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8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08837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8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8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8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8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8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8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8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8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010辽宁文综T6812分)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1,完成13题。 表1发展阶段时间方式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资本“走出去”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1该公司、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

2、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命题立意】本题组以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图表解读、分析以及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重点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集聚与分散,跨国公司形成的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展目标等相关知识。【规范解答】1选A,2选C,3选D。第1题,在表中阶段是产品“走出去”,阶段是销售“走出去”,销售的

3、也是产品。“走出去”的目的都是开拓国际市场,因此A正确。B项建立品牌形象是第阶段的目标。、阶段并没有吸引国外资金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C、D项与题意不符。第2题,意大利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因此A项与题意不符。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属于工业分散,主要是为了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便于销售,因此B项与题意不符,C正确。制鞋不是原料导向型工业,D项与题意不符。第3题,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主要是利用当地的技术条件,因此D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符。(2010天津文综T788分)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4图5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

4、津滨海地区的(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命题立意】本题暗含了热点地区“滨海新区”。以天津滨海地区工业地域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工业集聚的原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工业区内工业之间的联系,以此判断这些企业在此集聚的区位因素。解答此题需要了解各类工业的区位因素。【规范解答】选B。图中工业部门众多,类型各不相同,不可能都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原料或燃料,本地工业产品也不可能全用于当地消费,故A、C、D错,这里是天津滨海地区,各企业共用土地、港口等基础设施。【类题拓展】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工业集聚的作用有:大规模和联合企业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

5、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生产更多的廉价产品和减少污染;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于生产经营管理;便于组织各种服务性与辅助性企业统一服务,减少社会消耗;便于男女职工适当搭配,可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但工业布局不是越集中越好,只有在合理限度“门槛”之内才能取得较好效益,超越“门槛”其效益会呈递减趋势,甚至起相反作用。企业规模过大,会增加原料、燃料和产品的供销距离,增加运费。工业过于集中对城市建设产生“膨胀病”,出现人口剧增、交通拥挤、用水用地紧张、污染严重、农副产品供应困难等弊病。而工业布局适当分散可避免上述一系列问题,且可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

6、和劳动力资源,使生产更加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消费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工业生产均衡布局。但工业过于分散则导致企业间协作不便,各搞一套厂外设施,投资大,运输费用高,经济效益差,职工生活不便等弊病。故在工业布局中,必须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既要在较大地区范围内适当分散,又要在具体地点相对集中,反对过分集中和过于分散两种偏向。5图6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命题立意】本题以景观图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图示景观在某一角度上的一致

7、性。解答此题需要掌握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关的知识。【规范解答】选C。海滨浴场既不属于传统文化也不属于建筑风格,A、B选项错误;海神庙不是因为自然资源的影响所建,D项错误;图中三种人类活动的地理景观都与海洋有关,即海洋环境导致了人们崇拜海神、建设港口和海滨浴场,所以图反映的是自然环境(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C选项正确。【类题拓展】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高考中的体现本专题内容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突出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重点研究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等。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

8、规律的理解,分析问题时要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事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三方面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本部分内容是自然地理向人文地理过渡的章节,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在高考中,本专题的知识往往结合工农业生产、交通建设等方面进行命题,考查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6.(2010广东文综T41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 l9902005年E市

9、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1)。材料二 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12)。(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6分)(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5分)(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4分)(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1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 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

10、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命题立意】本题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及其新城建设为背景,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情况、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及成因、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与产业发展。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灵活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解答该题需要运用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解题过程还运用了逆向思维能力, 分析鄂尔多斯新城规划失败的原因,体现了“高考能力立意”的目的。【规范解答】(1)读图可知,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地,其他类型用地较少。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林地。这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11、是温带草原带。(2)由于该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大。(3)该市有丰富的草场资源,这是羊毛和羊绒制品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根据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读出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煤炭开采业。(4)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应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或当地有丰富资源的产业部门,且这些部门之间有一定的生产联系。(5)城市规划中,新区建设必须要考虑与老城区的距离、当地城市发展水平与人口结构、产业布局合理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否则将是过度规划、超前规划,与生产生活脱节,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参考答案】(1)草地 林地 温带草原带(2)增加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3)原料 煤炭开采业(4)三类工业部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理由: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5)城市规划超前;配套设施不足;交通不方便;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