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之见楚王OK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10952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之见楚王OK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晏子使楚之见楚王OK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之见楚王OK》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之见楚王OK(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 晏子使楚(见楚王)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我们每天都在与人交流,语言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语言高手晏子的课文晏子使楚。2.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大家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回忆学过的内容,说一说,楚王想几次侮辱晏子?晏子每一次的回答都非常精彩。尤其是第二次的回答,更加精彩。二、 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1)现在让我们放声朗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琢磨体会,然后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太妙了,为什么? (2)交流汇报。你通过哪个字知道的。请把这种感觉读进字里行间去。 (3)晏子没有直接说的话时什么呢?2.演一演(第一次言语交锋) (1)假演:一生当楚王,其他学生当

2、旁白。老师当晏子。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楚王,你不能讽刺我无能,更不能讽刺齐国没有人才!” 这时候,楚王大怒,拍着桌子说:“推出去斩了!” (2)这样说行吗?(不行!)那我们来演一演他的原话。(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指名两学生,一生当楚王,一生当晏子,众生当旁白。)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3)这两种效果不言而喻,那么晏子的话

3、究竟妙在哪儿呢? (学生自由回答,师评价。) (4)再指名读,请带着这种感受读进文章的自立行间去。读出反驳的语气,但不能激怒楚王。3.成语的拓展积累。 (1)原文中这段描述是这样的:师读古文: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 (2)对照课文,看看这句话分别是课文中哪句话。 (出示成语:张袂成阴 挥汗成雨 比肩接踵) (3)找出课文中对应的句子,丰富的词汇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为精彩。让我们把这三个成语积累下来。4.第二次言语交锋。 (1)师生对读晏子和楚王的对话,师读旁白和楚王的对话,生读晏子的对话 (2)齐国人多到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楚王说:“

4、既然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3)哎呀,原来晏子说了这么多话,是想说自己不中用,所以被派到这儿来了,他用这话直接回答楚王的问话不就行了吗?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拱了拱手,说:“我最不中用,所以被派到这儿来了。” (4)这样说可以吗?为什么? (5)这些理由在我看来有些“夸大其词

5、”,更别说什么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这样的规矩,更让人不理解的是,作为一个国家使臣,哪有自己贬低自己的? (他这样说是为了说明楚国是个下等国家,贬低楚国,从而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 (6)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5.如果让你用一些词语或者句子来评价晏子,你会说什么?(晏子机智巧妙的语言化干戈为玉帛,转败为胜,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魅力)四、 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总结:难怪司马迁曾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意思是,如果晏子还活着,我就算给他拿着马鞭赶车,也是高兴钦慕的。2.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是我们写作的一个特点。3.想知道晏子的其他故事吗?下去以后读一读晏子春秋一书。五、 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见楚王) 侮辱 应对 尊重 语言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