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200(80)翻译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01345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SC200(80)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MSC200(80)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MSC200(80)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MSC200(80)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MSC200(80)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SC200(80)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SC200(80)翻译(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OLAS 救生衣 要求匯整 MSC 200(80) 2005.5.13版 部分1:救生衣原型测试2.1 温度循环试验1件救生衣,交替地经受-30及+65的环境温度.各交替循环无需一个紧接一个,可按下述程序重复10个循环,之后进行外观检测.救生衣不应出现任何类似褶皱,破裂,膨胀,溶蚀或者机械性能变更现象:1. 头一天,完成一个8H,+65的高温过程;并2. 同一天,将各试样从加热室中取出,并在常温下敞开置放至次日;3. 第二天,完成一个8H,-30的低温过程;4. 同一天,将各试样从冷室中取出,并在常温下敞开置放至次日。2.2 浮力试验将救生衣刚好浸于淡水液面以下的位置,在浸入时及浸入24H后

2、均应测量其浮力。二者之差不得超过初始浮力的5%。2.3 火烧试验将一个30cm*35cm*6cm平底试验盆置于基本上无风之处,加1cm深的水,接着放入足量的汽油使总深度不少于4cm。点燃汽油使其自由燃烧30S。之后,使救生衣的底部高出试验盆顶边25cm,以直立、向前、自由悬挂的状态,将救生衣移过火焰使曝火时间为2秒。救生衣移出火焰后不得继续燃烧超过6s或者继续融化.2.4 非浮力材料的材料測試除浮力材料外所有应用于救生衣结构的材料,如外罩、织带、针车线,扣具等,需送国际标准认可的测试单位测防锈,不掉色,抗老化,耐海水,抗油及防菌测试.2.5 强度试验衣身或提环的强度试验(水平負載)2.5.1

3、将救生衣浸入水中历时2min,然后从水中取出,按由人穿着的同样方式组装好。对救生衣在穿着者身上固定部位和救生衣的提环上分别施加不小于3200N(对儿童救生衣为2400N)的作用力并保持30min(见图)。试验结果,救生衣不应损坏。肩部强度试验(垂直負載)2.5.2将救生衣浸入水中历时2min,然后从水中取出,按由人穿着的同样方式扣好或使用測試架。对救生衣的肩部施加不小于900N(对儿童救生衣为700N)的作用力并保持30min(见图)。试验结果,救生衣不应损坏且救生衣在测试中不发生移位2.6 浮力材料測試以下测试试样应从每个救生衣浮力材料上取8个.试样至少要有300mm2,厚度和使用厚度一样.

4、如果浮力材料为木棉的话,整件救生衣应做为试样.在测试初始与结束时都应记录试样尺寸.如果是用多层材料来达到救生衣所需的总厚度,试样应取最薄的.温度循环下的稳定性2.6.1 6个试样需做温度循环测试.交替地经受-30及+65的环境温度,各交替循环无需一个紧接一个,可按下述程序重复10个循环:1. 头一天,完成一个8H,+65的高温过程;并2. 同一天,将各试样从加热室中取出,并在常温下敞开置放至次日;3. 第二天,完成一个8H,-30的低温过程;4. 同一天,将各试样从冷室中取出,并在常温下敞开置放至次日。2.6.2在最后一个循环时,应记录试样(除木棉)尺寸.检查试样,试样不应出现任何外观,结构或

5、者机械性能的变更.2.6.3 2个试样应切割开来,其内部也不应出现任何结构损伤.2.6.4 4个试样应用于压缩及吸水测试,其中两个还应在做完防油测试后做此测试.PS:防油测试 室温环境下,把试样水平浸入柴油以下100mm处24小时.测试过后,试样不应有皱缩,破裂,胀大,溶解或者机械性能的变更.压缩及吸水测试2.6.5 测试应在淡水中进行,并且试样应在距水面1.25m处浸泡7天.2.6.6 测试操作:1.提供的2个试样;2.通过2.6.1(温度循环测试)的2个试样;且3.2个做过2.6.1温度循环和2.6.4防油测试的试样.2.6.7 应用N来计量经7天泡水后的试样的浮力.经过防油测试样品的浮力

6、损失赔偿不应超过10%;对于其他试样,浮力的损失应不超过5%.试样应没有任何损伤迹象,如:皱缩,破裂,胀大,溶解或者机械性能的改变.强度测试2.6.8 材料的断裂强度应在2.6.6.3前后都做测量.当根据国际标准做测试时,材料应先经受一个最小为140KPA的抗拉强度,在经过多重环境处理后,此强度值的减少应不超过25%.如果是木棉的话,保护层的环境处理前应先承受最小抗拉强度为13KPA,在经过多重环境处理后,此强度值的减少应不超过25%.2.7 穿戴试验2.7.1 为了让在不利条件下外行人不正确的穿戴风险最小化,救生衣应先做如下检查和测试: 1.粘扣应该精简且易于锁合,不应要求打成结; 2.成人

7、救生衣应适用于成人的各个尺寸,不管是穿轻便衣物或者是厚重衣服; 3.所有救生衣可以内侧外穿,或者只能有一种穿法.測試者2.7.2 试验应由至少12个体格健壮的人员进行,他们的身高和体重如下:1.体型较小测试者可以是非成年人;2.至少1/3人但不多于1/2人应为女性,但除最高身高档,每身高檔次中应至少1名女性;3.每个高度档中,应最少有1名男性和1名女性;4.至少有一个受试者应在标”1”处选取;5.剩下的足量受测试者应在标”X”处选取,每格不多于一名.应保持以质量为准对受试者统一划分;服装2.7.3每个受试者应按如下规定穿上测试指定且适合他们体型的衣服:1.日常着装:常规的室内衣物,不会影响到救

8、生衣的穿戴;2.恶劣天气服装:恶劣环境下的合适衣物,如带帽的厚茄克以及温暖的棉手套.2.7.4 每个试验应从给出命令那一刻开始计时,直至受试者宣称自己完成任务止.当受试者穿好救生衣且调整所有部件让救生衣紧紧地固定好以达到水中使用目的时,可认为整个穿戴任务完成.如果有需要的话,完成充气也应加入评判标准.无指示测试2.7.4.1 受试者可以挨个或整队进行测试.日常着装情况下,第一次尝试(测试)应没有任何辅助,指导或者预演.扣具置于存储状态位置的救生衣,应正面朝上,平放于测试者前面.给每个测试者的指示应该都是一样的”请尽可能快地穿好救生衣,并调整到一个舒适位置以便你能够弃船求生.”至少要有75%测试

9、者,能够在1min内完成测试.如果测试者正确地穿好救生衣,但没有调整好,则他在做2.8.8的入水测试时,应先调整好救生衣,以便判定救生衣的性能及穿戴是否成功.指示后的测试2.7.4.2对于那些做无指示测试花费用时间超过1min或者未能穿好救生衣的测试者,在给他们示范或解说穿戴步骤后,受试者在着正常服饰情况,应能够在没有辅助情况下完成2.7.4.1测试,花费时间不超过1min.厚重衣服测试2.7.4.3 每个测试者做完2.7.4.1测试后,应穿上厚的衣服按照2.7.4.1的指示及操作步骤在1min内穿好救生衣.2.8 水中性能试验2.8.1 此试验是要测定救生衣救助一个无能力的或处于精疲力尽或失

10、去知觉状态的人的能力,并表明该救生衣不致过度地限制活动。救生衣水中性能测试的评估是通过与参考测试设备(模具)相比对而得的.全部试验应在平静的淡水中进行。受试者2.8.2 这些试验应至少由, 名如2.7.2所述的人员来进行。应仅挑选那些擅长游泳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具有在水中放松的能力。服装2.8.3 受试者应只穿游泳衣。水中性能试验的准备2.8.4 受试者应熟悉下列每项试验,特别是对于放松及脸朝下时呼气的要求。受试者应不经帮助,只按由制造厂所提供的说明书穿上救生衣。入水后,应注意不要让大量的空气进入救生衣或者泳衣.观测者应注意2.8.5中规定的各点。复正试验2.8.5每个受试者在水中应做出俯卧的

11、,脸朝下姿势,但是要抬头保证口部在水面之上.受试者脚是被支撑的,与肩同宽,让脚后跟刚好处于液面之下.在调整好蹬直双腿,双臂置于两体两侧的初始位置后,让受试者按以下指示逐渐地进入完全漂浮放松状态:让双臂和双肩放松;接着是双腿,再着脊椎和颈部,当呼气的时候让头进入水中.在放松阶段中, 受试者应保持稳定的脸朝下姿势.一旦受试者在放松状态下脸部入水后,迅速做出极度疲劳状态,受试者的双脚要完全释放.此状态时间记录要精切至0.1s,记录时间从双脚完全放松至受试者嘴巴露出水面止.以上测试应做6次,并且舍弃最高值和最低值.然后测试应由参考测试装置(模拟人模具/假人)做6次,舍弃最高值和最低值.穩定平衡測量2.

12、8.6 於复正後,在穩定放鬆下,測量各個值。 1.干舷高:液面与呼吸部位最低点的垂直距离.比如,如果嘴巴闭合,则测量鼻孔与液面垂直距离;如也用嘴呼吸,则测量较低嘴角与液面距离. 2.脸平面角:额头最前端与下巴构成平面与液面所成的角. 3.躯干角:肩的前部与臀骨所成平面与垂线所成夹角. 4.横倾角:双肩(如要用头部的话,就是双耳)所成直线与液面所成角.評估2.8.7 經過2.8.5及2.8.6,有5個值要量測且必須符合標準。 1.翻转时间:选定受试者的平均翻转时间应不超过用模具测试所用平均时间.不能翻转数量,如果有的话,也不应超过模具测试的数量. 2.干舷:选定受试者的平均干舷高度应不少于模具上

13、所测值. 3.躯干角:受试者的平均躯干角应不小于模具测试角扣减5度的值. 4.脸平面角:受试者的脸平面角应不小于模具测试角扣减5度的值. 5.救生灯定位:救生衣上的灯位置应保证其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可视.跳水测试2.8.8救生衣不做调整,受试者应从至少1m高,以双手举过头顶,双脚朝下垂直跳入水中.入水时,测试者先放松后做出极度疲劳状态,记录测试休息时的干舷高度值.测试应在4.5m的高度重做一次,但是当中入水中时,测试者应抓住救生衣避免可能的伤害.进入水中时,测试者先放松再做极度疲劳状态.记录测试者休息时的干舷高度.救生衣及它的部件都不应有任何损伤.如果被确信是因为跳水而造成的伤害,救生衣因丢掉或者

14、测试要从较低高度执行或者增加风险的防范.评估2.8.9 完成上述每个水上试验后,1.测试者应保持脸朝上位置,且平均干舷高度不小于模具所没值;2.救生衣不应移位或者给受试者造成损伤;3.没有任何会引起水中性能或者浮力的损伤;且4.救生衣附着物没有损伤.稳定性测试2.8.10测试者在水中应达到一个脸朝上的放松平衡状态.测试者应遵照如下指示做出胎儿的姿势让你的双肘夹紧于身体两侧,双手置于胃部,如果可以置于救生衣下方,并且蜷缩双脚尽可能让双膝置于胸前.抓住测试者的双肩或者救生衣上部让测试者绕纵轴顺时针旋转这样测试者就可以达到555的横倾角.之后,释放测试者.测试者应归回到脸朝上位置.然后,再做逆时针测

15、试.整个测试应用模具重复一遍.选中的救生衣不应让测试者转至脸朝下位置.穿着选定救生衣的做胎儿测试者回归至脸朝上姿势数的数量应不少于用模具做的测试数量.游泳及水中应急处理所有测试者,不穿救生衣时,应尽力游25m并登上救生筏甲板或者高出水面300mm的硬性平板.所有受测试者成功地完全这一操作后,应穿上救生衣重复此流程.至少2/3的人能够在没有救生衣及穿着救生衣情况下完成此测试.游泳及出水试验2.8.11 所有受试者,不穿救生衣,应尽力游过25m并登上一只救生筏或者其平面高出水面300mm的一个刚性平台。所有能顺利完成此任务的受试者应再穿上救生衣进行前述试验。应至少有2/3的不穿救生衣而能完成该任务的受试者,也能够穿着救生衣完成。2.9 儿童救生衣试验尽可能地给儿童及婴儿救生衣做与成人救生衣相似的测试.婴儿及儿童测试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