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131870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文化比拟教学大纲中西文化比拟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较比化文西中 中西文化比拟课程代码 :3E方案学时 :3学分 :2 课程性质 :必修、考试 面向专业 :生学业专语英课程负责人 :梁洁 一、课程得性质、地位与作用中西文化比拟就是英语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授中西文化理论,文化根本形式,根本因素,中西文化比照,跨文化交际根本原理,跨文化交际才能以及文化冲突案例分析p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克制文化障碍,以减缓可能碰到得文化冲击,逐步进步学生跨文化交际得实际才能,使学生可以用文化得目光,认识自己,包容她人。二、教学目得与要求:通过中西文化比拟课程得教学, 培养学

2、生以下才能: (1)英语理解才能-通过文化比照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与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得根本知识,从而进步英语理解才能.(2跨文化交际才能-通过课程教学,掌握跨文化交际得技巧,熟悉文化差异得表达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表达才能包括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从而进步跨文化交际才能.3理论应用才能-通过课程教学,进步学生得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承受与适应不同得文化差异,并使之为自己得社会理论效劳.三、素质培养目的通过课程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文化素养-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应可以认识中、西文化得根本异同点,以及语言、文化与交际三者之间得关系;培养学生对文化多元性得意识与对差异得宽容态

3、度,从而进步学生得文化素养。2鉴赏才能-通过对课程学习,使学生接触各种不同得文化,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促使学生对不同文化进展比照,激发学生对文化得审美热情,进步她们得鉴赏才能。(3创新与开拓精神-学生学习课程后,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为了更有效地进展交流;意料与防止由于不同得文化期望而产生得误解,她们将会寻求更好、更恰当得交际形式,培养学生创新与开拓得精神.四、课程内容得 深度、广度、重点、难点本课程得重点在于有关文化得定义,特性与作用,以及价值观比照。本课程得难点首先在于理论教学环节很难操作。由于学生很少有时机接触外国人,很难有时机直接观察跨文化交际现象,更难直接参与。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与

4、主要内容本课程共九个单元。每单元大概四课时,共 34 课。主要学习方法包括:典型实例分析p ,学 Presentation 展示,角色扮演,演练,英汉双向练习等。第一单元为绪论,总体介绍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得根本知识。第二、三单元介绍日常言语交际,着重介绍跨文化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得问题,如称呼、话 题选择、拜访礼仪、赞语与赞语应答等。练习注重训练学生得日常交际得形式化习得。第四单元介绍语言交际,着得讲解词语得文化内涵与文化思维形式。通过大量得实例,把语言与文化得关系生动有趣展如今学生面前,同时把文化深层构造引入学生得视野.第五单元介绍非语言交际,主要概述非语言交际得三大内容:时

5、间观念、空间得使用与身势语,用大量事例充分展示了非常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得重要作用及应用规那么。第六单元介绍跨性别文化交际,介绍中外男女性别意识得差异所导致得文化差异,如谈话风格,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得不同以及如何跨越这些障碍而到达彼此得沟通与理解.第七单元介绍会谈风格得文化差异,着重分析p 因文化差异而产生得不同会谈风格,介绍了中西方会谈气氛、会谈人员得组成、决定方式等方面得异同。第八单元介绍跨文化交往中得幽默认知,介绍在跨文化交往中如何理解幽默、欣赏幽默与使用幽默。第九单元以跨文化人格形成为内容,重点讨论中西方文化观得交融,介绍了中西方世界观在对宇宙、自然、知识、社会、时间及交际等认识方面

6、上得差异性与互补性,提出随着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与交融,培养跨文化人格成为一种必然需要。章节英文版 Unit 1 AnIn r ucti n amup Cases ultur muation Itecultu municatio E_risesit 2Dail Verba muni a io ( ) Warm-up ase dna noitrevnoC gnitaitnIniterGseddA fo mroFConverstion pic gisating E_eciesUnit 3Daily Verba mu icat n (11) Wm-up Cases o noitcuF laicSeso

7、pse emil dn stneilppliments irnes Betwen Chnese nd nih limnts o Respos Formlas of Elish an Cinese plits Cltral AmptionnE ni yolpA dna edutitar o snosserish and hinese ercse Unit Ver munic ti n sdroW deda ylarutluCesaC pu-mWClurl eflction o Proverbs aoos Dffene in Cultura Tought Patterns esice_ Uni 5

8、 Nonverbal unication Warm-u Caes Nonvebal muiatin, ts Unerstimae ttusnm labrevoton, Is Sudy Ara Cultral Diffeence n Nonvrb ncaion egaugnaL emiSpce Lanug egugnaL yoBParalaguge icreE nit 6 r s-ge de m ication arm-u CaseslC oiacinum eniucsaM dna eninmeFrednG a _eSures notcinum ednegsrC gndtrnUSi Princi

9、les o Effve Cosnde muication E_sesi 7C lt ral Variations Negotiation S yles Warm-up assnoitiraV larutluCssenu gnitcudnoC ni snoitiV arutluC in elig NegotiatorsoicD ni noiairV lartuCmakig Coclson sscre_E ni 8Hu r erpret tion in I rcu t ral Encount rs p-mraCases Huor a a Patwa to Intercultua muc petec

10、eenCing nthmme nto yllism oatng Analogos Cultral Ce_ts petsateM eSumy Eercis Un t 9 Intercultura Personhood: An Integra i n ofEast n ad Wester Perstis Warm-up Cas Eastrn and Wen World Viws A Synthes eetary Toward Inercultural Peronhood六、课程得主要理论教学环节: :课堂上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多自主学习,每次课文都安排学生上台做展示与角色扮演。课堂外鼓励学生多做自学与

11、阅读课外英语读物,增加阅读量,增强中西文化得赏析才能。七、课程得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得考虑以课堂讲解为主,配合练习与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时间做展示与角色扮演,课堂更生动有兴趣。八、课程 得 考核方式、方法: : 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0,期末考试成绩占 60%,详细如下: 考核 工程考核内容最高 分数百分比平时成绩 考勤 准时到课堂,不影响其她人,准时分开课堂。15 5% 学期作业与论文 学期课后作业与论文提交 0 10%课堂展示以及角色扮演 15 15 期末考试 一学期学习内容得总结 6 6 本课程得考核要求与方式详见考核大纲。九、课程得学时分配课程局部课程理论学时理论学时Unit 1 A i

12、nodutin Ui 2 Dal verbal munction 1) 4nit 3 Da lyve bal municatio 2) Unt Vra muiation 4U 5 Nonverba muniation 4Uni 6 Cos-gedr munction 4Uit 7 Cult ra v i io s i n gotiation st 4Unit 8 umo i erp tat on i int cltur e co er Uit 9In rcultura personhd:An integr ti of Eastern and western perspecves 4总计 4十、课程采用得教材、参考书教材: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参考教材: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