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 题型分类练 训练10 中外比较类非选择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114188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 题型分类练 训练10 中外比较类非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版高考历史 题型分类练 训练10 中外比较类非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版高考历史 题型分类练 训练10 中外比较类非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版高考历史 题型分类练 训练10 中外比较类非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 题型分类练 训练10 中外比较类非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 题型分类练 训练10 中外比较类非选择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10中外比较类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格兰银行初创时完全是一家私人股份制银行机构,其向国家银行的发展转变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发行的银行”。1833年,议会法案规定只有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清偿资格,这是英格兰银行成为国家银行的决定性一步。其次为“银行的银行”。在英格兰银行货币发行权逐步扩大的过程中,其地位、社会信誉和资金实力不断提高,许多商业银行把现金准备的一部分存入英格兰银行,商业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大多通过英格兰银行划拨冲销,而票据交换的最后清偿也通过它来进行,1854年,英格兰银行基本取得清算银行地位。伸缩性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活动等调节措施,使英格兰银

2、行成为近代国家银行业务的样板。摘编自燕红忠从山西票号看传统金融的近代化转变基于与英格兰银行发展路径的比较视角材料二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户部银行的准备资本为库平银400万两,分为4万股,户部认购一半,其余的由官员民众购买。该行设总办和副总办各一人,总行设在北京,在天津、上海、汉口、济南、张家口、奉天、营口、库伦、重庆9处设有分行。除经营收存出放款项、买卖金银、折收期票、汇兑划拨、公私款项、代人收存财物等一般银行业务外,户部银行还享有铸造铜币、发行纸币、代理部库等特权。1908年2月,经度支部(即官制改革前的户部)奏准,户部银行改称为大清银行,同

3、时制定大清银行则例,进一步确定该行的国家银行性质。摘编自习辉新中国金融60年风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格兰银行的发展特点,并说明该特点的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户部银行和英格兰银行的相同之处。阐述中外近代国家银行业发展的进步作用。答案(1)发展特点:由私人银行发展为国家银行;由“发行的银行”发展到“银行的银行”。形成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英格兰银行自身的优势。(2)相同之处:担负国家银行的职能;有立法作保障;享有货币发行权;承办公私综合金融业务。进步作用: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有利于国家对金融的控制;服务于经济发展;

4、有利于社会稳定。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统治者从明朝灭亡中吸收的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明朝末年因“私征滥派,民不聊生”,终至“国祚随失”。为了稳定对中原的统治,应当“蠲者蠲,革者革,庶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康熙主张“从来与民休息,道不在扰”,在他看来,“家给人足,而后世济”,“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惟频行减赋蠲租”,因此差不多每年都下令蠲免某地钱粮一年或几年,或蠲免一部分。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美国的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认为,应把发展工商业作为“联邦政府的主要目标”,“一旦制造业建立起来,并在我们中间生根,就会给美国伟大、光荣的未来开辟道路,并以此对付任何暴君的干涉”。179

5、0年汉密尔顿先后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共信用的第一份报告关于国家银行的报告等报告。在经过激烈辩论之后,得到国会的认可,这就使美国政府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财政经济政策。根据报告提出的原则和政策,在国家银行建立后,一个以国家银行为主干,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市场、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体系逐渐形成,它们都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和运作形式。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史通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推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举措及其体现出的立国方针。(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比清政府美国立国方针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3)综上所述,简要说明你对国家确定立国方针的认识。答案(1)举措:蠲免租赋,减轻百姓负担。方

6、针:以农立国。(2)不同:以工商立国。原因:清政府注重维护君主专制;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美国确立了代议制民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受来自欧洲国家的压力等。(3)认识:立国方针的形成受国情制约;立国方针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3(2019十堰市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

7、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摘编自赵冬云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等材料二英国革命是民族国家首次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其最大的成果就是创造了君主立宪制这样一个全新的政体。这一创新是在英国传统政治结构的基础上开展的,其主要变化是:通过立法,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议会的权力大幅提高形成了对王权的有效约束;

8、在议会内部形成初步的权力分割和制衡机制,这包括两院制的沿袭、政党的分立;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尊重,包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肯定和对人身自由的保护。由此可见,英国革命建立了现代政治的基本结构,但其民主化改造有许多不足,尤其是高额财产资格将大多数国民排除在议会选举之外。革命后的英国国会、自由实际为少数人专享,英国的政体更大程度上处于贵族民主制的水平。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相较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其成因。答案(1)特点: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三省与六部分

9、工明确;运转具有程序性,且突出皇权。作用:使中央行政运行规范有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不同之处:英国君主立宪制是用法律限制君权,议会成为权力中心,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议会内部也有权力分割和制衡机制;个人的民主权利与自由受到尊重。成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启蒙思想的影响;英国议会和法律制约王权的传统。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卢梭(17121778年)以契约论为武器,论证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他认为,人民推翻暴君之后,就有权废除不利的契约,重新建立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组成新的国家。他强调,必须坚持“主权在

10、民”的原则,主权是至高无上的,不可分割的。国家的最高主权属于人民。卢梭认为作为主权具体体现的立法权也应属于人民,他说:“立法权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置于法律的约束之外,只能以法行事。领袖、官吏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执法人,人民随时可以委托和撤换他们,而官吏则无权剥夺人民的决定权。摘编自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材料二维新变法时期的维新派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即“抑君权,伸民权”,谭嗣同(18641898年)在仁学中提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君末也,民本也。夫曰共举之,则

11、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这种类似法国革命先导卢梭“民约论”的思想,在谭嗣同的论著中不止一处谈到。梁启超说:“彼辈当时,并卢梭民约论之名亦未梦见而理论多与暗合。”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卢梭、谭嗣同社会契约思想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主张的异同。答案(1)卢梭: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启蒙运动在英法两国兴起;法国君主专制制度日趋强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谭嗣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说在中国的传播,维新变法运动兴起。(2)相同:人民有权选举和罢免最高统治者;反对君主专制,认为最高统治者和各级官吏是人民的公仆;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差异:卢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重视法治建设。谭嗣同:没有完全突破君主立宪制的范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