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09862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简要: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关改革,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激起了人们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自信心。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然而作为一种规制型的行政产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关改革,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激起了人们“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自信心。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然而作为一种规制型的行政产物,其中弊端也开始凸显,例如:审批权限设置不明确,现实中的权力“虚放等等。这就要求从流程优化、权力配置、监管高效、协同改革等几点不断改良和优化,从而做到“给企业松绑,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泰州一、泰州市行政审批制

2、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大力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加速政府权力“瘦身清理前,泰州市行政审批事项共计397项(含上一轮清理后省下放以及新法增加的86项)。通过取消、下放、合并、调整管理方式以及暂停行使137项外,保存市级行政许可事项177项,省级行政审批市级初审或受委托事项47项,垂直部门行政许可事项36项。主要做法:一是无法律法规依据或者不按法定程序设立的审批工程以及上级明确取消的事项,一律取消。如:加工贸易合同备案(变更)、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余料结转、核销、放弃核准等。二是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管理类事项,除有特殊规定的,一律下放实行属地管理,如:保安员证的申领、代理记账机构的设

3、立审批等等。三是对于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的事项,将通过取消、合并以及调整管理方式予以解决。如:因公出国、赴港澳任务审批调整为内部管理等。四是将审批事项调整为其它管理方式,如:将成品油企业改扩建审批调整为事后管理,将对外投资协议额1000万美元以下的一般事项核准变行政许可为行政确认等等。五是对一年以上没有实际办件发生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暂停行使,如临时占用体育设施批准等事项。(二)创新行政审批体制机制,简化优化流程1.大力推行并联审批。继续做好建筑工程类和餐饮效劳类并联审批工作,并在此根底上,制作完善餐饮效劳类工程的并联审批流程图。同时,依据?泰州市建设工程工程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对建设工程工

4、程进行审批流程优化,整合为立项(工程审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5个阶段。由过去需要跑40个部门减少为只需跑4个牵头部门,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时限缩减为37个工作日。2.率先实施企业注册登记改革。创新企业注册登记“四证一体审批模式,联合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部门融合、数据共享、网上并联审批。在此根底上,2022年底泰州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三证合一行政许可证照便利化效劳的新模式。改革后,企业注册登记数量和注册资本都增长了30%以上。随后,2022年又整合社会保险和统计登记,全面启动企业登记的“五证合一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投资创业的活力。3.积极试

5、行行政审批事项“容缺受理。但凡在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主要是承诺件事项,主要申报材料具备,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在效劳对象签署书面承诺限期补齐的情况下,相关职能部门窗口先行予以容缺受理,进行实质性审查。目前,共梳理出96个工程可容缺申报材料193份。容缺受理的推行,为效劳对象获取相关行政许可证件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来回奔波之苦。4.精心打造“互联网+联合图审新模式。长期以来,建设工程施工图审因审批部门多、互为前置、流程繁杂、消耗时间长而饱受诟病。针对这一难题,2022年泰州市引入“互联网+,对传统图审模式进行了颠覆式地创新。即按照统一受理、整体进驻、限时办结的原那么,设立联合审图窗口,开发研

6、制网上审批系统,有效地实现了施工图的联合审查、网上流转,设计、建设单位与审图专家网上互动,实时掌握审图进度。审图效率提高80%以上,审批时限也由原来的40多个工作日压缩为7个工作日。这种模式创新在省内外尚属首创。5.强化实施“简政强镇战略。2022年泰州市全面启动重点镇(园区)简政放权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县级权力下放,着力解决“大脚穿小鞋“事权不匹配的窘况。目前,泰兴黄桥、兴化戴南、靖江新桥、海陵九龙等6个镇街作为试点,妥善承接局部县级权限。为确保下放权力的标准高效运行,各试点镇街还搭建了以职能重组和流程再造为核心的“前台+后台式运行架构,即以便民效劳中心、综合执法局作为“前台直接面对群众提供效

7、劳;其他机构作为“后台,主要履行政策指导、政令传递、监督问责等职能,为乡镇持续开展注入新活力。6.全面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2022年1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选取泰州、无锡、苏州、淮安四个设区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在经过反复调研论证、风险评估、审核审议的根底上,2022年5月,泰州市正式组建行政审批局,下设政务效劳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标志着“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全新审批模式在泰州市全面启动。截止到目前,在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等领域的91项行政许可事项已移至市行政审批局,涉及14个部门包括住建局、发改委、经信委等。行政审批局的设立,既是“放管服改革在泰州的重大举措,也是效劳市场主体

8、和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今后,泰州市将进一步打破部门边界,完善审批流程和内设机构设置,积极稳妥地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最大限度地促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三)标准行政审批管理,提升效劳效率1.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2022年泰州市政府重新制定?关于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实施意见?,明确集中方式。目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77项,实际进驻行政审批中心的164项,进驻率达92.6%。在进驻的38个部门中,有29个单独设立了许可处,有7个挂牌成立许可处,所有部门窗口都设立首席代表,做到进驻到位、授权到位、效劳到位,切实解决了让群众“多头跑的问题,根本实现了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

9、2.设立“统一登记,扎口管理。“统一登记窗口负责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登记,以及工程审批全过程的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通过统一登记,全程掌握审批动态,确保按时办结,根本杜绝了窗口部门在审批时间上做假账现象。3.实行“一次性告知单。改革窗口办事指南,统一制作“一次性告知单格式,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必须将工程审批的条件、程序、时限及收费标准一次性告知行政相对人。一式两份,双方在告知单上签字确认,落实双方责任,将首问负责制真正落到实处。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难点和问题(一)审批权限下放力度不够从数量上来看,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得各级政府削减下放审批事项达1/3以上。比方泰州,由原先的397项缩

10、减为177项,实际取消下放占原总审批总数的55.4%。但实质上,权力“虚放的现象还是客观存在的。有的部门取消下放的是非核心权利,“含金量较低,甚至是一些不太常用的工程;有的部门下放的是权力小责任大的权力,保存的是自由裁量权较大的事项;有的部门外表数量减少,却通过合并打包的方式进行新一轮的“数字游戏。(二)“中介审查环节有待标准1.中介组织“审批门槛抬高。政府简政放权意味着行政审批的事项会逐渐减少。但现实中,中介组织评估的工程却大幅增多,类似环评、安评、能评、雷评、震评、水评、图审等,这些评估结果往往又都作为政府部门进行审批的前置程序。而实现评估的这些中介组织,大多是以行政区划为边界进行垄断经营

11、,评估时限目前也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因此收费高、效率低、运行不标准成为常态。资料显示,在审批效劳时间中,中介组织评估就占据60%-70%。由此可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得政府有序放权、提速增效,政府权力在做“减法,但在中介组织这个领域却一直在做“加法。2.“红顶中介滋生新的腐败。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催生了“红顶中介这一特殊群体。有些中介组织是审批部门直接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者主管的协会;有些是政府部门的延伸或是变向转型;有些外表虽是市场化机构,但实质却由职能部门官员控制。这些“红顶中介与政府部门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关系,形成了行政审批的“灰色地带。很多中介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指定承当业务,并凭

12、借手中掌握的“隐形审批权,处处设卡,步步收钱,成为现实中的“二政府。“红顶中介的存在,不仅蚕食了简政放权的改革红利,扰乱了市场秩序,甚至还会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三)行政审批缺乏有力监督当前,我国的行政审批权限设置,无论是审批内容还是工程清理,都是由政府单方面决定。审批主体的单一性造成了无法从源头上进行监督。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内部、社会监督等为主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督体系,但目前来看,监督却难以落实到位。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立法监督不全面、上下级审查不力、同级监察疲软等现象。另外,在我国现有的体制状态下,社会监督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监督渠道不畅、公民社会开展缓慢,进一步导

13、致行政审批的监督难上加难。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一)继续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要始终坚持但凡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但凡社会组织能参与承当的事项,一律转移给社会组织;但凡面向基层且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市、县管理。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工程设定管理,确保实行的每一项行政审批都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进一步加大取消下放的力度,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重点围绕投资审批、职业资格、商事制度、科教文卫体等领域改革。同时,对于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要按规定全面取消,坚决禁止以“红头文件、登记备案、年检鉴定等形式变相增加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理顺部门内部职能关系,对

14、于相同或相近的职能进行归并整合,对于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事项一律按照一个部门承当或权责一致的原那么予以调整;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工程动态管理和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及时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开展要求的事项予以取消或调整。(二)优化流程,标准政务效劳1.全面推进流程再造和并联审批。一是推进并联审批全覆盖。按照“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统一送达的工作模式运行,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的办理机制。大力推行工程联合踏勘、联合图审、联合评估等模式,积极探索试行综合窗口集中审批权改革(即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把审批量少、专业性不太强的审批事项,通过委托授权形式集中在综合窗口办理),更好地利企便民。二是实现流程精

15、简新突破。立足精简、快速、便民、标准,对保存的行政审批工程,更大力度地再造优化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前置审批环节。并以事项为龙头,全面编制办事指南,让申请人一目了然。同时,建立高效审批运作协调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时限承诺制等相关制度。继续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进一步拓展延伸“五证合一内容,将企业登记注销、变更和外资企业设立登记纳入“五证合一集中办理。2.着力打造最优政务效劳平台。一是夯实“三集中三到位根底,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继续加大力度理顺部门内部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归并审批职能,切实做到审批权力向一个处室集中,审批处室向政务效劳中心集中。催促职能部门将与行政许可工程特别是与产业工程审批关联的其他权力类备案、核准事项以及效劳事项全部纳入到中心效劳窗口或分中心办理,真正做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二是搭建“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