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机构重新认识雷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10930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机构重新认识雷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哲学机构重新认识雷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哲学机构重新认识雷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机构重新认识雷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机构重新认识雷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机构重新认识雷锋简要:在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当代中国,名人数不胜数。但假设要从他们中挑选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20年前一定是他;今天我不再敢肯定一定是他,但他一定仍然在极少数的几位候选人之列在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当代中国,名人数不胜数。但假设要从他们中挑选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20年前一定是他;今天我不再敢肯定一定是他,但他一定仍然在极少数的几位候选人之列。他就是雷锋同志,小朋友们会称他为“雷锋叔叔。自从1963年伟大领袖写下那著名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此后每年的3月5日就被定为了“学雷锋日,而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学雷锋活动到今年已延续了整整半个世纪。从小到大,年复一年地看见,每到

2、这一天,党员、团员们就会上街义务劳动、上门为孤老做家务这便是我对这一天的不变记忆。说起来,雷锋要是还在世的话,应该刚过古稀之年,年龄差不多正好是我这一代人的父辈。但相信不管是我还是我周围的人,我们心目中的雷锋,永远是那个英武帅气的小伙子形象。用当代术语来说,他是一位被塑造得极为成功的群众偶像。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一塑造偶像的过程倾注了整个国家的政府资源,但我们还应该看到,雷锋之后直至今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国家宣传机器也曾试图塑造过许许多多其他英雄人物和正面典型,似乎都再也没有到达过“雷锋同志的成功高度。在我看来,雷锋形象甫一出世,其实便包含了两个非常不同的面相。作为一名在当时可以说是无尚荣耀

3、(如今光环依然不褪)的解放军战士,雷锋首先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我这么说,现在的年轻人多半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其真实含义。应该看到,这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雷锋的那些后来被广为宣扬的口号其中最经典的如“我是一颗螺丝钉都形象地折射出那个全权时代国家渴望塑造的所谓“社会主义新人的理想特征:国家应当是一台有着明确目标的超级机器,每一个个人那么应当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没有丝毫自主性的固定零件(所谓“党教干啥就干啥),他们有同一个思想,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至于“社会,那么压根就不存在,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都笼罩在全能的集体主义精神之下这就是雷锋形象被有意识塑造出来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最初和根本动机。然而,即便在那

4、个时代,对大多数普通中国老百姓而言,他们也许确实会有意识地在思想和口头上把雷锋当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人的典范来学习,但在潜意识里,他们喜爱雷锋,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在日常的身体力行中表达出来的那些传统美德如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勤俭朴素、敬老爱幼等等。这些美德在中华民族一代代繁衍开展的历史上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历久而弥新,并不是那个时代所不懈标榜的“社会主义新人们身上凭空迸发出来的,也不是惟有“特殊材料做成的共产党员独有的。由此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就算在一个决心同过往历史“彻底决裂的崭新时代,古老绵延的文化传统仍然隐秘地延续并发挥着标准人们行为的巨大成效。后来有一段时间,人们忙于“建设和“开展,

5、谈论雷锋的声音逐渐少了。但没多久,随着社会急剧转型、消费主义时代来临、尤其是社会道德严重滑坡、拜金主义价值观念横行雷锋形象再度成为许多人的精神渴求。于是,“雷锋同志又获得了第三个崭新的面相。非常耐人寻味的是,最新一波“雷锋热几乎完全不是官方主流舆论引导出来的,而是一批无名无姓的“80后青年自发地掀动起来的。在他们极富创意的艺术加工下,时隔几十年后,雷锋摇身一变,成为活泼于视频网站上的颇欢送的一位明星他突然拥有了穿越时空的强大法力,经常令人意想不到而又及时地出现那些急需帮助的穷苦人面前,锄强扶弱、乐善好施,时而又表现得有些笨拙乖僻他的外表也被改造成类似于蝙蝠侠那样的夸张形象,故而年轻人亲切地称之

6、为“雷锋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回的“雷锋侠是一个开放的形象,他的故事(及其背后可能会被挖掘出来的“中心思想)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决定且不能更改的,而是随便哪个数字影像爱好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断添加和丰富的。这当然曲折地反映出中国年轻一代身处日盛一日的消费主义时代时心灵深处的渴求,然而,同过去一切反消费主义符号的命运如出一辙,“雷锋侠本身也很快变成了被人消费的商品,他的标志性形象及大红字体口号被广为印制在各种服装、玩具、装饰品等商品上,供顾客讨价还价。相同的一个“雷锋同志,在不同的时代所展示出来的三张面孔,说到底是不同客观主体在不同语境(和需要)下的主观的理想人格的投射,进而也折射出

7、了中国社会在过去半个世纪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点是长久不变的:中国人需要“雷锋同志,因为我们大家都向往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小编推荐优秀期刊?汉语学报?文学期刊刊发论文以汉语为研究对象,致力于事实的开掘和规律的揭示,致力于理论的探讨和方法的探索;促进汉语的母语教学和对外教学,积极推进语言信息处理和语文现代化。为了宗旨的有效落实,我们把以下六点愿望作为办刊准那么。坚持为社会主义效劳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泼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效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