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174695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突兀森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重点、难点:1感受溶洞的奇观。2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关于作者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一)导入新课。1谈话:大家去过武太的凤凰溶洞吗?说说溶洞的景色。 2 板书课题,齐读、释题。(1)课题中的“记”是什

2、么意思?游哪里?(“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2)介绍作者叶圣陶。(二)预习探究。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结合学案先找关键词语) 二、合作交流(一)小组交流词语。1学生谈易读错的字音。2互相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二)集体交流。1指名读自己感到难读的句子。(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2指名出示自己画的路线,集体订正。(指导找出有关标志词)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通读全文,理清条理。1读课文,按照游览的路线标出相关的段落。

3、2指名读表示路线的有关语句。引导:表示路线的句子不仅点名了地点,而且与溪流有关,试着将有关地点和溪流的句子连成一段完整的话,概括主要内容。(公路盘曲而上,一路上迎着溪流,那溪流是从洞里出来的。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是内洞。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过渡:作者游览的双龙洞是指哪一处呢?(引出内洞)双龙洞内有怎样的景观呢?三、品读体验(一)品读内洞景观。1提问:内洞有怎样的景物?请默读找出有关语句,并用一句话用上“首先、其次”说说洞内景物。2指导学生准确概括景物:首先是两条龙,其次

4、是石笋、石钟乳。3品读句子。(1)出示描写石钟乳、石笋的句子,指名读句子。理解“名目、变化多端、形状各异”,你觉得这些石钟乳和石笋有什么特点?(美丽、奇特) (2)“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形状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从带点的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朗读体会)过渡:是啊,内洞景色奇特、美丽,值得观赏。其他地方的景色也是可以欣赏一番的。请你找到值得欣赏的景色,读读语句,找找词语,品品这些词句,体会景色的美丽。总结学法:找句子理解词语-体会感情-朗读体验(二)学生默读课文其他段落,独立品读。(三)学生交流重点语句,师引导:1途中景色:(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

5、,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明艳”是什么意思?从哪些景物可以看出“眼前一片明艳”? (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景色的美丽)(2)“一路上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从“迎”字上你知道了什么?“时而时而”说明了什么?溪声为什么时时变换调子 ?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欢快的心情)2外洞:“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说明了什么?由此你想到什么地方?(感情朗读,体会外洞的宽敞)3由外洞进入内洞:(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稍微、一点儿”说明什么?从“要是准会

6、”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朗读,体会孔隙的小、险)(2)“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说明什么?这句话是有什么特点?(体会设问的作用,朗读感悟船小。)(3)读本段完成练习,体会孔隙的小和险:(课件出示)孔隙的特点是_。孔隙容得下_小船进出。是这样小的小船:_;小船进出时的方式:_;进洞时的感觉:_,_。这些都可以看出孔隙_。(四)配乐(画)朗读全文。四、巩固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一段描写景物的话。3当一个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双龙洞。板书设计: 途中-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美) (宽) (小、

7、险) (美、奇)教学反思: 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教学准备: 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1激情导入: 江

8、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七月的天山。(板书课题)七月正是盛夏,盛夏的天山该是怎样的?(学生想象) 2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地阅读导读部分,看看课文中要求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3明确目标: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画出你喜欢的优美语句并抄写下来。二、粗读课文 感知大意1学生带着问题跳读课文。2交流。(l)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雪水、森林、野花)(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找出标志词句。(有山外到山内) 小结: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依次向我们展现了天山晶莹的雪水、绵延无尽的原始森林、五彩缤纷的野花,那优美的语句把我

9、们带进了美丽如画的天山,让我们再细读你喜欢的优美语句,感受天山的美丽。三、自读自悟 赏析重点 1学生读优美语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重点品读:(1)品读写雪水的语句:“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学生自由品读。(2)品读写森林的语句:“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

10、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这句话中你认为那些词用的准确?为什么?(“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品读写花的语句:“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3我们通过读优美的语句,再一次感受到了天山的美景,让我们带着

11、这种美的感悟、美的欣赏,放声朗读全文吧!四、总结提升 迁移运用1总结:我们读写景的文章,就要抓住景物去体会,细读写景的句子,体会到语言的贴切、形象、生动 ,就能感受景物的特点,这样读文章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用这种方法读下面的短文。2学生读短文,思考短文写了云雾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抱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3交流。板书设计:进入天山 雪水 (银链 莲花)再往里走 森林 (聚散 日影)天山深处 野花 (锦缎 霞光 彩虹 花海)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