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18427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调研案例: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 调研目的。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的调查研究,了解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绿地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以及景观空间的基本尺度和景观设计的各物质要素。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直观感受,加强对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和内容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调研方法。资料收集、实地考察、拍摄照片、总结归纳。 调研内容。南师大绿地区位、占地规模、周边环境、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各景观要素(如建筑小品、水体、植物、地形等)。 一、现状分析 1.区位分析 南京师

2、范大学仙林校区坐落在南 京市亚东XX县区文苑路1号,距随园校区约16公里,距紫金校区10公里,占地250亩,与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长江二桥连接的绕城公路以及规划中的二环路形成“井”字形路网,与XX县区及周边地区交通联系便捷。 校区内自然环境优美,钟山风景区、栖霞山风景区、宝华山风景区、汤山风景区周边环绕。大气、水质、噪声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功能区标准。仙林校区在延续随园校区古典精华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面向21世纪的时代气息,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独特风格。 .周边环境关系 南师大仙林校区东侧。紧邻文澜路,旁边有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周围绿化良好,交通便利。 南师大仙林校区南侧。

3、紧邻文苑路,文苑路交通便利,学生出入方便。附近各类生活设施齐全,还有文澜路广场,适合休闲活动。 南师大仙林校区西侧。紧邻沁兰雅筑,是亚东公司推出的别墅精品-沁兰雅筑自202X年12月正式动工以来,凭借其区位优势和品牌效应,成为南京别墅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南师大仙林校区北侧: 为仙鹤山。仙鹤山位于南师大仙林校区背后,因山形似仙鹤得名,为仙林的制高点之一,有东、西二峰,西侧主峰海拔100.5米,东侧峰巅有仙鹤观。仙鹤山面积300多亩,周围空气清新,为南师大仙林校区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校园空间划分与布局 1.功能分区 南师大仙林校区在空间划分上,以主入口区域为主,在敬文图书馆前设置世纪

4、广场和敬文广场(红色区域),两侧分布教学楼,为主要教学区域(黄色区域)。门口世纪广场设有南京师范大学百年纪念碑,庄严稳重,彰显学校深厚文化底蕴。以世纪、敬文两大广场为界限,左右两侧分布教学楼,两大广场之间的厚生路贯穿校区东西,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学生宿舍(蓝色区域)。东西食堂紧邻两学生宿舍,西侧宿舍北有南师大医院,南有体育中心,东侧宿舍北临仙林国际交流中心,南临校区篮球场。整个校区以中央两大广场为界,各个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且互不干扰。通过植物、建筑、标识牌、园林小品等造园要素创造各个功能区特色。 .交通组织 整个南师大仙林校区成反向l形,教学区域为方格网形,中央广场将东西两侧教学楼

5、划分开来,严格的轴对称形式加强了此区域的轴线感。此外,东西向两条干道,厚生路、正德路贯通东西,即加强了东西两侧的空间联系,又避免了机动车辆进入教学区域和宿舍区,保证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交通流线如图,红色为车辆主要交通流线,蓝色为学生主要交通流线。 三、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更应侧重于建筑群体空间格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的空间布置和设计。校园户外公共开放空间,为校园中人们的学习、休闲、思考、集会以及娱乐等活动提供了物质空间条件,对这些活动的发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1.水景 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商贸因水而繁荣,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旷幽。南师大仙林校区大门口

6、设有一喷泉广场,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衬托了广场的宏大壮观,绿地与鲜花与飞舞的水花更突显了校园的浪漫情怀, 为校园增添了一抹动人而秀美的景色,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休闲的场所。喷泉前的国旗迎风飘扬,更显雄伟壮丽,见证了南师大培育的一代代人才,突出了南师生对祖国的热爱。 2.广场 在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周边的活动场所的设计中,对校园成块空地设计成开放和谐的交流场所,体现校园自由、开放、团结和互助的人文精神。 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建筑群落和开放空间中设置景观及相应的休闲设施,如座椅,树池,树阵等。尊重人们对自然的心理渴求,将子自然景观与人工设施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亲和。 图书馆前设有世纪广场

7、和敬文广场,并且建有绿化小品,以常绿树种为主,围绕树池建有休息的座椅。敬文广场以丰富的植物围绕人像雕塑,烘托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形成了静谧的空间,让人靠近不由肃然起敬。世纪广场的喷泉既衬托了校园的雄伟壮阔,又整合了校园中心区域,为广场四周的教学区、图书馆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之余提供了放松休闲的环境。 3.植物设计 植物群落是创建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坚持以植物构造景观为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意识在高校校园中的具体体现。 南师大仙林校区植物种类丰富,搭配合理,充分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校门口以雪杉、银杏为主,雪杉常青,银杏多变,春天一片绿色,秋天金黄中又

8、带有一抹绿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景。教学楼、体育中心周围种植了大量的挑花、梅花、桂花等植物,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抹清香。 宿舍楼前主要由植物配置形成景观,通过绿化灌木带,大片的地被植物来形成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操场体育活动区,健身器材周围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以利于夏季遮阳,创造休息林荫。 4.景观小品 大学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要与师生达成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个性。在现代的新校区中的校园雕塑,而且还注重个性和更抽象的重视装饰艺术和简化,显示了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校园雕塑通常是:第一,纪念如浮雕纪念的事件或人物的纪念雕塑。二,象征雕塑,意味着与某些对象或事件的片段为准象征

9、性的书籍,知识。第三,鼓励雕塑,通常采取的东西联想,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第四,装饰雕塑。通常附在建筑物或设备,主要作用美化。 以图书馆前的雕塑为例。高校在雕塑景观空间主要人口从历史和文化,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来到性质,是为了加强校园景观和文化的精神内涵。带来更多的活力。相同的雕塑背景对整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草图的设计需要和周围环境巧妙结合,以带出它的意义和主题,背景应该简单,发挥背景中的作用的主体。南师大图书馆前的雕塑,以四个学者为背景,旨在勉励师生勤奋学习,同时烘托校园的学习氛围,巧妙的与周围环境结合,又与图书馆相互呼应。 四、小结及建议 校园环境要求完整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一种

10、具有严格理性和有意义的设计。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它的设计应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学生要求的活动场所。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校文化于历史,这些积淀应该渗透在每一处景观当中,再基于场地的合理规划,轴线以及节点的布置,在其中表达出校园特色。另外应该对其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有效利用,根据不同功能和需求来组织好交通流线,避免在教学区域中有人流和车流的冲突,还有学生的上课与休息的流线,避免重复和走回路。 校园中的各景观要素,也应该进行分析后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水景能将景观做的生动,体现源源不断的知识和学习的动力,也有很好的寓意,而水景也可与小品结合,营造

11、一处休闲、集会的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停留的去处。另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应该多选择一些色叶树种,营造有四季变化的空间,而配置方式则因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建筑、小品等,突出重点,或直接以植物为主景,突出植物的季相变化,营造活泼的空间。 南师大仙林校区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突出了人文化、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等设计新理念,是自然环境与学校的人文环境想结合的典范。 内容总结(1)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调研案例: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 调研目的(2)景观生态学南京师范大学采月湖调研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调研案例: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 调研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