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189873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45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5页。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2、题目题意的。12、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13、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下列选项与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荷花好看,绿叶相扶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学会弹钢琴,不能“单打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A B C D 14、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

3、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建设民生工程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 B. C. D.15、漫画要走动管理,不要坐下开会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实践具有社会性1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谈到有人质疑他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我抄它,是因为它里面有合理的成分。我突破它,

4、是因为它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创作心灵的需要。莫言的话与下列名句蕴涵哲理相同的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B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7、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这是因为A只有改革才能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 B调整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只有通过不断解决矛盾,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D只要改革就能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8、2012年最新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在此之前,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对这部法律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从求索真理的历程

5、角度看,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表明了 认识活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人们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具有反复性 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ABCD19、漫画成功靠四人(“四人”是指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找茬,个人奋斗)的哲学寓意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恰当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A BC D20、唐代元稹蚁: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下列诗句与诗文蕴涵哲理相致的是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21、“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其中“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B.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C. 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 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22、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的争论,在哲学和科学等许多领域都已经持续了千百年。2012年7月15日,英国科学家宣称已经破解了这个一直困扰着人类

7、的谜题,他们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只有先有了鸡,才能够有第一个蛋的产生。上述材料说明 A. 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斗争而存在 B.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C. 物质世界的发展总是超出人的意识之外 D.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 23、2012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是“大转型,塑造新模式”。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持续,经济低迷,人们充分认识到目前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反思成为本次论坛的热词之一。据此,以下判断准确的是A本次论坛的主题“大转型,塑造新模式”属于人们对守旧意识的反映B全面深入的反思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全球经济渡过金融危机的寒冬C人们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思是推动本次论坛认识深化

8、发展的唯一动力D全面深入的反思和变革表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第 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条件要求作答。38. (22分)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总结: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倍加清醒。节选自十八大报告材料二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

9、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节选自十八大报告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

10、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节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6分)从哲学角度回答为什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6分)(2)请结合材料二,就党如何更好地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从探究世界的本质和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角度各提出一条方法论建议。(8分)(3)试分析“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哲学依据。(8分)39. (24分)近年来,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却与不普通的前缀连在一起:“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最美乡村医生”他们是一些普通的

11、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真善美。在张丽莉的心中,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恪守基本职责;在吴斌的眼里,保障乘客安全是应尽的义务;在高铁成看来,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必须担当的使命;在居马泰的信念中,扎根牧区策马游弋在魔鬼路上,20年他无怨无悔,继续走下去是他毕生的选择;“最美”的称呼,表达了大众对道德楷模由衷的赞誉,体现了社会的道德认同。但也有一些媒体在宣传报道上自觉不自觉地往“高大全”方向靠,似乎这些“最美”普通人是做不到的,只能出现在不平凡的人身上,体现在不平凡的事上。我们确实需要、也愿意歌颂所有的“最美”,正是这种 “能帮一下就帮一下”、 “什么都没想就扑上去了”的朴素情感,

12、彰显了真善美的光辉。为了生活更加温暖,为了子孙能享受到社会和谐的幸福生活,我们大家有责任和义务一起呵护我们心中那份平凡的善良,给善良的“最美”们以支持与鼓励,让“最美”现象成为常态!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有人认为,“最美”就是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请你用辩证法知识评析该观点。(12分)(2)请试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最美”精神给我们的启示?(12分)哈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121314151617181920212223DBBCACADDCDD必考部分38. (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

13、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表明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说明前途是光明的前进的。(6分)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它必然能够实现,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因此我们必然要倍加坚定。(6分)(2)(6分)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分析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和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风

14、险挑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4分)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负人民重托。(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3)整体与部分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况及其变化影响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4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分)国家和民族是整体,大家是整体中的部分,所以,只有国家和民族好了,大家才能好。(2分)39. 参考答案:(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可以充分展示平凡人的伟大之处,成为大众心中的“最美”,所以上述观点具有合理之处。(6分)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平凡的人做好平凡的事并持之以恒也是“最美”。该观点没看到平凡的人做好平凡的事也能成就“最美”,因而是片面的。(6分)(2)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