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盖安装专项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187280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盖安装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井盖安装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井盖安装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井盖安装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井盖安装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盖安装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盖安装专项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井盖安装专项方案1、施工顺序施工准备一原路面铣刨一防沉井盖初次安装一粗粒式沥青摊铺一防 沉井盖第二次安装一中粒式沥青摊铺一防沉井盖第三次安装一橡胶沥青 罩面层摊铺一工程现场清理。2、防沉井盖每次安装施工工艺(1) 、凿除原井座:施工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标记凿除范围,将路面凿成边长或直 径为100120cm的方形或圆形;将旧井盖及旧混凝土井环座取出,修整 及清洁操作面;凿除深度应低于路面20cm以上。(2) 、安放混凝土调节圈:用少量沥青或水泥砂浆(少水)将井口找平;根据井顶至路面的高度, 放入适合高度的混凝土调节圈,应确保混凝土调节圈顶面与路面距离在 1216cm范围内;(3) 、安放

2、限位井圈限位井圈安放前应刷油;必须确保限位井圈的底部处于调节圈内;限位井圈顶面应高于路面标高2cm;(4)、淋洒或刷乳化沥青在工作面表面淋洒或刷适量乳化沥青,以增加填充沥青与基础的粘 合度。(5) 、填充沥青并夯实和沥青层摊铺施工同步填充井边沥青,按照设计要求,粗粒式沥青 每层58cm厚为宜,中粒式沥青层厚5cm,橡胶沥青罩面层厚4cm;每 填充完一层沥青,即和同时摊铺的沥青面层用压实设备反复同步压实, 直至填充夯实的沥青与限位井圈顶面标高基本一致;(6) 、抽出限位井圈、插入防沉井盖垂直将限位井圈小心地取出,放入防沉井盖,避免破坏周围的沥青 填充层;放入防沉井盖时,要注意控制好井盖的开启方向

3、,由于电力、电信 和弱电井需要进行穿线作业,故电力、电信和弱电井的井盖开启方向应 位于道路的横向,其它不需要进行穿线作业的检查井,其井盖的开启方 向应位于道路的纵向。(7) 、碾压密实、整平井盖周边的沥青路面使用振动压路机或小型夯实设备将井盖压入路面中,使之与路面一 体、水平一致;(8)、清理、开放交通打开盖板,清理干净所有塞在开启口、铰链及透气孔中的残余沥青,以保证井盖日后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用水平尺或方木检查井盖与周边路面的平整度情况,如不符合要求, 需进行处理后方可开放交通。五、质量保证措施1、防沉井盖质量控制要点(1) 、限位凸块:盖板有无限位凸块,其是否有效工作。(2) 、盖板与支座间

4、的缝宽;是否W9mm。(3) 、井盖防滑纹:凸起高度是否N5mm。(4) 、氯丁橡胶垫圈:是否坚韧耐磨且有弹性,横断面是否为梯形, 是否嵌入式安装,是否易脱落。(5) 、凹槽:是否为窄口凹槽(横截面为梯形)。(6) 、弹性锁定装置:是否一体铸造,是否紧扣支座防止盖板晃动。2、防沉井盖施工控制要点(1) 、可调是防沉降井盖必须以“承插方式”放进预制“混凝土调节圈”内。(2) 、井盖安装与面层沥青摊铺必须同步,确保井盖与面层沥青路 面标高一致(3) 、必须用沥青混合料作为结构层填充材料,以确保柔性受力结 构,同时也方便调整标高。六、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 、加强对施工人员交

5、通安全教育与监督。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经 过交通安全教育后才能作业。(2) 、施工人员只能在临时封闭施工区域内作业,严禁施工人员横穿 行车道,违者重罚或直接清除出场。(3) 、施工人员在交通安全方面必须服从交通安全人员的指挥。(4) 、设专职交通安全员以便及时与交警部门联系,施工期间安排专 人进行交通疏导。(5) 、按国家标准挂设标志、标牌,在路口交汇处设置醒目交通标 志及交通引导设施,提醒准备经过的车辆按引导线路通行。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 、施工范围用应急围栏或锥筒彩带围护,做一段围一段,完工后 及时拆除。(2) 、夜间施工,尽量降低噪音,减小扰民。(3) 、在凿除原井座后,检查井位置悬

6、挂警示标志,搭设临时警示物。(4) 、施工期间利用道路运输施工用料的车辆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按 照交警部门批准的时间和路线进行行驶。决不乱停乱放,随意装卸通行, 车道不堆放材料,保证路面整洁,确保不产生施工扬尘。(5) 、节假日期间,加强交通维护工作,做好道路的清洁、畅通保障, 减少对市民正常出行的干扰。七、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出现严重交通事故,交通中断,造成人员生命财产损失。(2) 、出现轻微交通事故,交通未中断,造成财产损失。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项目部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职责: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负

7、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 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 态并做出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企业救援指挥部、公安部门 请求救援或报告紧急情况处置事故过程,并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发生紧急事故时,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各施工组负责人即 为临时救援组组长。(2)、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 进一步扩大。(3)、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其它后勤工作。(4)、保卫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并妥善保护现 场。4、信息报告程序(1)、报告流程当

8、事故发生时,按以下工作流程迅速报告:事故第一发现人一现场 值班人员一各施工组负责人一项目部应急抢险领导小组一重建办应急抢 险领导小组。(2)、报告内容突发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和财产损失基本情况,对交通的影 响情况,可能产生的后果,初步减少伤亡损失的应急措施。5、救援人员和物资(1) 、现场应急抢险人员:20人。(2) 、挖掘机二台。(3) 、装载机二台。(4) 、自卸汽车二辆。(5) 、发电机:30kw 一台,5kw四台。(6) 、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7) 、其它:编织袋、编织布、砂石料、木材、钢材、手机、电话等。6、应急处置(1) 、响应程序突发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9、,由项目部应急抢险领 导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指挥各小组立即展开应急行动。(2) 、处置措施现场抢救组迅速做好路段现场抢险工作的组织工作,基坑、电源等 重点位置,北站下穿隧道、环北路口等敏感点安排专人值守,防止围挡 倒塌、触电、窨井等伤人的次生灾害的发生。若事故现场存在有再次发 生事故的危险源时,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立即抢救疏散被困现场 人员,并对危险源进行处理。(3) 、应急措施在发现出现突发事件后,应及时安排专人堵断交通,防止造成车辆、行人次生事故的发生。(4) 、现场恢复抢险工作完毕后,应在现场充分辩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当 安全隐患彻底清除后,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7、通信联络项目部将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项目部应急 抢险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重指代建办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 码,明示于施工现场的显要位置。工地现场抢险指挥及值班人员应熟知 这些号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