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2019年精选文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08914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诵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2019年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朗诵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2019年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朗诵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2019年精选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朗诵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2019年精选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朗诵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2019年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诵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2019年精选文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朗诵教学”与“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朗读,就是将书面语言有声化,用声音再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一种阅读方式。一、激发兴趣,赋予创新情境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 教师应创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朗读情境,指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激起阅读的兴趣。1、教师范读。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如诗歌瀑布的最后一节 “好伟大啊; 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我先用轻柔、缓慢的语调,赞美的语气范读, 风中瀑布那轻烟袅袅上升的情景,迷雾朦胧、细尘飘洒的姿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范读中使学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2、配乐朗读。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朗读教学中,配上合适的音乐,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 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教师可选择琵琶古曲 十面埋伏中高潮部分的乐段,为飞夺泸定桥“攻天险”部分配乐。这段音乐形象地衬托出红军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再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演朗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形象感染,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3、创设情境。有的文章内容十分抽象, 教师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 能激起学

3、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而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角色体验。在角色体验中朗读, 能让学生积极参与,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乐于朗读,勤于朗读,善于朗读。二、教给方法,给予创新空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教师可在一些较为典型的课文中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1、带问题朗读。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读得有收获, 老师事先必须明确交代每次朗读的要求, 并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边读边思考。 可使学生在读中活跃思维,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做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调动了阅读的积极性。2、表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 融音乐和情感于一体的表情朗读,常常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对

4、那些文情并茂的诗歌和散文应强调“美读”。叶圣陶先生指出:“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我指导学生用缓慢、低沉、凝重的语调朗读陆游示儿 。当学生诵读到最后两句时,诗人那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 光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就会久久地在学生脑海中回荡,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3、提示语朗读。指导学生读好对话可以从提示语上着手。对于没有提示语的, 可以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添加。我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草船借箭,从语言中揣摩判断当时人物的内心动机,然后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添加表示人物内心活动的词语。再让学生根据添加的提示来表情朗读,学生普遍进入了

5、角色。4、发挥想象朗读。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 ”在朗读的训练中,教师也应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放在重要位置。在听中想象。如月光曲 ,我运用投影、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贝多芬的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在读中想象。如忆铁人 ,铁人从托儿所回去的路上,当从一位干部口中得知那位保育员阿姨让自己的孩子坐在地上哭,而抱的是别人的孩子时,铁人睁大眼睛,说了两个字:“哦? 咳!”能读好这两个叹词加三个标点符号,就能了解铁人复杂的心理活动。于是,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铁人当时会怎么想?他会做些什么动作?这时, 学生想象的闸门一

6、下子打开了。 在朗读中,学生把铁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很自然地体会出铁人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改正错误的思想品质和坦率直爽的性格。三、指导技巧,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对朗读活动的指导,本身就应当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1、从朗读的要求来看,首先是准确的读,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课文读通顺;其次是能理解的读,即读懂文章的层次结构,主要内容,把课文读流利;再次是有体会的读,即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读。2、从朗读的音调来看,要让学生读出滋味儿,读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好语言的轻与重、 缓与急、长与短、抑与扬、高与低、刚与柔等。朗读课文时速度的快慢要由课文的内容和体裁决定;音调的高低是随思想内容的变化而变化。3、从朗读的形式来看,可以范读、引读、领读、指名读、自由读、分角色读、 齐读等。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读的兴趣。四、保证时间,拓展创新天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朗读课文上,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老师应抓住教学中的一切有利时机, 随时创造朗读课文的机会。朗读训练,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内, 学生的创新思维仍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朗读素材,拓展朗读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去自由地驰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尽情的展示,情感得到尽情的抒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