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136696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民调维稳、社会服刑人员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公证、司法鉴定被省厅数为标杆。民调、普法工作多次在国家、省、市媒体报道,并在全市“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发挥民调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力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健全和完善了民调组织。新组建了环保、土地、劳动争议、交通、医疗纠纷等专业调委会,全市民调组织达到19个,实现了全覆盖;加强对民调员的管理和培训。以乡为单位,对全市民调员普训了一遍。邀

2、请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帮大哥”进行了集中培训。到法院开展了庭审培训。月对全市名民调员进行了资格考试;完善了民调工作制度。统一了民调工作台账、标识和文书格式,实行了“村建卡、乡建册、市建账”制度;开展了“优秀调委会(调解室、调解员)评选活动;与法院联合,完善了“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共调解民间纠纷8件,调解成功304件,调解成功率达8%以上。 (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对社会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监管力度,确保重新犯罪率零控制。目前,我市共有社会服刑人员73人,刑释解教33人。为切实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管理,我们加大了日常管理力度,坚持每季度普查一次,不定期抽查、见面、谈话常态化;严格落实必

3、接制度和审前调查评估制度。做到出监有人接、回家有人管、生活困难有人帮;完善了责任体系,百分之百签订“社区矫正协议书”和“安置帮教协议书”。做到了“五清”(对象底数清、家庭成员清、生活情况清、社交情况清、就业情况清);严格落实手机定位系统和三级动态管理;坚持以正面教育、正面引导为主,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一次法制教育、一次公益劳动、一次走访调查、一次现身说法、一次积极分子评选、一次心理辅导。先后组织开展法制教育12次,受教育人员达00余人次,开展卫生清理、敬老院帮扶等公益劳动9次,树立正面典型12人,建议减刑1人,建议撤销缓刑5人;加大了培训和安置帮教力度,加强了培训基地和安置基地建设,今

4、年共培训人员86人,安置86人,安置率00%。对7名从业人员进行了政策帮扶,将2名服刑人员子女送到少保中心学习.连续年保持重新犯罪率零控制。10月份代表石家庄接受了省司法厅、检察院联合执法大检查,得到充分肯定。 (三)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推进了大普法格局建设。大力开展“司法行政进社区”活动。制作业务介绍、服务事项、服务承诺等宣传牌60余块,宣传单、法律手册、一卡通、手提袋、致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封信等宣传品2万余份;在电视台制播“司法在线”节目9期;开通司法行政网和政务微博;编发手机法制短信万余条;利用集市、庙会、节日开展普法活动6次;到学校、企业、乡村、单位开展法制巡回讲座46场次;开展了民主法

5、治“示范村”、“示范单位”、“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组织环保、国土等普法成员单位开展各自法律宣传活动,累计重阳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免费法律咨询1800余人次。 (四)大力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强化“法律顾问团”职能,积极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继续开展法律服务企业行活动;主动介入招商引资、商贸洽谈、项目建设、合同签订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入企业和重点区域,建立联系点,为经济活动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参与起草合同文本400余件次,为00多宗贷款提供了法律服务,办理公证0件,同比增长50。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91件,同比增长100。创新法律服务

6、模式,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整合法律援助、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公证、社区矫正、司法鉴定等多项法律服务资源,在市法院对面建立了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率,扩大了社会影响。 (五)切实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化水平。大力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公正司法为人民”和“政法大讲堂”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了岗位练兵、演讲比赛、文体比赛、调研等活动;司法鉴定工作坚持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上下功夫,严格把好接待关、委托受理关、鉴定关、收费关、档案管理关等“五关”,鉴定10件,无一错鉴、假鉴发生,被上级司法机关树为标杆;完善了律师管理工作五项

7、制度(公示制、备案制、汇报制、评议制、考核制),杜绝了1人所、黑所、黑律师等现象;硬件建设进一步强化,12个司法所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3个司法所配备了警用车辆。经省司法厅检查验收,我市长寿、马头铺、协神、木村、大岳、杜固6个司法所被省司法厅评为规范化司法所。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我本人严格自省、自律,起带头、做表率,带好队伍。全年没有因工作失误引发的上访问题,全局未发生一例违法违纪问题。 二、存在的不足 (一)司法行政队伍职业化水平有待加强。 (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司法干警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需要进一步提高。

8、(三)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业务工作保障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明年工作谋划: (一)深化平安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民调组织“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大“诉调对接”力度,提高调解质量和数量,创经验、创亮点,力争在省、市推广;健全劳资、保险、拆迁、物业等专业性调委会;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调解员能力水平;规范调解程序和工作机制;坚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和“金牌调解员”、“优秀调解员”评选活动。 (二)坚持围绕中心,努力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最优法律支撑。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团”作用,广泛参与社会各项事务;大力开展“法律服务企业行”活动,主动为企业、项目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建议

9、;完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将法律服务质量推上一个新台阶。 (三)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对全市三分之一以上村、学校、社区、市场、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普法教育活动;广泛开展“订单式”普法,更加有效地满足普法对象的需求;创新“司法在线”节目形式,打造法制宣传品牌;推行“大普法”格局,督导各普法成员单位做好本部门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宣传等活动。 (四)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重点,抓好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的防控管理、教育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六个一”活动;进一步推进培训安置基地建设,加大教育、感化、帮扶力度,确保重新犯罪“零控制”。 (五)努力服务民生。拓宽法律援助渠道、简

10、化受理程序,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扩大“238”法律服务热线影响力和覆盖面,为社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年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300件,使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六)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破除“四风”问题,提高司法行政干警新做好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狠抓制度落实,经常性开展调研和演讲活动,力争使每一名干部都能做到“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努力把司法队伍锻炼成一支政治坚强、作风优良、业务过硬、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战斗集体,为司法行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内容总结(1)市司法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民调维稳、社会服刑人员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市共有社会服刑人员7人,刑释解教533人(3)创新法律服务模式,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大力开展“法律服务企业行”活动,主动为企业、项目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