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清淤换填施工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091209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清淤换填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清淤换填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清淤换填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清淤换填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清淤换填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清淤换填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清淤换填施工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NO2-1合同段 清淤回填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G206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NO2-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范围1三、编制原则1四、工程概况1五、施工进度计划2六、人员组织机构2七、施工准备37.1、填料准备37.2、参加施工的相关人员37.3、拟投入的机械设备47.4、技术、场地准备4八、施工方案4 8.1、施工方法48.2、施工工艺 (见工艺流程图)5 8.3、软土路堤沉降观测6九、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目标72、质量保证组织机构73、质量检查程序84、质量保证岗位责任制9十、冬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10十一、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

2、0十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十一、环境保护措施12一、编制依据1、安徽省G206公路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机械设备状况、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现场实际情况;4、施工现场踏勘及调查情况。二、编制范围G206公路东流至尧渡段建设工程NO2-1合同段,设计里程K0+000K9+900全长9.9公里范围内的路基特殊路基清淤回填段施工。三、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合同条款以及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施工。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

3、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3、合理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4、施工进度安排考虑各分项工程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合格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用地,不占或少占农

4、田,不破坏植被。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工地。四、工程概况本标段部分路段经过水田、渔塘,地基承载力不适合直接填筑路基,按设计要求计划采用排水、清淤泥换填方式进行软基处理,换填材料选用透水性较好的碎石土。透水性材料采用分层压实法施工,分层铺筑松铺厚度不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为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并减少不同软基处治路堤或软基与非软基路堤的沉降差异,应在过渡段按设计分层铺设土工格栅。沿线软土较发育,一般分布于水田、池塘中,属淤积成因。软土类型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多分布于表层,厚度不等;其次分布于冲积沟中,属于洪积成因,软土厚度一般在0.32m之间,以软塑状态为主

5、,局部呈可塑状态,分布共有19段。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处理,挖除软塑、流塑状土层及植物根系换填开山碎石土至原地面。 主要工程数量如下:序号起讫桩号淤泥面积(m2)淤泥深(m)明水深(m)工程数量(m3)淤泥排水回填碎石1K0+165K0+2161198.36 0.50 1.50 599.18 2436.54 599.18 2K0+685K0+715680.07 0.50 1.50 340.04 1020.11 340.04 3K1+995K2+0171685.47 0.50 1.50 842.74 3392.21 842.74 4K3+180K3+22024.15 0.30 1.00 7.25

6、121.55 7.25 5K3+530K3+7908529.07 0.50 1.50 4264.54 13134.44 4264.54 6K4+160K4+4089744.71 0.30 1.50 2923.41 14617.07 2923.41 7K4+737K4+7841486.73 0.50 2.00 743.37 3564.08 743.37 8K4+840K4+8851358.65 0.50 2.00 679.33 2963.98 679.33 9K5+000K5+065645.59 0.50 1.50 322.80 968.39 322.80 10K5+205K5+245394.1

7、7 0.50 2.00 197.09 788.34 197.09 11K5+750K5+800231.23 0.50 1.00 115.62 231.23 115.62 12K5+800k5+9202829.90 0.50 1.50 1414.95 4244.85 1414.95 13K6+358K6+4906250.32 0.50 1.50 3125.16 11105.31 3125.16 14K7+050K7+1764962.59 0.30 1.50 1488.78 7443.89 1488.78 15K7+400K7+5502299.59 0.50 2.00 1149.80 4599.1

8、8 1149.80 16K8+307K8+55010525.15 0.50 2.00 5262.58 21050.30 5262.58 17K8+550K8+82013951.17 0.50 2.00 6975.59 27902.34 6975.59 18K8+840K8+9154013.53 0.50 2.00 2006.77 8906.46 2006.77 19K9+800K9+8401647.76 0.30 1.00 494.33 1943.76 494.33 合计:32953.26 130434.03 32953.26 五、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本项目部工程实际情况,拟定清淤回填计划2014

9、年10月10日开始进行处理,于 2014年12月30日处理完毕,工期共计80天。六、人员组织机构为加强组织管理,做到“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本工程采取以项目为中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织机构见下图: 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图工程质量部物质机械部计划合同部安全环保部试验室测量组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项目副经理路基一队路基二队路基三队路基四队七、施工准备7.1、填料准备本项目清淤换填填筑主要利用K6+800处2#取土场的石方,或部分采用外购石碎片,用于回填料。7.2、参加施工的相关人员该段分部工程的施工由四个路基作业队配合项目部实施完成,现安排参加的人员已全部到位,具体人员如下: 施工主要人员

10、表:序号姓名职务负责岗位备注1张春涛项目经理全面指挥2赵 俊项目副经理生产调度3胡延辉项目总工技术负责4方 征路基工程师现场技术质量控制5赵昌飞试验室主任试验检测控制6黄劲松质检工程师现场质量负责7刘亚洲测量工程师测量放样负责8朱非非现场技术员一、二队现场技术员9易瑞现场技术员三、四队现场技术员10胡泉水路基一队作业队现场负责人11张永辉路基二队作业队现场负责人12张福义路基三队作业队现场负责人13杨吉如路基四队作业队现场负责人7.3、拟投入的机械设备为保证该分部工程的顺利、有效的进行,加快施工进度,经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拟投入一下机械设备: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数

11、量1挖 掘 机现代20042挖 掘 机卡特22023推 土 机TY22044装 载 机ZL50D45振动压路机YZT2046自 卸 汽 车8t327洒 水 车WHZ5140GS28潜 水 泵 47.4、技术、场地准备目前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已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核对和施工调查。对路基工程规范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放样,弃土场、取土场用地已征地完成并能满足要求。清表工作已基本完成,土工等试验都已做完并得到了签认,中桩放样工作已完成。八、施工方案8.1、施工方法 首先对图纸进行审核,确定无误后,测量组对鱼塘、水田处中线、边线进行放样。 (2)排水:如果鱼塘段积水深,必须先

12、进行抽水,待整个塘内水大致抽完以后,在基坑内地势低洼处挖集水坑,使水汇集到积水坑内,尽可能的将积水全部抽出。 (3)留取影像资料,项目部技术人员同监理、业主及其他部门人员一同确定清淤范围、清淤厚度。 (4)确定之后组织施工机械准备进行挖淤工作,挖除淤泥及杂质:池塘内淤泥内杂质必须全部挖除,开挖到硬底。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回填,回填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碎石土,分层铺筑松厚不得超过400mm,填筑前根据自卸车装填料方量,松铺厚度,计算铺筑面积,由施工员指挥卸料,采用大型推土机平整,确保松铺厚度均匀,宽度应超出路基边脚50cm。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平整,待平整后用20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碾压时应严格按照:“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施工:直线段和大半径曲线段,应先压边缘,后压中间;小半径曲线段因有较大的超高,碾压顺序应先低(内侧)后高(外侧)。震动压路机震约68遍,一般就可以达到密实度要求。压路机碾压时轮重叠轮宽的1/3-1/2,并采用交错进退碾压,碾压速度要控制在24km/h以内,避免过快过慢,影响压实效果。在碾压至填筑段两头时,要严禁急刹车的现象发生,以避免压实好的土层遭到破坏。填筑采取分层填筑、层层碾压施工,碾压过程中,如有局部翻浆发生,要将其挖出进行晾晒或进行换填较好的碎石土,合格后再进行碾压,如发现有局部隆起现象,要挖开检查是否有膨胀土,并将其用合格的碎石土换填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