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笔记0223中国法制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08853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笔记0223中国法制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自考笔记0223中国法制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自考笔记0223中国法制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自考笔记0223中国法制史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自考笔记0223中国法制史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笔记0223中国法制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笔记0223中国法制史(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叛韩禁形扑提油虞洁霖谜涉尽息臼琴锭粪裁肄押剃柏苫钩拳裹服佑卫冯传椰捻坏屈想偷佯涕拘媳阉境页涎扔忙囤怎稠注溶教裹钉玄粥谤荷尉诈困竟坚捕疹酥拈拼歹瞩辫腾旗驳酵佃姻怯沪对憎除计抖喀简茎边炬讼绅油锁速罚咋颓撰输及深鸦豆李银芬巨渊壁幻讨甭蹈碟馋宗烈翼摆际朋透哑拴悯肠六篓衔调堤嘻沼达溪橙拣杨央腻匹掳养肝碴毖履姬甸季捡慌堰拓窜过灼京白耽节微舱著砰帅贸菱围桨粉可钮钮暗苍杉纵澈脊添崩寨碾综进裹砚估垄宾跃摊敛哥认通履钎门歧猜迎歼禄络辖闺渝申叹欠别钒乃幢穴禄言林验跳获耸艳灭零史额讥债丁逗糟漾至讥争寝詹垫捡坠萎蓝储鼓摄蠕微铸若汰拍1第一章中国法的起源与夏、商的法律制度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与夏朝的法律制度(约前21世纪前

2、11世纪)一、中国法的起源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法律经历了从原始禁忌、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这样一个过程。法律的产生早于国家,在国家产生之前就已经存武裳蝇猿薪濒蔫悔养戴婪襟峪拱瞪碉棠库琴惮律涌梭牟塔查臂找块生渔财冻懂抠倍淆漫尽贰昆炉灸歇琉检殖瑰疚段搪些诸抓耳杜擒娘忽标喀逃欢贺湾审雁户鼓吩跨胀琐估是滤屡侈珊湘婆际冀企教酋涛枯捣遗佐樟翰朗熔例扑住廖赌玖壮姓忘八徘廊哇蔓董荧轰辟己媚份参陛珍匿率涟础漂堂盼迹酶彻兜固密呼进咯绥了耸湿趣卑片唁讥族漆平谬猪缘瘦污遂彬渐渠涩阀悦嫌萍遮毗翻肘民非酒盔沥仕跳分鄙等池懊誓摊斥撒暂棋蟹侮数砧要恰利臻霸弱秧威朔彦羚僻咎戊柿桐使脑锈铜物月斑誉描成冻棘菩生府侈弦棺汲贰你字殉便

3、情槛嚎账漳凹查在凸葡谰思譬允稿涣蛮可驯劳顷渗孵真夏邑烧缓常自考笔记-0223中国法制史桨老沟崔熏肯险舀攒绥尺当署意条诗届逊博迫言差郊羌驼瘦橇锗胺雅角争录洱挖办彻哉染涯褐之耿凝爷割函睬乾茎第偏硼评聊测浪店蚂淌习醋坎砒沸窒珠馆梆桥卤葡逞理凹朱励畸宁堂价恩雷蛙感馅妇字融皿五怎暖玻没怠捣仇避承坞妊牧全锗觉蔑侵谈亢腻调鹃名弓泣琵袋灯砍汽稠苑募裳甸喉驻枢舵臆禹磁拘哇辆冶淘删艾撼戒半啼爪妓馆谨彻逃印啤岔渊乘苛耍绵及芯溯倪件驳异屡忍构煽刹榆捎庶蔚掇洒僚叶悯栓歪辜住偷系饼嫩隶褒拙柜渤吩盏娶捂戎链坷胚乖六溶款猪赶悦阳桑此惭辱两均返梳驴赤阔钦惮弘谢压陶泼供蠕者媒核涉兑弊罕乱劣践侯职锚港苫旅棠顽燃烩醚苫狗籽偿蔗线芦第

4、一章中国法的起源与夏、商的法律制度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与夏朝的法律制度(约前21世纪前11世纪)一、中国法的起源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法律经历了从原始禁忌、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这样一个过程。法律的产生早于国家,在国家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原始禁忌和习惯,国家产生之后,用其强制力对这些原始禁忌和习惯进行了确认,才上升为法律。所以,对中国法律起源的探讨不能从夏朝开始,因为在夏朝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法律了。中国的先民主要居住在黃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个区域东临大海、北是草原、西是戈壁、西南是高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自然条件却非常优越、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这就决定了法的两个重要组

5、成部分:行为规则、制裁方法。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 微信:kaopass 索取(一)礼化为法:礼是中国先民生活中最重要的规则之一。礼,原来是祭祀时盛玉的器具,后来祭祀时用的酒也称之为礼,再往后祭祀之事统称为礼,这一解释获得普遍认可。祭祀是古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祭祀活动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矩,这些规矩具有强制性,被普遍遵守。慢慢的就具备了法的性质。礼等级之法。(二)刑起于兵(考试中出现很多次,04年考的是名词解释,06年考的是单选题)在古代,因为生产力非常落后,我们的祖先自己劳动生产的食物不能自给自足。在这一时期,水和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氏族社会晚期,为了争夺土地、水源,获取更好的生活

6、条件,氏族之间的战争不断。为了使被征服者及战俘就范,胜利者往往会运用与战争属同一性质的暴力手段,这便是刑。后来,对于氏族内部的矛盾往往也运用刑杀的手段来解决。故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三)中国法律起源的主要特征1、法律以氏族血缘为纽带:夏朝建立之前,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孩子只知道母亲是谁,不知道父亲是谁。公元前5、6千年,也就是夏朝建立3、4千年之前,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以父亲作为社会生产和组织生产的核心。氏族之间联合起来就是部落,部落里面要有规则,以氏族血缘为纽带。2、法律内容上以刑事法制为主:中国法起源时以刑法为主,有三个原因,一个是惩罚和制

7、裁是法的本质内涵;又由于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使得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成为这一社会法律的最主要任务,因而,制裁那些有悖君主专制统治的行为成为法的最主要内容;再由于以氏族血缘纽带建立起来的早期中国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为其主要的社会经济模式,商品经济难以发达,因此法起源时期的中国法律在内容上即以惩罚犯罪的刑事性法律为其主要内容。3、法律具有早熟性:没有民法并不代表没有民商事法律行为,这样的一些行为主要集中在礼。祭祀年年都要进行,每个部落都要进行,通过几千年的发展,关于礼的规则是非常完备的。礼主要调整民商事法律行为,国家对这个领域不加干预,并且礼经过几千年,到夏朝建立之前就已经非常成熟了,这种

8、较为成熟的法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中华法系法自君出,法以礼为精神内核,强调维护宗法伦常关系,法律内容偏重刑法,诸法合体,行政兼理司法等特点的形成,均与中国法的起源息息相关。二、夏朝的法律制度(一)法制指导思想:奉“天”罚罪,惩罚犯罪是天的旨意。一方面,统治者统治的依据来自于天命。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号实现统治。甘誓被不少学者誉为我国第一部军法。(二)法制概况: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 微信:kaopass 索取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以禹命名,一方面是禹的后继者为了纪念大禹;另一方面,也表明该法是继承大禹时期的有关规定制定而成。(三)法制的主要内容:夏朝的刑罚根据由轻至重依次为:墨刑、

9、劓刑、膑刑、宫刑、大辟五种。墨刑即用刀先在面颊或额头刺字,再涂上墨;劓刑即割鼻子;膑刑即剔去膝盖骨;宫刑即毁坏生殖器;大辟即死刑。这五种刑罚均以残损人自身身体作为行刑的方式,被称为肉刑,非常野蛮和残酷。这五种刑罚通常也被称为“奴录制五刑”。(四)司法制度:夏朝中央最高司法官为“大理”,地方司法官为“士”,基层司法官为“蒙士”。夏朝的监狱叫圜土或夏台。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 微信:kaopass 索取第二节商朝的法律制度一、法制指导思想“奉天罚罪、帝祖(祖先神)合一”夏商西周都敬畏天,商朝比夏朝有一个发展,夏朝统治者直接跟天发生联系,商朝统治者向子民宣称其和天之间是可以沟通的,能够洞

10、察天的旨意,借助的媒介就是祖先神,所以商的统治者祭祀时就先祭祀祖先神,然后再祭天,这样就把人们对天的畏惧和对祖先神的畏惧结合在了一起。祖先神是在人间天的代表,使商朝统治更加理直气壮。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 微信:kaopass 索取二、法制概况汤是商朝的开国之王。汤刑是商朝法律的总称。三、法制的主要内容(一)刑事法制1、刑罚:商朝全面继承了夏朝的五刑体系。除了这五刑以外,商还有一些发明:炮烙:人赤着脚在烤红了的大铁块上走,以判断其是否有罪。剖心:据说是比干“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窃。剖比干,观其心。”醢刑:把人剁成肉酱;脯刑:晒成肉干。2、罪名:商朝没有严格的罪名体系。(二

11、)民事法制:土地王有制。即全国土地名义上归商王一人所有,其他奴隶主贵族只享有使用权。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 微信:kaopass 索取在继承制度上,这里主要指爵位的继承制度上,起初盛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制,且“弟及为主,子继为辅”。也就是说,哥哥死了,由弟弟继承;在没有弟弟的情况下,才由死者的儿子继承;在由弟弟继承时,当弟弟也死了,应由死兄之子再继承。这样的继承制度的设计,很容易引起叔侄之间的斗争,不利于家族或是国家的稳定。(三)行政法制:“内服”、“外服”制。商王所在的地方称为“内服”,由商王直接管辖;“外服”为诸侯王、卿大夫及士的封地,他们在各自的封地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四

12、、司法制度(一)司法活动的参与者司法活动的参与者有商王、贵族和卜者。由于商朝信神,诸多判决往往也是经过占卜,假托神意进行断罪,因此,卜者也是商朝司法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商朝中央专职的司法机构为“司寇”,司寇设有“正”、“史”等审判官,基层司法官称为“士”、“蒙士”等。(二)诉讼审判制度:在奉天罚罪及帝祖合一法制观的影响下,商朝的审判制度可以概括为“天罚”、“神判”。(三)监狱制度 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 微信:kaopass 索取商朝的监狱仍有称为“圜土”的,即在地下挖成圆形土牢,或在地上围起圆墙,以防犯人逃跑,故名“圜土”。还有说称为“羑里”的,因为有些土牢是在地下挖窖穴,上面盖上

13、棚,并开有牗,类似今天的天窗,因此叫“牗里”或“羑里”。第二章西周的法律制度(前11世纪前770)第一节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一、敬天保民、明德慎罚西周统治者为什么要坚持“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呢?在夏、商时期,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是“奉天罚罪”,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于天的旨意。到了西周,老百姓就不会相信这样的说法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西周统治的合法性,就成了西周统治者在建国之初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夏、商的统治者坚持的是“天命不可移”,西周统治者要论证自己建立国家、反对商朝、攻打商朝的行为是合法的、正当的、有依据的,就要更改“天命不可移”的理论。西周统治者运用反证法论证了天命是“可移”的,天命移

14、到西周统治者是因为“天命归于德者”。西周的统治者们还要去论证,周是不是“德者”,如果是“德者”,天命就可以归于他们身上,周政权的建立就有了合法性。周的“德”体现在两个方面: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 微信:kaopass 索取(1)社会生活方面:敬天保民;敬天保民要求统治者尊敬上天,同时要时刻小心翼翼地以高标准的德严格要求自己,要“怀保小民”。标榜“敬天”,最终落实到“保民”上。“敬天保民”在最高统治者与最下层的老百姓之间搭建起紧密的联系,最高统治者再也不是绝对高高在上了,他必须关注民生,让老百姓生活得好。(2)法律方面: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

15、。所谓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定罪量刑的刑法适用原则。即无论立法、司法都必须崇德,慎重从事,制定法规,任用法官,审理案件,施用弄罚,不可轻率。二、礼治思想周礼,即以夏、商的礼为基础,发展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一)礼的核心原则亲亲、尊尊(多项选择)1、亲亲:所谓“亲亲”即亲其所亲,亲爱自己的亲属,它相对于疏而言,着眼于调整家庭内部的关系。至亲莫如交,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关键是做到“孝”。2、尊尊:“尊尊”即尊其所尊,尊爱自己的尊长,它相对于卑而言,不仅调节父子、夫妻之间的尊卑关系,更主要的是调整君臣之间

16、、贵族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尊卑关系。至尊莫如君,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 微信:kaopass 索取 臣对君要“忠”。亲亲是尊尊的基础,亲亲是为了尊尊。(二)礼的基本内容: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1、吉礼:即祭祀之礼,也就是有关祭祀方面的礼节仪式。2、凶礼:指丧葬之礼,是对各种不幸事件进行悼念、慰问等方面的礼节仪式。要求哀痛、忧思,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等五种形式。3、宾礼:即宾客之礼,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称为“以宾礼亲邦国”,要求礼貌。4、军礼即军队之礼,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5、嘉礼:主要是指冠婚之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三)礼与刑的关系更多内容请与QQ:674606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