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及预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11477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及预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及预防摘要:幼儿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不但要交他们学会自理水平而且要传授做人的基本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此篇文章从幼儿教育的定义、必要性、及特征提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问题,从而分析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解决完善幼儿教育的措施,使全国的婴幼儿都能够受到很好的教育。一、 幼儿教育相关概念 (一)幼儿教育的定义 幼儿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幼儿园、托儿所、家庭里面所实施的关于生活习惯、智力发育、素质培养等各方面的行为措施,从而从小培养他们做人的态度,养成优良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所实施的教育,幼

2、儿教育会给未来更高级的教育打下基础,所以良好的幼儿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二)幼儿教育提出的必要性幼儿园是集体儿童场所,是幼儿学习生活的集体聚集地,幼儿园围绕工作目标,面向家长、幼儿、保教人员展开健康教育工作,不但能提升家长的养育水平和幼儿园的保育水平,更重要的是能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观点,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动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因为幼儿的身体、心理特点,使得我们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保育和教育两者的有机结合,将幼儿教育贯穿于生活过程中。通过对幼儿教育的研究,我们得知:幼儿园等机构,需要为幼儿提供精彩、健康的生活与活动环境,从各个方面满

3、足幼儿发展的需求。幼儿园在实行幼儿教育内容选择的时候,所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感知特点,所选的内容要有利于幼儿经验与视野的发展。幼儿教师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动态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持续的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发展幼儿的知识积累和身心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在全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幼儿园作为社会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需要和谐,让幼儿在和谐的阳光下快乐成长。有学者指出,“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所以社会要构建和谐,从幼儿做起,针对幼儿教育管

4、理提出和谐的发展模式。(三)幼儿教育的基本特征1.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水平增强3岁儿童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在成人的指导下,他们会自己学着拿勺子、自己洗手、会自己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等形成很多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须的生活自理水平。作为幼儿教育管理者应从孩子的这几方面着手,掌握孩子的需求,教育培养好孩子。2. 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儿童3岁基本上就进入了幼儿园,但他们仍然十分依恋父母,作为老师需要给他们以成人的微笑、拥抱、拍拍、摸摸等肌肤相亲的爱抚动作。而孩子们就会愿意和喜爱的老师接近,和他们在一起,孩子往往身体、情绪愉快,行动积极。3. 好奇心强烈,培养

5、求知欲儿童对周围世界很感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的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比如拿到新玩具,会喜欢搬弄,更喜欢操作,喜欢问很多问题,这时候就要启发他们探索其中的奥妙。二、 幼儿教育现状(一) 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农村的幼儿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日常教育几乎为零,绝大部分都是父母在外打工,和祖父祖母共同生活着,有些甚至不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而祖辈们又过份宠溺孙子、孙女,加上贫困,他们一般都会让孩子留在身边,而不送往村办的幼儿园或乡镇的托儿所。而且,因为城乡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农村的幼儿园设施简陋、师资不足

6、、素质低、教育观点落后或幼儿园保教质量低下,学前教育发展迟缓。幼儿园缺乏必要的保洁,消毒设备,厨房卫生条件差,有的幼儿园甚至没有做到为每位幼儿配备单独使用的口杯,毛巾。安全、卫生防疫等健康教育方面的隐患很大。(二)城镇幼儿教育现状 在城镇,独生子女占绝绝大部分。而社会对这个群体教育的重视已经从宏大关怀转入了细微注重。教育者应该清醒的理解到,教育绝不但仅是在文化知识方面的传承,更多的是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细节的感染。所以,城镇幼儿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队伍总体壮大,学历层次整体上移,专业化水准逐步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动,广大幼儿园教师逐渐增多,而且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

7、她们了解国家的幼儿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文件的精神。她们具有较好的,扎实的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具有了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积极互动关系,支持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水平。多数教师持续学习的愿望强烈,他们积极接受继续教育,踊跃参加科研活动,持续积累实践经验,主动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幼儿园设备齐全,但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目前,城镇幼儿园设备齐全,教学质量相对于农村来说也比较好,各方面都很完善,他们也为孩子们雇佣了优秀的生活老师,保洁消毒工作都做得很好,厨房卫生条件很好,并且有为孩子配备专门接送的校车,但是,校车安全这

8、一问题却是目前最重要,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据报道:2011年8月29日,海南省三亚市一名3岁男童早上7时许乘接送车抵达幼儿园后,因睡着而未被司机、老师清点到,以致被遗忘在校车内9小时。直到下午4时30分左右被发现时,男童已经停止呼吸。2011年3月,在北京门头沟地区,一辆核定载客49人的客车,载着81名幼儿园师生,以98公里的时速撞上路边的施工围挡,造成一名男童死亡等比比皆是。这些案件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孩子们的安全问题,生命问题更为重要。 3.隔代教育现象普遍,亲子教育不容忽视 在城镇,大多数年轻夫妇都忙于自己的事业,而把孩子都放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身边,只有下班和平时休假陪着孩子,这样的

9、现象非常普遍,以致于孩子的大多数时间都与爷爷奶奶在一起,而由于年龄和观念的关系,老人的教育方式相对比较封闭,过于袒护孩子,往往会造成家庭成员间或家园之间教育要求的不一致。所以要非常重视亲子教育,这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会教育,我国目前亲子教育的现状不是很理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年轻父母缺乏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重养轻教,教育意识淡薄,亲子游戏的时间,空间少。三、 幼儿教育缺失的原因(一) 体制层面的原因 1.法律法规不健全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他就丧失了受教育权;

10、如果缺乏教育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也可能落空,这俩个基本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的幼儿日常教育之所以不健全缺失,主要也是由于经济体制和社会改革的影响。属于城镇户口的幼儿日常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少,关键是流动人口的幼儿日常教育。流动人口经济本来就很紧张,他们的孩子要进幼儿园也只能进一些环境不好,设施不全,教学质量不高的幼儿园,有的甚至把孩子送回家,不让其在城镇上幼儿园,孩子从流动人口又变成留守儿童。很少有人能使自己的孩子进国际化等各个专门幼儿教育培训机构。美国宪法没有把受教育权利作为基本的人权,但是美国宪法隐含着把迁徙权利看做重要的基本权利。美国出于保护迁徙权利的需要,来保护

11、迁徙和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权。而我国宪法虽然规定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却找不到保护流动人口和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具体根据。 2.政策措施不到位 教育平等权是多种平等权中的一种,它的价值根基是人格尊严,反对任何在教育方面的歧视性对待,这首先就包括教育内容方面的平等;其次是机会均等;再次是享受国家提供的平等教育设施。长期以来,教育投入比例失调,高等教育的投入高于中等、初级、幼儿教育;城市人口大大少于农村,但是城市教育投入却高于农村,教育资源也较丰富。这从根本上,从一开始就造成幼儿教育,农村教育缺失。(二) 经济层面的原因1.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农民大规模的进城务工,产生了留

12、守儿童生长的环境不健全、亲情缺失、学习兴趣下降、性格怪异、非社会化行为日益突出等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教育之间出现较大差异,从而引起幼儿日常教育的差距,社会经济导致一般家庭难以上到私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又没有名额。城乡之间幼儿教育存在差距,从而为孩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的差距埋下了伏笔。2.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现代社会是个利益权衡的社会,竞争激烈,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老师们工资高,学校学费昂贵,一个幼儿的学费甚至比大学生的学费都贵,这无疑对年轻的夫妇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们都为生活奔波,忙于自己的事业,赚取更多的金钱,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从

13、而使幼儿的教育出现隔代教育普遍的现象。农村家长们为了生活把孩子留在家中,大多数都不会上幼儿园,从而也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三) 人事层面的原因1. 思想陈旧,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般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全家都视其为珍宝,寄几代人的希望于一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就显得特别突出。不少家长把幼儿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幼儿一出生就开始为其设计好了将来,希望幼儿能按照自己所设计好的发展道路成长,很少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年龄特点、兴趣等实际情况。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如盲目投资、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盲目放弃等。这种家庭

14、教育的盲目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仅使家长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更极大地挫伤了幼儿的兴趣。如果非要硬性地规定幼儿必须学到什么知识,完成什么指标,然而这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就像无形中给幼儿头上套上了紧箍咒,给幼儿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有些幼儿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极端。一是过分溺爱。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什么都替他们做好。二是过度严厉。不少家长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倔强的幼儿会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意识,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变得

15、性格暴躁,行为粗野;性格懦弱的幼儿,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出欺骗撒谎的手段来对付父母的惩罚与训斥,变得少年虚伪,失去童贞。2. 人员素质不高鲁迅先生认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做一个教师“为别人引路”是十分“不容易”的。“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万分危急时也会用一对可怜的角。”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了解受教育者的身心规律,要懂得分析儿童心理的特点。鲁迅认为“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做老师的如果没有“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蝇之微”这样“切实的知识”,是“绝

16、难胜任的”。可我们现在的幼儿教师几乎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很少有样样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老师。四、 方法对策(一) 社会应重视幼儿教育1.政府应重视设置,深化改革各级政府应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中幼儿教育机构的设置,深化幼儿园办园体制的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园模式和内部管理机制,逐步推进幼儿教育社会化。目前,可在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试点.需要强调的是,地方政府仍有责任办好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使其逐步成为当地的骨干和示范。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还应继续办好所属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的保教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