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18725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业 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国家也采取了施工办法来化解信贷风险,但本文认为国 有商业银行实行经营转制后应以防范信贷风险为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信贷风险防范对 策。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现代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银行信贷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贷风险仍是国有商业银 行最大、最突出的风险。尽管商业银行采取了许多强化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结构的措施,并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加强了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但问题没有从根

2、 本上得到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仍居高不下,这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解决了 这个风险,不仅能够缓解商业银行超负荷经营的矛盾,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改 变负债经营的状况,提咼低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使各大商业银行有效、有序地营运。 为此,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防范工作。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当前,我国有不良资产量多面广、积累加速。就其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的残缺、市场 机制扭曲、管理体制不顺、信用基础薄弱所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历史沉积性、政府干预性、 市场盲目性、道德困境性、管理失误性、法律缺陷性。(一)、历史沉积性风险。传统的产品

3、经济模式和高度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下,银行成 为国家的出纳,企业没钱找银行要,企业亏损有国家承担,加上企业既不能破产又没有弥补 来源,只好继续向银行贷款,实际上风险集中在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 企业自有资金过少,支撑企业营运的资金大部分由银行铺垫,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体 系不健全,金融体制不完善,社会信用混乱,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都造成了银行不良 贷款。且没有更多的转化渠道和分散途径,只有通过企业贷款向银行集中,使银行信贷风险 具有普遍性和难控性,商业银行承担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成 本。(二)、政府干预性风险。各级政府部门为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为

4、了“为官一任,造 福一方”而要求企业“大干快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新上项目,或者为了各种“安 定团结”之类的政治需要,过多地插手企业经营权、投资权、改制权,迫使银行发放“政策 性”贷款,造成银行贷款被动受损。有的地方政府部门甚至片面追求任期效绩,好大喜功, 重长期轻短期利益,重局部轻全局利益,重地方轻中央利益,片面追求产值数量、项目数量、 改制数量,结果助推了一次次的经济过热,并直接或间接地给银行实施压力,迫使银行贷款, 导致贷款质量先天不足。(三)、市场盲目性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借贷双方都要对借贷行为的经济 前景进行预测,只有借贷双方预计将来均可得到补偿,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5、借贷行为才 会发生。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引发市场经济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银行借 贷资金风险加大。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决策的依据。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 完善,市场法制不健全,信贷项目要素的信息不充分,这必然带来信贷决策的盲目性。信息 粗略、滞后和失真可能与经济发展前景不一致、不协调而使信贷决策失败,从而扩大了银行 资产的风险性。(四)、道德困境性风险。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和个人的主体地位更加明确,企业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竭力 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追求收入最大化,精神道德上的约束力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同时,由 于法制不健全和

6、信用观念淡薄,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通过名目和方法,有意识地逃、 废金融债务。(五)、管理失误性风险。从银行内部环境看,员工风险意识不强,内控机制不全,管理手 段不力,特别是防范风险的措施不力,使银行成为信贷风险的承担者。例如,申请(担保) 人资格和资信审查不严;对贷款对象和项目以及抵押物没有进行调查和评估或调查失误和评 估失准;超越权限发贷款;违反规定对客户评信和授信;发放假名、冒名贷款;向关系人发 放信用贷款;借款(担保)合同不规范、不合法;未及时发现、报告企业发生重大事项或风 险防范措施不落实而导致其贷款偿还能力降低、债权落空等。(六)、法制缺陷性风险。我国的法制建设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

7、的需要,一是金融法律体系 不健全,部分法规制度缺位,导致某些金融活动无章可循,市场秩序混乱;二是部分法规不 尽合理或有效,导致某些金融活动相互矛盾和产生负面影响;三是法律的宣传、普及力度不 够,金融法律盲区甚多。法制缺陷表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企业逃废债、金融舞弊、地方干预 等,有些是无法可依,有些是处于法律的边缘。可见,法律缺陷是信贷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二、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商业银行要统一制订信贷风险的衡量标准,使风险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1)统一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一般说来,银行必须每一年或半年对现有信贷客户进行一次信用等 级评审,并对照原有评级进行调整。(2)统一信贷资产分类方法

8、。为了实现我国金融业与国 际惯例接轨,新的贷款分类方法应尽早制定细则予以实施,使我国的信贷资金分类真实反映 其质量状况。(3)统一银行贷款方式的选择。人行应结合不同时期的国家宏观经济资料,定 期发布行业经营信息,明确哪些产业已经出现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统一的贷款方式建 议,以供商业银行选择。此外,根据国家宏观要求,以一些产业的贷款方式可以作硬性规定, 以期通过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统一制订信贷风险的衡 量标准后,商业银行能更好地进行信贷工作,知道能不能贷,如何贷,贷给谁。商业银行正 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正确选择贷款方式,调整自身信贷结构,消化不良资产,优化资产质量

9、, 提高经营层次,切实做到防范信贷风险。三、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一是要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改变单一依靠贷款企业报送报表获取信息的做法,广泛收集有 关行及相关企业的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资料,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有无违约记录,企业的偿债能 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有无违纪记 录,企业经营水平及市场发展前景等资料,并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获取足够的信息, 才能对企业实行有效监测,防范信贷风险。二是发挥银行同业工会的作用,及时互通信息, 共同防范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采取欺骗的行为。三是加强与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 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职能部门对

10、企业(或企业法人代表)监督检查中的信 息和资料,再将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有可能要出现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做 好防范工作。四、商业银行可以实施信贷审批人员专职化制度,完善经营人员激励机制。把好贷款审批关,正确选择贷款投向是防范新增贷款风险的关键。要把好这个关口,商业银 行一是实行审批人员专职化。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并无专职的信贷审批人员。信贷审批 人员往往是由有一定行政职务的行领导或部门领导担任,审批人员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审 核分析,审批工作只是其繁琐行政事务工作中的一个方面。参考西方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方 法,审批工作可由专职人员担任,其根据自己的判断,独立地提出意见,仅对信贷项

11、目负责。 这一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迫使信贷审批人员把全部精力集中于信贷审批工作,深入分析每一 个信贷项目,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审批人员可由专人进行管理,并设审批会议制度对其表现 进行评判。对审批人员的任职资格应有所规定,如一定的工作年限,一定的技术水平等等。 但更为重要的是专职审批人这一制度本身产生的压力与动力,可以有效提高目前国有商业银 行增量信贷资产的质量。二是对信贷经营部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防范风险并非对银行信 贷业务束手缚脚,而是要激励为银行效益努力工作的员工,约束损害银行利益的做法。做到 这一点,必须要激励与处罚并重。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首先强调的是要加强激励机制,提 高开拓市场能力,

12、使责任与利益二者紧密相联,以增进经营人员在艰苦市场环境中积极开拓 的动力,从而更好地防范信贷风险。针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宣传,统一认识,理顺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关系。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地方经济, 而银行资金也是用来支持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二者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划清 资金性质,保障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划清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界限,坚持商业性资金的 有偿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减少和停止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 不当干预,保证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权,也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银行应加强宣 传,做好对地方政府的解释工作,互相体谅,共同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更要大力促使企 业改革创新,增强企业自身活力和竞争实力,以保证偿还贷款本息,真正减轻银行负担,为 银行创造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条件。当然,银行在资金宽裕,不违背信贷政策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地对地方予以信贷倾斜,扶植一些地方优势项目,促进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