亡。 26健康教育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3。患者有些担忧自己能否康复,有些那么满不在乎,针对不同态度的患者给予正确指导。要让他们知道急性心肌梗死虽然很严重,但只要重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防止诱发因素。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治疗原那么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流,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

8、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的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度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为到达心肌血流灌注,急性心肌梗死在溶栓窗口期有溶栓适应证,无溶栓禁忌证患者,应尽量争取患者及家属同意,尽早行静脉溶栓,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并对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以上的综合护理手段,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地配合了临床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晓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况调查.护理研究,2004,18.(1):29-31. 2沈莹,夏勇,潘德峰,等.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9-11. 3傅江,李薇,陈哲.冠心病健康教育俩种方法的比照性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56-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