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成像新技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175821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成像新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超声成像新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超声成像新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超声成像新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声成像新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成像新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成像新技术9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容量和功能的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以及各种信号处理、 图像处理和控制技术的应用,医学超声成像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层出不穷。这里就主要新技 术的物理声学基础、临床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等问题作一简要阐述。一、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成像方法,它通过获取有关组织弹性信息进行成像,弥补 了 X射线、超声成像(Us)、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传统医学成像模态不能直 接提供组织弹性的不足,具有无创、简单、便宜、容易应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 目前医学弹性成像的一个研究热点。弹性成像(elastography)词最初出

2、自静态/准静态压缩的超声惮性成像,狭义的惮性成 像 就仅指这种成像方式,其基本原理为对某一组织施加一个内部(包括自身的)或外部的、动态或 静态/准静态的激励:在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等物理条件下,组织将产生一个响应。例如位 移、应变与速度的分布:禅性模量较大即较硬的组织应变较小,或者振动的幅度和速度较小: 利用超声成像或磁共振成像等方法,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或者数字图像技术,可估计出组织内部 的位移、应变等参数,从而间接或宜接反映其弹性模虽:等力学属性的差异根据组织激励方式 的不同。超声弹性成像主要包括静态准静态压缩的弹性成像、血管弹性成像、心肌弹性成像、低频 振动激励的声弹性成像、基于脉冲激励和超快

3、速超声成像系统的瞬时弹性成像或者脉冲弹性成 像、声辐射力激励的声辐射力脉冲成像、辐射力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音剪切成像、利用 超声激励的声发射技术的振动声成像和简谐运动成像等。超声弹性成像已在许多领域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声弹性成像应用 于乳腺检测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研究的实用化系统大多应用于乳腺检测:Lorenz和Pe- savento等通过260例前列腺癌病例研究表明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提高前列腺癌早期的检测能 力:可以用于射频消融监测和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引起的热损害。在深静脉血栓成像、皮肤或 肌肉的弹性模量估计、肾移植监测、针刺疗法的组织位移估计甚至脑肿瘤检测等领域取

4、得了 一些初步临床结果。超声弹性成像今后的研究冈更多用于乳腺、前列腺检查的临床研究:射频 消融监测、强度聚焦超声检测的临床研究:剪切应变的估计以及在乳腺检测中的应用:肾脏和 前列腺等具有弹性模量差异的正常组织成像:肝脏弹性成像并用于肝纤维化和肝癌的诊断:利 用超声显微镜或高频超声探头实现细胞的弹性成像,用于小器官或组织:生物组织的粘弹性、 非线性、孔弹性、齐向异性等力学特性的研究与成像:基于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实现超声弹性成 像:研究并制作用于超声禅性成像的超声仿人体组织材料和超声体模等。二谐波成像谐波成像是一项超声诊断新技术,是近年来非线性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这一技术的开发 和应用使许多疾病的诊

5、断范羽和诊断水平得到拓展。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应用谐波 成像极大地提高了信噪比,更清晰地显示彼检脏器的图像和血流状态,这一技术被认 为是超声 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近十年来,经周用静脉使用的超声微泡造影剂的研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微泡造影剂与 谐波技术的联合应用更为超声成像带来新的进展。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以及在反射和散射 时,都 具有非线性效应,导致产生谐波。滤去基波,利用谐波的信息去进行成像,称为谐波成像。谐波 成像主要分为两大类:组织谐波成像和对比谐波成像。1.组织谐波成像组织谐波成像是利用声波在组织中产生的谐波进行成像。为了在自然组织中产生丰富的谐 波信号,发生声波的声压常较

6、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组织谐波成像与传统超声相比有一定的 优势:提高心内膜显示能力:提高肝硬化背景下的占位性病灶的检出率:清晰显示胰头区的复杂 解剖关系,改善肥胖患者盆腔脏器的显示效果:改善肥胖、肋间隙狭窄、胸廓畸形、肺气肿及高 龄患者心肌与心内膜的显示效果等。组织谐波成像改善图像质量的技术基础为:近场处谐波能量很少,不易产生伪像。常规超 声图像的大部分伪像来源于胸壁和腹壁的反射和散射,这些伪像含有极少的谐波频率,因此近场 伪像被消除:有利于消除旁瓣伪像。基波频率能量和谐波频率能量呈非线性关系,能量较高的 基波产生相当大的谐波能量,而弱的基波几乎不产生谐波频率能量。因旁瓣能量比主波低得多, 产

7、生的二次谐波很低,不足以形成图像,因此消除了旁瓣的干扰:谐波波长较短,可以提高轴 向分辨力。频带较窄,提供较佳的侧向分辨力。频率比基波高1倍,所 以其检测低速血流速度 的阈值为基波的1/2,即对低速血流的检测更灵敏:提高远场的图像质量。组织谐波成像一般使 用穿透力高的低基波频率,且由于谐波非线性效应,在某一深度范用,谐波的能量明显增强,有 力地提高该深度范II习的声噪比,明显提高了超声图像的质 量。组织谐波成像的质疑受到探头 和仪器的灵敏度、动态范国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的制约,目前许多仪器的组织谐波成像效果还不 十分理想,当然,也有一些品牌的超声仪器的组织谐波 成像已经初步显示了其成像的优越性。组

8、织谐波成像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有赖于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2.对比谐波成像对比谐波成像是利用超声造影剂的谐波进行成像。对比谐波成像的效果和质量与造影剂及 相应的对比谐波成像技术有关。微泡造影剂在超声声场中的行为与微气泡的大小、外壳的机械特性及入射声波的声压有关: 当外加声压较弱时,主要呈现线性背向散射:随着外加声压的增加,微泡产生丰富的二次谐波, 其幅度接近基波,比人体组织的二次谐波强1000倍以上,利用这一特点可进行 二次谐波成像: 再提高声压,微泡破裂,气体溢出,呈现瞬间高强度信号散射,称为“受激声波发射”。新型的 穿微循环声学造影剂(微泡直径小于8um,可以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可分为两代

9、第一代包 括利声显(Levovist)、Albunex Echovist:第二代包括 Optison、SonoVueDcfinily、Sonazoid、Imagcnt、PESDA、Acrosomcs、Quanfism等。与微泡内所含气体为空气的第一代造影剂不同, 第二代造影剂所含气体绝大多数为高分子量、低溶解度、低扩散度的氟碳气体,故性质更为稳 左。目前应用的微泡造影剂均具有线性散射特性,而非线性散射的强度则视造影剂的性质而定: 有些造影剂不能产生可测量的二次谐波:而所有的微泡造影剂均具有受激声波发射特性。利用微泡造影剂的基波信号成像在基本的灰度模式下,造影剂可以增加微血管池的线性背 向散射,

10、在基本的多普勒模式下,超声造影剂可增加大小血管中的多普勒信号。国内外 研究表 明,超声造影剂可用于增强肝、肾、胰腺等脏器病变中的多普勒信号,使一些原来认为少血管的 病变中的血流也得到了较好的显示。但是,在基本灰度模式下,造影剂不会增加病变或实质的 微血管显示,因为来自组织的回声太强而微循环中的微泡太少。在基本的多普勒模式下,图像 会出现明显的开花(bloom-ing)伪像,而且也同样有呼吸及运动伪像。利用微泡造影剂的谐波信号 成像:谐波成像技术拓展了超声造影剂的应用。目前大多数中高档超声诊断仪均具谐波成像功能。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对不适宜声学造影或 经济困难的肥胖患者深部病变的观察可首先考虑使用。

11、造影剂谐波成像时,可使组织回声明显 增强,该技术已广泛用于心脏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吴瑛等对比分析了基波显像和谐波显像 在诊断胆总管下段一一胰腺区域病变中的价值,结果表明,谐波显像能更清晰显示该区域病灶。 此外,随着第三代声学造影剂的研制成功,造影剂已能到达心外脏器,实现心外脏器造影,增强 实质脏器的二维图像和多普勒信号,造影剂谐波成像技术为研究组织的血流 灌注提供了更加可 靠的手段,有助于腹部脏器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三,三维成像在医学临床影像诊断中,仅通过观察二维切片图像,很难准确确定病变体的空间位置、大 小、几何形状和与周圉生物组织的关系。本世纪七十年代由计算机控制的超声CT技术开 始兴

12、 起,将超声诊断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有助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发展。近十几 年随着讣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二维成像相比,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具有图像显示直观、可精确测量结构参数、可辅助治 疗等许多优势,但由于超声图像自身获取技术上的固有缺陷,造成超声图像清晰度较差,较难 对二维图像进行必要的预处理,而在超声图像获取过程中组织器官自身的运动以及人体呼吸心 跳的周勿向也都会导致获取的序列二维图像之间存在可能会影响重建精度的差异,并且三维重建 过程中运算量较大,如何能够加快重建速度却又不损失重建结果的真实度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 问题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了

13、以射频电磁场进行立体定位、使用普通相控阵扇扫探头从 体 外进行扫描并进行超声三维成像的系统。美国Duke大学最近提出晶体片被纵向、横向多线均匀 切割成众多的微型矩阵型排列的二维阵列换能器。在用于体外探测时,微小的晶片多 达 60X60=3600:而用于心内探测的导管式前向观察探头的晶片按10X10=100排列。探头发射声束 时按相控阵方式沿Y轴进行方位转向形成二维图像,后者再沿Z轴方向扇形移动 进行立体仰角 转向形成金字塔形数据库。在未来的动态三维成像中可能会发挥重大作用。今后三维超声成像仪的发展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微处理器的运 算速度后,可以使动态三维图像准实时显示并能显示体内器官的实时剖切图像(四维超声成像)。 另外,如果在提高成像装置质量和改进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还可获得几乎能与光学 内窥镜相媲 美的动态三维图像。最近还出现了将彩色多普勒信号重建为动态三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的技术, 除能观察血流部位、途径、范羽、轮廓与起止点之外,尚可判断其方向与流速并清晰分辨血流信 号与英旁侧的心壁和瓣膜。Acuson彩色多普勒血流仪就可显示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除此 之外,在动态三维超声显示的立体图像上,通过汁算机处理,可根拯需要切割并除去浅层组织 的回声,有利于对欲实施手术病灶的细致分析,可用于模拟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