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案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010976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案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师教案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师教案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师教案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师教案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教案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案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电子教案项目名称汽车电气系统的根本构造与根底元件的认知授课时间任务内容汽车电气系统与电器根底元件的认知授课班级授课方式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时数1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介绍的内容、初步了解汽车电子电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识重点:汽车电子电器根底 知识难点:汽车电路个系统 授课情况纪实授课地点实训室教学过程与内容一、 教学程序设计汽车电子电器在汽车中的地位 发动机 汽车是由 底盘 四局部组成的。 车身 电子电器 汽车电子电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与污染等方面的性能。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是一门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说明汽车各种电子电器的

2、构造、原理、性质、使用、维护、检修等诸方面的内容。课程的学习重点:(1)掌握汽车电子电器各部件名称、功用、结构与工作原理。(2)掌握各电器系统常见故障与简单的处理方法。 (3)掌握有关汽车电器系统的一些专业术语。 (4)能读懂常见几种车型的电路图。 (5)了解汽车电器、电子新技术的应用。教学过程与内容学习方法:1讲练结合,课上课下多下点功夫。2注重电子电器和电路方面的学习。 3充分利用资源上网或图书管等学习。4师生多交流。汽车电气系统的共同特点:1单线制:电源到用电设备只有一根 导线,用汽车的金属机体作为公共导线回路,这种电路连接方式称为单线制。 2负极搭铁:蓄电池负极接公共导线,用电器负极也

3、接公共导线。 3两个电源:蓄电池、发电机。4低压直流供电:目前有12V、24V两种电源。汽车电器系统的组成:1汽车电源 2用电设备 3配电装置汽车电源:1蓄电池:是汽车的辅助电源 2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 蓄电池和发电机组成汽车电源系统 用电设备:起动系统:功用是启动发动机。 点火系统 :功用是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照明与信号系统 : 为汽车提供各种用途的照明、信号等。 汽车信息显示系统:包括指示汽车工作状况的各种仪表、报警灯信息显示装置等。 辅助电器系统:空调、刮水器、收音机、电动座椅、电动门窗、防盗系统、汽车安全系统等。 配电装置:继电器 、保险装置、插接器 。 电路开关 导线线束等

4、 思考:汽车主要包括哪些电器设备5.总结、布置作业汽车电气系统主要包括?二、教学内容要点写内容要点,教学重、难点,练习设计知识重点:汽车电子电器根底 知识难点:汽车电路个系统 三、作业与要求 认真努力完成所布置作业,不准抄袭,保质保量与时上交作业。课后小结项目名称汽车电气系统根本构造与根底元件认知授课时间任务内容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授课班级授课方式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时数1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器根底元件、汽车电路常用符号与汽车电路绘制根本原如此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识重点: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知识难点:汽车电路个系统 授课情况纪实授课地点教学过程与内容一、 教学程序设计复习上节课内容:汽车电子电器在

5、汽车中的地位?汽车是由哪四局部组成的? 汽车电子电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与污染等方面的性能。 第一章 汽车电气系统的根本知识汽车电器根底元件导线汽车电气线路中的导线分低压和高压线两种。低压线中又有普通导线、启动导线和打铁电缆之分;高压线如此有铜芯线和阻尼线之分。线束汽车上的全车线路,为了整齐、安装方便和保护导线,一般将不同规格的导线用棉纱或用强聚氯乙烯带缠绕包扎成束,根据装车需要,汽车电气系统制成不同数量的线束。熔断器熔断器又称保险管,在电路中起保护作用。连接器连接器是通常所说的连接插头和插座,用于线束与线束或导线与导线间的互相连接。开关点火开关组合开

6、关继电器继电器属于大电流保护装置,在大电流用线电路中,假如用开关直接控制线路通断,大电流会使开关烧坏,因此在线路中设置继电器。汽车电路图常用符号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的识读电路图一般绘制的原如此汽车电路图的类型与绘制原如此原理框图电路原理图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元器件的表示方法图形符号的布置电路与导线的排列分界限与边框电路图的识读方法敷线图敷线图是指专门用来标记电器设备的安装位置、外形、线路走向等的指示图。线束安装图线束安装图把敷线图中的通路导线相对集中,行成线束。项目名称电源系统认知与检修授课时间任务内容交流发电机的功用与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授课班级授课方式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时

7、数1教学目标掌握: 交流发电机的结构与原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识重点:交流发电机的结构与原理 知识难点:交流发电机原理授课情况纪实授课地点实训室教学过程与内容一、 教学程序设计复习上节课内容:汽车蓄电池的正确使用与维护讨论:汽车有那些电源汽车发电机同学们了解多少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主要电源;给蓄电池充电。 目前汽车采用三相交流发电机,内部带有二极管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所以,汽车交流发电机输出的是直流电。 交流发电机配装电压调节器对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进展控制,使其保持根本恒定,以满足汽车用电器的需求。三相交流发电机硅整流发电机的组成。1发电机局部三一样步交流发电机-发出交流电

8、。2整流器局部硅二极管-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交流发电机的构造与原理1电磁感应现象 所有充电系统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产生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和磁场间有相对运动就会产生电压。导 教学过程与内容体中产生电压的强度取决于:磁场强度 导体切割磁场的速度 通过磁场的导体数量 磁场的建立 利用永久磁铁 导线或线圈通电,周围产生磁场。电流的方向与产生磁场的方向的关系-右手螺旋定如此2导体或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方法 使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固定磁场 使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化固定导体 -都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如此 如何产生连续的电动势 使导体在磁场中往复运动,或在磁场中旋转,有效地利用磁力线所穿过的有

9、限空间来产生电动势 。也可以使导体不动,让磁场不断发生变化 由于必须经常改变导体或磁场的方向,所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方向经常变化-交流电动势 3三相交流发电机的根本原理结构特点: 通电线圈绕在旋转铁心上产生旋转磁场三相绕组产生三相交流电。 根本原理: 当绕有磁场绕组的磁铁旋转时,通过各铁心的磁通发生变化,三相绕组中产生电动势,但因各相绕组的磁通变化存在时间差,故产生的电动势也有时间差4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组成 转子组件 产生旋转磁场 定子组件 产生三相交流电 整流器 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 前后端盖 减少发电机漏磁;安装电刷架和整流二极管。 带轮与风扇 传递动力;散热. 转子轴上压装着两块各有数目相等

10、的鸟嘴形磁极的爪极,其空腔内装有磁场绕组 (转子线圈)和磁轭。 压装在转子轴上并与轴绝缘的集电环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组成,两个集电环分别与磁场绕组的两端相连。定子铁心由内圈带槽的硅钢片叠成,定子绕组的导线就嵌放在铁心的槽中。 三相绕组的必须按一定要求绕制,才能使之获得频率一样、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的三相电动势。 定子绕组有三相,三相绕组采用星形接法或三角形大功率接法,都能产生三相交流电。 思考:汽车电源系统?5.总结、布置作业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二、教学内容要点写内容要点,教学重、难点,练习设计知识重点:交流发电机的结构与原理 知识难点:交流发电机原理三、作业与要求 认真努力完成所布置作业

11、,不准抄袭,保质保量与时上交作业。课后小结项目名称电源系统认知与检修授课时间任务内容交流发电机的拆检授课班级授课方式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时数1教学目标掌握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交流发电机的检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识重点: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交流发电机的检修 知识难点:电压调节器 授课情况纪实授课地点实训室教学过程与内容一、 教学程序设计复习上节课内容:交流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讨论:发电机故障对汽车的影响发电机的常见故障发电机发电之后是否需要调节电压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电压调节器功用: 由于交流发电机的转子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因此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转速变化X围非常大,这样将引起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发

12、生较大变化,无法满足汽车用电设备的工作要求。为了满足用电设备恒定电压的要求,交流发电机必须配用电压调节器, 电压调节器功用:使交流发电机输出电压在发动机所有工况下根本保持恒定。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1触点式电压调节器 2晶体管调节器 3集成电路调节器 教学过程与内容4数字电路调节器 电压调节器调节原理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是:当交流发电机的转速升高时,调节器通过减小发电机的励磁电流If来减小磁通,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B保持不变。 交流发电机与电压调节器的使用须知事项:蓄电池的搭铁极性必须与发电机搭铁极性一样。发电机运转时,不能使用试火方法检查发电机是否发电,否如此容易损坏二极管与其他电子元件。 发现交流发电机不发电或者充电电流较小时,应与时找出故障予以排除。绝对禁止用200 V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