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城保洁市场化运作的调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114886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县城保洁市场化运作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关于县城保洁市场化运作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关于县城保洁市场化运作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关于县城保洁市场化运作的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关于县城保洁市场化运作的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县城保洁市场化运作的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县城保洁市场化运作的调查(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县城实行市场化保洁的调查与思考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对外展示怀集形象的窗口,随着县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面积的不断扩大,县城环境卫生问题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如何推动县城环卫工作改革,探索实施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大幅度提高环卫质量,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成为抓好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的首要任务。近日县政府办组织人员对县城环卫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县城环卫工作现状目前,县城环境卫生工作由县城管局环卫处负责,为股级事业单位,现有在职人员 人(其中正式职工 人、临时工 人)。该所配有垃圾运输车 台、道路清扫机 辆。县城建有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中转站1个、公厕8个。随着

2、城区的建设发展,县城区面积达 平方公里,共有新城路、中兴路、振兴路、新兴路、东方大街、迎宾街、曙光街、育新街、建设街、合义街等10条道路,县城街道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面积达 万平方米,一线环卫工人平均每人每天需承担的保洁面积近 平方米,整个县城日清运垃圾量达 吨左右。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城的环境卫生工作,不断加大县城环卫投入,增拨环卫经费,增添环卫设施,建立健全各项环卫制度,多次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活动,基本保证了县城的干净、整洁。但是,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居民人数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对县城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也相应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工作量和

3、工作难度不断增大,一些存在问题也凸显出来,需要审慎研究,设法加以解决。1、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目前,我县环卫管理的体制仍然沿袭过来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基本上还保持着高度行政化局面,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既要负责管理,又要负责服务,结果既不能有效地实施管理,又不能很好的进行服务,这是管理体制中最大的弊端。同时,环卫部门是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实行事业化体制,“旱涝保收”,使环卫部门在改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处理费用等关键问题上缺乏动力。2、人员不足,待遇偏低。按照国家有关劳动定额的规定,清扫保洁人员的日工作量为:一级马路(主街道)每人2800平方米/天;二级马路(次街道

4、)每人4000平方米/天;三级马路(过境公路)每人6000平方米/天。目前,环卫工人,保洁任务大大超出了正常的劳动定额和强度。与周围县相比,曲周县环卫工人 名,人均保洁面积 平方米天;馆陶县环卫工人 名,人均保洁面积 平方米天;鸡泽县环卫工人 名,人均保洁面积 平方米天。由此可见,我县环卫工人数量较少,人员不足,所以只能对城区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开展正常保洁,且标准不高,遇到重大活动举办时,只能进行突击保洁。工资待遇上,一线环卫工人人均月工资约为450元,在当前物价上涨、工资上调的大背景下,环卫工人工资严重偏低,且无社保、医疗等方面的补助,影响了环卫工人的积极性,3、政府投入大、管理成本高。据了

5、解,近年来我县每年在环卫方面的投入都在90万元左右,从理论上来讲,如果这些资金都用在环卫工作一线应该是足够了,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环卫管理机构一直讲资金不足,原因是管理层次和人员多,管理支出和其他费用高。三、外地经验目前,全国各地城市都在推行环卫管理体制改革,主要的做法就是政府从花钱养人做事到直接花钱办事的转变,将城市的清扫保洁等环卫作业彻底推向市场,由企业进行具体运作,从而实现政府省钱、企业盈利、城乡环境转变的多赢局面。外地城市的改革经验归纳起来有:1、将环卫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解决目前存在的政企不分、管干不离、关系不顺、职责不明的状况;2、采用“核定基数,定额包干”的办法,将环卫作业推向市场

6、,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平、公正地面向社会招标拍卖;3、进行环卫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简机构,提高效能,建立新的人事运行机制;4、建立完善的监理监督队伍,健全严格、细致的监理监督制度和工效考核奖惩办法,将城市的环境卫生置于政府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四、建议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解决我县现存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继续深化环卫管理体制改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1、积极改革,探索试点。实行“以钱办事,管干分离”,把环卫作业推向市场,将城区10条主街道清扫保洁环卫作业划分为2个作业面,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由中标的保洁公司在缴纳作业质量保证金后,将城区街巷的清扫保洁工作全面承包,由政府制定细化的考核奖惩条例,做到奖罚

7、分明,优胜劣汰。2、制定标准,强化日常监管。由县政府牵头,县直有关单位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与,科学合理制定城区环卫管理标准,明确各主街道、支街背巷的清扫范围、保洁程度,规定保洁时限。撤销县城管局环卫处,整合科室职能,设立县城环卫监管机构,具体负责城区日常环境卫生的的监督管理,对城区环卫建立绩效制度,将日常监管纳入年中综合评价的范围内,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并迅速做出相关处理。3、完善方案,公平考核。根据城区环卫工作的实际,完善环卫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案,成立由县政府主管县长任组长,县城管局、爱卫办等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考核领导小组,半年和年底分别按照环卫标准,对县

8、城环卫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优、良、差三个等次,并分别与年终绩效奖金挂钩,切实推动县城环境卫生清扫工作质量和保洁效果。资金投入欠缺。县城环境卫生管理的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两个渠道:(1)一是财政拨款。县财政拨付的按环卫所人数全年包干经费,2007年是197万元;(2)收取居民住户的垃圾收运费。我县收取的垃圾费标准偏低,而且存在难收漏收的情况。目前县城的垃圾收运费是按照1998年制订标准来收取的,为普通住户3元/月,上门收集垃圾的5元/月,门店每间(卡)6元/月,是全市最低的。2007年县财政返还的垃圾收运费为110万元。在垃圾收运费征收方面,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在2002年9月下发的关

9、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就明确“鼓励采取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统一收费和代扣代缴等方式,确保污水和垃圾处理费的足额征收”。肇庆城区从2000年起已实行垃圾处理费与水费一票开出,有效地提高了征收率。2002年12月,县长办公会议通过了在县城实施垃圾收运费与水费一票开出的做法,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工作至目前尚未实施,只能由市政局派人在自来水公司收费处设点收费,由于部分住户不愿交纳,造成难收漏收情况严重,估算每年漏收约30万元。(二)(三)机械设备配置不足而且残旧不堪。目前环卫所的车辆设备除近年购置的2台运输车和1台洒水车外,大部分已使用了十年甚至十几年,相当部分设备已残旧不堪,且未有

10、道路扫地车。由于机械化程度低,清扫保洁工作以人工为主,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保洁质量。(四)环卫设施建设滞后。一是按照国家标准,每0.7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设置1个垃圾中转站,每25003000常住人口设置一座公厕,按目前城区建成面积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万人计算,应建垃圾中转站812个,公共厕所4352座。目前,已建成使用的垃圾中转站只有4个,公共厕所只有11座,存在较大不足,影响了环卫工作的开展;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2003年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要求,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05年要达到50%以上,2007年要达到60%以上,2010年要达到80%以上。目前,我县城区垃圾处理场

11、只能进行简单填埋处理,远未达到上述要求。因为未经处理的垃圾渗透液污水污染周边农田,造成部分农田水稻减产或失收,每年还要赔偿8万元给当地农民。(五)环卫工人待遇偏低。但要进一步提高环卫质量,达到三年上水平要求,可谓困难重重。一是资金严重不足。工资待遇上,现有环卫工人正式职工 人,月工资 元;临时工 人,月工资 元,且无养老保险、绩效奖励等,清扫保洁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的每年政府拨款共 万元,而支出为210万元,目前,正式职工。加上环卫处历年负债建设,尚欠贷款、集资款、工资、社保、医保金等182万元(此为审计结论),所以资金运转非常困难,人员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其二,设施老化。除近年新添置设施外

12、,其他设施已破旧不堪。二台洒水车分别使用了8年和10年,是濒临报废的病车,经常出现误工现象;40个钢板斗已有50%被腐蚀报废,垃圾裸露率为30%。44座公厕只有6座是水冲式的,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分布不均,目前东区没有一座公厕。其三,垃圾场建设迫在眉捷。现团山垃圾场已接近最大容量,至多可供填埋半年左右。环卫部门对新垃圾场选址有2个方案,一处是七里村,总投资约600万元;一处是水口山,总投资约400万元。但垃圾场建设费用无着落。 3、秩序乱 县城秩序经大力整治已有明显好转,尤其是西溪街、戏台坪等处现已基本畅通。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屡禁不止的乱贴乱画、乱挂乱吊,屡罚不绝的乱摆乱设,屡教不改

13、的占道维修、乱挖乱建,屡惩不断的乱停乱靠,这些问题始终是城管工作中任务最重,管理成效最差的“老大难”问题。今年210月,城监部门发放门前三包整改通知2000余份,拆除乱搭乱建棚点200多个,规范违章摊点8000多次,处罚卫生差的门店1000多个,协助交警部门规范和处罚车辆违章4(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请保留此标记。)000多起上述数字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秩序混乱实在是触目惊心。究其原因,有4种:市民整体素质不高,秩序意识不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占道经营的“游击战”与越店经营的“阵地战”比比皆是。据10月26日上午统计,西溪街的越店经营与占道经营

14、分别是21起、8起;11月3日上午统计,蔬菜公司附近乱停乱靠25次。弱势群体利益与管理工作有矛盾。大多数违章者是县城老弱病残或“4050”人员,谋生技能不强、资金不够,只能小本经营,在街头从事加工、维修、开小餐馆、漫酒摊点、客货运输、废旧回收等小生意以养家糊口,这些经营活动与违章违规仅隔一步之遥,是违章违规现象产生的温床。所以管理人员纠章时,其抵触情绪十分激烈,且屡纠屡犯。广告位与停车场地不适应需求。原户外广告大部分破损,拆除后进行了初步改造,但要统一规范,一步到位,难度较大,因而乱挂乱贴现象在所难免。如果要提高品位,就需大力发展大型户外广告牌,推出大型广告位。部分停车场地设置不合理,从客观上看,乱停乱靠难以消除。管理依据操作性不高。这是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通病,目前县城管理主要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条例(1995年101号令),省政府制定的实施细则,这两个最权威的法规操作性不强。比如某餐馆门前纸屑成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