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08939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医院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某医院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某医院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某医院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某医院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医院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医院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医疗综合楼工程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 日期: 年 月 日审定人: 日期: 年 月 日*监理有限公司*医院医疗综合楼项目监理部基坑支护监理实施细则一、专业工程特点:*医院医疗综合楼工程基坑位于*区*职工医院大院内东南侧,*路北侧,地下一层,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坑总长约35m,宽约28m,平面呈“口”字形状;基坑总面积约为1000m2;原始地面标高为23.0m,现场地坪建筑标高为-0.30m,基坑开挖平均深度约为6m,局部开挖深度达9.9m。经承包单位提出方案并经各方认可,本基坑的围护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管桩、锚杆及土钉墙复合围护方案,具体设计要求如下:钢管桩采用1103.5钢管,锚

2、杆采用48钢管,土钉采用22钢筋,按照基坑深度分设26 排不等,并按梅花型布置,长度为615m 不等;钢管尾部打扁,在管壁上沿长主方向每隔0.5m 设置8mm 圆孔,圆孔从离坑壁2.0m 处开始设置,直至管底。土钉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浆采用P.O32.5水泥现场配制,水灰比为0.5,注浆量为80kg/m。注浆压力为0.3mPa左右。土钉墙采用C20 喷射混凝土,厚度为北2面60mm、北1面80mm、东南侧100mm西侧临近四层办公楼段200mm、西侧临近临建办公楼段100mm、其他段60mm。喷射混凝土水灰比为0.40-0.45,砂率45%-50%,水泥与砂石重量比为14-14.5,喷射

3、混凝土所用水泥为P.O32.5水泥,喷射混凝土内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5mm。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2:2.5,配双向钢筋网片6.5200。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法,分二层施工。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厚度为3050mm,喷射第一层后,安装土钉,绑扎钢筋网片,然后喷射第二层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横向强连接筋采用216,搭接采用焊接,钢筋网片钢筋的搭接长度为300mm。每施工300m2喷锚网面层制作一组喷射混凝土试块。本工程的土体水平位移警戒值为20mm,发展速率不得连续三天超过5.0mm/天。沉降变形速率达到3mm/天时须24小时跟踪监测。基坑设计12个水平位移、19个沉降观测点,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提

4、供监测。根据施工安排,本工程的土钉采用钻孔插入土钉。土钉墙的施工由上至下分层完成。本分项工程相关的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职工医院医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与本分项工程施工相关的土层由上至下分别如下:(1-1)杂填土(Qml):以灰褐色、黄褐色为主,结构不均匀,主要由粘性土混碎石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组成,底部含少量腐殖质。该层层厚0.502.90m,平均厚度1.80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区的西部、东部及南部。(1-2)素填土(Qml):以黄褐色为主,呈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碎石。该层层厚0.502.50m,平均厚度1.21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区的中部。 (2)粉

5、质粘土(Q4al):黄褐色,可塑状,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顶板埋深0.502.30m,层厚1.202.50m,平均厚度1.87m。该层分布于场区局部地段。(3-1)粉质粘土(Q2al):黄褐色,硬塑状,含较多铁、锰质氧化物,见灰白色网纹状高岭土。顶板埋深03.50m,层厚0.903.90m,平均厚度2.58m。该层在场区大部地段均有分布。(3-2)粉质粘土(Q2al):黄褐色,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富含灰白色高岭土团块,具油脂光泽,切面较光滑,韧性强,干强度高。顶板埋深1.205.90m,层厚1.603.90m,平均厚度2.26m。该层在全场区分布稳定。(3-3)粉质粘土(Q2al):

6、黄褐色,局部夹红褐色,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氧化铁及灰白色高岭土团块,局部铁、锰质氧化物较富集。顶板埋深3.808.40m,层厚5.408.00m,平均厚度6.80m。该层在全场区分布稳定。(4)泥质粉砂岩(S2f):黄绿灰绿色,粉砂状结构,薄中层状结构,泥质胶结,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等;岩层层面倾角4050,层间局部夹薄层状粉砂质泥岩。按风化程度不同分为:(4-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S2f):岩石受风化作用强烈,岩体较破碎,岩心多呈碎块状,强度不高,手可掰断,局部呈土状,手捏即碎,层理不清晰。顶板埋深12.1015.40m,层厚0.702.90m,平均厚度1.43m。该层全场区

7、分布稳定。(4-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S2f):岩质较软,岩心较完整,呈柱状或块状,锤击易断,裂隙发育,可见两组裂隙,岩心易沿裂隙面裂开,隙面多被褐色铁、锰质氧化物浸染。岩心采取率809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顶板埋深13.9016.10m,最大揭露厚度5.90m。该层全场区分布稳定。本工程场区内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为雨季时形成的地表面流,就近向低洼处排泄,一般水量不大;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上部第(1)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补给,水量较小,水位连续性差,下伏第(2)层粉质粘土、(3)层粉质粘土及第(4)层泥质粉砂岩为相对隔水层,富水性弱。勘察期间,实测上层滞水水位埋深0.

8、403.40m。根据K8号孔所取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判定该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二、监理工作依据:(1)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建设部(或专业部门)部门规章及省、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2)工程承发包合同(施工合同)和协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3)设计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4)*职工医院医疗综合楼工程监理规划;(5)*职工医院医疗综合楼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方案;(6)现行的施工、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规程:1)本分项工程的施工执行标准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9、(JGJ120-9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GBJ86-8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湖北省深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武汉市深基坑设计文件编制规定(WBJ-1-2001);2)按照合同约定及建标2002212号建设部关于贯彻执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若干问题的通知、武建质字200511号关于印发武汉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实施

10、细则的通知、武建2005150号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基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通知、武建2005273号市建委关于加强深基坑工程方案论证管理的通知,本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三、监理工作流程:放 线钢筋网片加工原材料进场开挖土钉施工工作面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土 钉 入 土安装钢筋网片及加强筋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土 钉 注 浆养 护土 方 开 挖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本分项工程监理工作目标:按照监理规划制定的本工程监理工作总目标的要求,本分项工程监理工作目标如下:质量目标:施工质量验

11、收合格;进度目标:45d 完成;投资目标:不突破施工合同及附件关于本分项工程的预算;安全目标:安全无事故。2.监理工作质量控制要点:(1)材料要求水泥:选用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合水:采用自来水;土钉:483.25 焊接钢管,备出厂合格证;骨料:选用513mm 粗骨料与中砂。(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土钉作业面应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分段支护,开挖作业面应在24h内完成支护,不宜一次挖二层或全面开挖;锚杆或土钉墙施工设备挖机、钻机、压浆泵、拌和机应选型适当,运转正常,压浆泵流量计经鉴定计量正确;施工前已完成监测点的布设,并完成初读数测试工作;土钉钢管打入前,按土钉打入的设计斜度制作一操作平台,

12、紧靠土钉墙墙面安放,钢管沿操作平台面打入,保证土钉与墙的夹角与设计相符;打入钢管后要立即注浆,注浆采用封闭式压力灌浆;钢筋网片钢筋间距误差不大于10mm,可采用绑扎连接,网片搭接不小于300mm;喷射混凝土时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分层分段支护体施工后,应检查坡顶或坡面位移,坡顶沉降及周围环境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采取措施,放慢施工速度,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3)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序 检查项目允 许 偏 差检查方法单 位数 值主控项目1锚杆土钉长度mm30水准仪用钢尺量2锚杆锁定力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实测一般项目1锚杆或土钉

13、位置mm100用钢尺量2钻孔倾斜度度1测钻机倾角3浆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试件送检4注浆量大于理论计算浆量检查计量数据5土钉墙面厚度mm10用钢尺量6墙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试件送检 (4)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成孔质量检查;清孔质量检查;钢筋笼制作质量检查;筋笼吊运安装质量检查;凝土拌制质量检查;成桩质量检查。3.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内容:人工挖孔灌注桩准备阶段1、检查、督促承包单位及分包单位施工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实施;2、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桩及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成孔、清孔1、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应对桩位中心位置、成孔直径、桩长、垂直度,桩底沉渣厚度

14、逐个进行检查测定并记录,工程监理方进行抽检;2、参与处理成孔、清孔阶段质量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有关问题。钢筋笼制作安装1、包单位、分包单位应对钢筋笼的成型、钢筋焊接质量、保护层、安装垂直度、标高及监测预埋件等逐个进行检查,确定是否符合质量控制要求,工程监理方进行抽检;2、参与处理钢筋笼制作、吊运安装阶段质量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有关问题;3、钢筋电弧焊质量抽检;4、办理隐蔽签证验收手续。混凝土拌制、浇灌注桩1、承包单位应向工程监理方提供原材料合格证书与混凝土配合比;2、工程监理方应视具体情况对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抽检;1、 分包单位应按规范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试压,并将试压结果归档,供工程监理方检查;2、 增加不少于一组的7天混凝土试块,经同等条件养护后,送压强度值作为土方开挖的依据;6、前面各工序需经工程监理方检查合格并签字后才能灌注混凝土;7、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